前言:苏-57战斗机是俄罗斯新一代战斗机,和中国的歼20战斗机的研制和试飞几乎在同一时间,俄罗斯人一度认为苏-57战斗机比歼20战斗机先进很多,曾经试图向中国推销苏-57战斗机取代歼20战斗机,可是中国宁愿买了24架苏35也不买一架苏-57战斗机。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

一:苏-57战斗机研制史

航空工业曾是苏联骄傲,继承苏联航空工业的俄罗斯在90年代后走了下坡路,军方订货大幅下降,有时一年生产不了几架军用飞机,民用飞机无人问津,设计局、研究所分分合合,人员流失,后劲乏力,由与美国差距5年变成差了整整一代,只能靠着苏联留下的科技储备不停改进米格-29战斗机和苏-27战斗机,然后换个新名字推销,为了取代苏-27战斗机而开发的的米格I.44和苏-47在1998年亮相,然后渐渐为人们所淡忘,直到2001年才重新启动新的五代战机计划,命名为未来战术飞机(俄文缩写为PAKFA),苏霍设计局内定取得主导权,因为整个计划约需100亿美元,俄政府仅提供约15亿美元,其余需由厂商自筹,而当时仅有苏尹霍公司有此财力,2003-2004年苏霍设计局完成代号为T-50的设计答辩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2)

计划是最大起飞重量35吨级、技术指标直冲F-22战斗机而来的双发重型战机。2004年12月将极速由2.15马赫下修至2马赫,其理由是2马赫以上速度在实际使用上很少达到,而为了那多出来的0.15马赫,飞机将需要更强的制动面等而增重。苏尹霍公司决定以成熟的Su-27战斗机机体设计搭配为第五代战机研裂的航电系统等技术而成为「四代皮五代骨」之战机来填补技术空缺,这种研发方式的优点在于以已被摸透的战机可大幅减低试验风险,同时第五代机也可提早服役,用于提升本国防卫能力与外销竞争,2005年设计局向军方展示电子设计图,同年Su-47恢复试飞,成为第五代战机的实验平台之一。2006年完成T-50的设计,原型机于2007年开工建造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3)

2010年1月22日,距离F-22战斗机进入美国空军服役已经整整5年时间,俄罗斯未来型战斗机T-50-1原型机在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加加林机场进行了滑跑测试,机头拉起了6秒,而且打开了减速伞,1月28日首飞滑跑时暴露出飞机的转向和刹车系统存在轻微问题,导致首飞推迟了24小时,1月29日11时19分,T-50-1原型机起飞,12时06分着陆,飞行时间47分钟,在此之后大约一个月的2010年2月12日,T-50-1进行了第三次试飞,此后由于需要改进航电系统以及其他几个机载分系统,试飞活动暂停至2010年3月中旬。相关改进工作完成后T-50原型机进行了4次试飞,然后由一架An-124运输机运抵位于茹科夫斯基的戈洛莫夫飞行试验中心,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4)

2010年4月29日,T-50原型机在莫斯科地区开始了新一阶段的试飞活动。第一阶段试飞活动中,战斗机以27度滚动倾斜角发起攻击时,其操控性及稳定性的测试非常成功,这也是新型战斗机的一大特色。在Su-27战斗机进行试飞时,经过几个月的试飞活动之后才取得这样的结果。2010年4月29日,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在茹科夫斯基进行了第七次试飞,这次试飞活动持续时间40分钟,随后的一个月,第一架原型机进行了第16次试飞,试飞进行得非常顺利,第一阶段的试飞和地面测试工作宣告顺利结束,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5)

第二架原型机原本预计在2010年下半年进行首飞,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架原型机到2011年3月3日才飞抵共青城开始了超音速飞行测试,直到2011年5月,两架T-50原型机总共完成了60次试飞。在共青城的早期试飞活动完成后,第二架原型机也被运抵位于茹科夫斯基的戈洛莫夫飞行试验中心,2011年8月17日,两架原型机参加了2011年莫斯科航空展的飞行表演活动,展示了该第五代战斗机使用的多种子系统、仪器设备、以及武器系统,不过由于飞行表演中发动机出现故障而蒙上了一层阴影,2011年11月22日,第三架原型机T-50-3(机身编号为53)成功首飞,持续了超过一个小时,飞机稳定性、发动机性能评估以及其他机载系统的测试项目都得以顺利完成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6)

2011年12月28日,第三架原型机战机运抵莫斯科地区的茹科夫斯基。在苏霍伊公司的飞行测试及调试中心通过了为期5个月的系统装配和系统测试。第三架原型机配备先进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雷达,该雷达的原型曾经安装在苏霍伊公司飞行测试与调试平台上进行了测试,此后又安装在飞机航电系统上进行操作实验,然后安装在T-50-3原型机上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开机测试,这种未来战斗机雷达系统包括5个整合型天线,分布于机身各处其中包括机头和机翼,可在空中进行360度扫描,不留任何盲点,苏霍伊公司强调雷达系统在首批次空对空和空对地模式的测试中表现出了非常稳定的结果,对战斗机目标的探测距离才达到200公里。一次可以同时搜索30个目标,可以同时攻击6-8个目标,2012年6月,该原型机在戈洛莫夫飞行测试中心的机场开启试飞工作,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7)

2012年9月,首架原型机T-50-1经过长时间的调试后,开始正式试飞,第四架原型机也于2012年12月10日运抵工厂的试飞机场。第四架原型机主要测试战斗机的稳定性、可操纵性以及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的操作性能,此时,T-50已经按照项目计划进行了大约200次试飞。在随后的两天T-50-4又进行了两次试飞。随后这架原型机经过大约7000公里的长途飞行抵达戈洛莫夫飞行测试中心,几乎是飞越从俄罗斯远东到莫斯科地区整个俄罗斯国土,这也是俄罗斯第五代战机研发项目中的第一次。在此之前三架原型机都是使用An-124重型运输机从共青城运抵莫斯科测试。最后,第五架原型机T-50-5于2013年10月27日首飞,第三、第四、第五架原型机主要是用于测试航电系统,另两架原型机用于地面测试,总共进行了超过350次试飞

二:苏-57战斗机的问题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8)

T-50的试飞成功后,正式更名为苏-57战斗机,俄罗斯航空人员乐观认为苏-57战斗机在航展上的低空优秀表现,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第二阶段的产品30发动机换装之后。在超音速巡航能力等等方面与F22的差距会大大缩小,可以与F-22战斗机抗衡,2014年5月21日至26日,俄罗斯空军举行综合技能比赛,两架T-50原型机(T-50-3与T-50-4)在位于利佩茨克的俄罗斯空军人才培训与作战评估中心表演了「地面拥抱」,首次展示了机翼下方的武器舱。在飞行表演时,一架未来战术飞机两个机翼下分别搭载两枚中程格斗型空空导弹,而另外-架原型机则展示了两枚Kh-31高速空地导弹。飞行表演过程中,飞行员成功进行了贴地飞行表演,包括翻转、急速拉起和模拟对地攻击等科目。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9)

不过一些人认为这只是苏联时代遗留的技术翻修和改造的,苏-57战斗机在仰视角度和苏-27战斗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比苏-27战斗机拥有更严格的隐形外型设计,看到苏-57的肯定第一反应中就联想到这是拍扁的苏-27战斗机,苏-27的气动设计是升力体结构是机体、边条和机翼形成一个连续的升力面,苏-57战斗机升力体结构是在苏-27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为完整升力体,苏-57战斗机的直通的进气道喉道结构和与发动机呈近似直线的安装方式就是苏-27S的改进,进气道中、后段的间距、位置和结构与苏-27S战斗机几乎没有任何差别,进气口前可调导流板与进气道下的百叶窗型辅助进气口等不利于隐形,中、后段机体的结构差异也很小,弹舱部分就是苏-27战斗机进气道之间的空间,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0)

不过苏-57战斗机引入许多美式隐形设计,除了棱棱角角的机首外,其许多线条尽可能平行以使反射波集中到少数方向,武器舱采用锯齿状复合材料舱门等;空中受油管收纳时有锯齿状舱门遮蔽。襟翼与副翼的制动机构也类似F-22战斗机的外型整流罩,垂尾只是Su-27战斗机垂尾的1/2,种种细节显示T-50是针对气动性能优化,而不像F-22战斗机那样针对隐形性能优化。而其对「各种边缘、缝隙尽量平行」的追求也不如F-22战斗机彻底,尾部喷嘴设计也不如F-22战斗机般采用扁平喷嘴,其流畅的机背举升体构型很显然是针对气动力优化,这种流畅的气动外型若设计得好则针对X波段的RCS仍可能很低,但将很难避免曲率半径在L波段波长以上的表面,这将引发相应波段在此处发生的与外型无关的绕射效应,不利于对预警机等雷达的隐形,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1)

印度本来对苏-57战斗机很有兴趣,早在PAK-FA计划之初,需要自筹资金的苏霍设计局便邀印度加入以节省开发成本,但印度军方较倾向轻型战机计划因为未接受邀约,但印度战机发展不乐观,最终于2007年10月与俄方签定共同发展PAK-FA的同意书。2008年12月22日在经过一年多的磋商后,双方正式签约确立合作细节.按这项合作条约,俄印双方将在俄国单座型T-50的基础上联合发展印度所需的双座攻击型机种FGFA,印度将分担五代机约50%的研发费用舆FGFA约25%的研发任务,且主要是航电系统部分。预计将于2013年配备AL-31FP首飞,印度计划采购50架单座型与200架双座型,但印度军方于2009年底参观过T-50后,认为T-50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5平方米,是Su-30MKI战斗机的20平方米的1/40,大于Su-47甚至F/A-18E/F等战斗机,印度宣布退出联合开发计划,不再追加投资,改为自己开始开发下一代隐形战斗机。

三:向中国推销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2)

在T-50的试飞成功后,俄罗斯就考虑中国是否会进口T-50,俄罗斯与中国关系密切,2011年莫斯科航空展上大量的中国人员仔细观看了T-50,意味着中国人对T-50持有相当浓厚的兴趣,俄罗斯积极向中国推销T-50,希望拉近俄中军事合作的战略关系,美国在弹道导弹部署、反导问题上,一步步紧逼俄罗斯。其次是经济需要。西方的经济制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较大困难。俄罗斯国防预算都不会增加,反而会有所下降,俄空军,军事工业界需要更多经费购买T-50,下一阶段的开发尚且需要大量投资,苏-57战斗机已经生产到第9架试验机,如果今后的开发需要更大的资金,或者俄空军自己无法装备更多的苏-57战斗机,俄空军如果缺乏预算,能够订购多少也是未知数,最终俄空军签署了生产15架苏-57战斗机的合同,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3)

在T-50试飞一年后,中国的歼20原型机就试飞了,俄方认为中国是否购买T-50,最关键的一点当然是对歼20战斗机的评价和作战环境的评估,俄方认为歼20战斗机在加装了光电瞄准系统之后更像一架以攻击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利用大型油箱、远程作战能力,在战争中对台湾海峡东海岸战略目标实施空袭。苏尹霍设计局的技术专家宣称歼20战斗机不能实现超音速巡航,隐形能力相当有限,不能称作第五代战斗机,如果真的与美军的F22战斗机发生空战,只有T-50具备这样的资格,歼20要达到类似能力至少还需要10年以上。俄航空工业界人士还担心俄罗斯的政治家可能应中国要求向中国出口T-50技术而不是整机,在俄航空工业界内部很多人,包括许多重量级的俄军事工业界主管,都反对像苏27那样出口生产线。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4)

俄罗斯认为中国这时歼20原型机刚试飞,歼16战斗机、歼11B战斗机产量依然不足,苏30MKK战斗机、歼11战斗机、歼11A战斗机、歼10A战斗机即将面临退役,一旦真的在东海、南海与美国F-22战斗机遭遇空战,现有的空军力量无法对应,可能像一次性购入100架苏30MKK/MK2战斗机一样购买100架T-50,俄罗斯就可以收回研发成本了,但中国长达2年研究之后还是决定购买24架苏35战斗机,俄联合飞机集团内部认为进口数量太少,至少应该进口48架,中国的回答十分圆滑而现实,新飞机必须先试用。同时双方当时存在的分歧是:首先按照中国的设想,改良换装中国武器的软件,随后购买,还是先购买飞机之后再改良,结果是折中的,为了争取时间,中方先购买了飞机,随后逐步改良。部分专门为T-50研制的武器也随同苏-35战斗机起出口中国,

四:结语

俄罗斯购买苏57(100亿美元研发打了水漂)(15)

歼-20在隐身能力和超机动性方面远超苏-57,歼-20让中国空军作战体系已经发生了质变,新研制的霹雳-15中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预警机可以发现隐形战斗机的距离,对美国预警机构成威胁,让不敢过于靠近交战区,没有预警机的F-22就不得不单独作战了,为了防止被侦测到电磁信号,F-22战斗机只能秒开和秒关雷达,歼-20战斗机可以在地面米波雷达的引导下高速接近突然发射导弹,而苏-57战斗机未必能做到,根据过去的经验,如果苏-57战斗机很先进,即使中国根本不买也一定会积极谈判,力争摸清苏-57战斗机的技术特征,

很明显,中国空军认为苏-57战斗机无法与歼20战斗机相比,在对付F-22战斗机时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根本没兴趣购买,时至今天,歼20战斗机已经在大批量生产之中,并已经装备了中国空军两个旅了,而100亿美元研发的苏-57战斗机的装备量还在个位数,生产数量十分有限。今后即使每年生产数架,要大量换装需要时间,等苏-57战斗机全面装备俄军,中国已经开始换装下一代战斗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