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中,疫情虽多有散发,但是商业地产发展总体复苏向上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地产行业涌现出更多的活力与发展风向资管时代的深耕与机遇把握,让不少业态、项目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办公空间服务和产业的结合,打造了更高的楼宇经济价值;文商旅的创新融合,激发出更多的商业空间和想象;而创新技术、新零售、数字化和ESG的渗透,则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多的支撑力量,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企业必备的8大管理系统?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企业必备的8大管理系统(恒隆继续发挥优势)

企业必备的8大管理系统

过去的一年中,疫情虽多有散发,但是商业地产发展总体复苏向上。我们可以看到商业地产行业涌现出更多的活力与发展风向。资管时代的深耕与机遇把握,让不少业态、项目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凸显;办公空间服务和产业的结合,打造了更高的楼宇经济价值;文商旅的创新融合,激发出更多的商业空间和想象;而创新技术、新零售、数字化和ESG的渗透,则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多的支撑力量。

于创新涌动的发展浪潮中,观点指数研究院通过专业深度的数据研究与调研剖析,于2022观点商业年会现场重磅发布《表现力指数·2022年度商业地产表现报告》。与此同时,观点指数继续寻找年度引领行业高质发展的主体,树立商业发展新格局,相关研究成果汇聚成“表现力指数·2022年度商业地产表现”。

以下为“2022年度商业地产管理能力表现”研究成果及分析:

全球经济处于下行周期,叠加疫情反复的影响,整体经济供需走弱,特别是地产行业遭遇二十年不遇之困局,促使国内商业地产变革升级。如何破局,如何从业态规划、招商管理和经营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管理能力,将成为商业地产企业在行业危机中把握机遇的关键。

为此观点指数从业态规划、招商管理、团队建设及策划推广等多维度,综合观察过去一年全力提升管理能力,表现卓越的商业地产企业,为行业发展提供样本。

在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有企业重点布局消费市场活跃的核心城市,也有企业加码轻资产管理模式。为主动应对经济下行周期和疫情反复的影响,头部企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发挥管理上的能力。

从研究成果来看,恒隆地产、龙湖集团和华润万象生活位列前列。

恒降地产位居榜首,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7%至53.02亿港元,整体业务表现强韧。今年上半年上海和香港的商业项目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但内地其他城市的高端商场,特别是昆明恒隆广场、大连恒隆广场及武汉恒隆广场所取得的收入,不仅对冲掉了上海和香港物业组合的损失,还给整个物业组合带来了不俗的收益。恒隆地产的优秀表现得益于地域多元化和组合多元化的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市场低迷,恒隆地产在中国内地的写字楼依然保持着非常高的出租率,充分彰显了商业地产管理的智慧和能力。

与此同时,印力集团、新鸿基地产和珠海万达商管的表现亦较为突出。

印力集团在今年5月份携手中信资本收购长沙悦方ID Mall权益,该项目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将成为长沙首座大型综合购物中心。截至今年10月份,印力运营管理项目超150个,遍布全国50多个城市,资产规模近1000亿,管理规模达到1200万平方米。

虽然2022年疫情反复,阶段性地影响到内地商场和写字楼项目的正常运营,但在2022财政年度内,得益于北京、上海等区域优质商场和甲级写字楼项目的稳健表现,新鸿基地产来自内地的的总租金仍然取得了4%的增长,达到54.28亿人民币。

在专注香港业务的同时,新鸿基地产积极拓展内地主要城市的业务,绝大部分优质商场和甲级写字楼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等核心城市。截至今年6月,新鸿基地产持有内地163.51万平方米的物业。年内竣工的成都环贸ICD,地理位置优越,也将用作出租及长线投资物业。

除新鸿基外,新世界中国和嘉里建设等港资企业今年以来在内地经济活跃的主要城市都有所行动,凭借港式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样位列名单中。上述企业都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旗下物业的管理精益求精。

自去年收并购获得北京五棵松商业项目,旭辉商业也加快了布局商业地产的步伐,重点聚焦上海、北京、成都、长沙等核心城市。截至今年6月,旭辉商业已布局20个城市,开业14座商场,在营总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合计储备30余座商业综合体。

在轻资产模式的驾驭上,珠海万达商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今年以来,其接管了5家奥克斯广场的运营;除此之外,还争取到了建业地产所有商业项目为期十年的经营权,2022年上半年新增8个万达广场,总在管项目达到了425个。此番攻城略地,彰显了珠海万达商管在商业地产管理上的深谋远虑。2022年上半年,其收入134.8亿,26.7%的高增长背后固然有规模因素驱动,但高水平的出租率也是高增长的重要动能。

除了珠海万达商管外,中海商业、越秀商投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商业地产赛道上有所加速,竞相展现出优秀的商业管理能力,未来提升管理实力将继续成为商业地产企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本文源自观点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