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机: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小社会”

原创 李勇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1)

原探机厂北大门夜景

国企改革之前,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型国有企业,大都是一个“五脏俱全”的“小社会”模式。企业管理和党群等职能处室的工作范围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基本上是地方党委和政府有什么机构和部门,除了公检法司外,企业一般都有设置。曾经在塞外山城赫赫有名的亚洲最大的地质机械装备生产厂家、有着建厂百年光荣历史的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直属驻张企业~张家口探矿机械厂(现为国机集团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地装张家口探矿机械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大企业“小社会”型工厂。探机厂曾经庞大的生产管理体系及企业规模和百年奋斗历史,笔者就不在本文中赘述了,相信张家口市的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或多或少地有所耳闻和了解。笔者今天专门来说说老探机厂党群口和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一些情况,从一个侧面,讲述一段探机厂曾经拥有的难忘历史。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2)

原厂老领导卓雄在厂工作期间的留影

历史上的探机厂在国企也讲行政级别的年代,是一家名副其实的部属厅局级大单位。早期的厂领导不仅个个行政级别高,而且参加革命工作的资历也十分深厚,基本上都扛过枪、打过仗,为建立新中国抛过头颅、洒过热血。曾在张家口社会上传闻甚广的探机厂一任主要领导卓雄,就是当时的一名国家七级干部,那年代十三级以上干部就属于高干了。老干部卓雄是从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的位置上,下派到探机担任厂领导的,工作几年后又直接调去福建军区出任副司令员。这位叱咤风云的老革命,在探机厂工作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留下了很多至今还在流传的神秘故事;曾任厂办公室主任、探机技工学校校长的老干部马玉光,是从闻名全国的“南京路上好八连”所在营教导员的岗位上,转业到地质部后下派到张家口的干部,他戎马生涯的传奇经历更是令人敬佩不已……那时候,企业从上到下,这样资历深厚的老干部,在探机厂的历史上真是数不胜数。国企改革前,探机厂党群部门的架子也非常大。厂党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统战)、宣传部、武装部、机要(档案)室等部门,工会、共青团、计生办(妇女工作办公室)、科协等群团组织更是应有尽有。探机当年还有自办的厂广播站、厂报,八十年代末期还与时俱进地办起了企业有线广播电视台。那时的探机厂干什么都很正规,干什么都要个样儿。就说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张探报》吧,那也是一张拥有国家新闻出版署统一核发的企业报刊号的铅印报纸,该报当年办的也是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曾在全国企业报刊评比中获得荣誉。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3)

原探机厂机联车辆一角

当年探机厂的职工业余文化和体育生活,更是搞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名声在外。那时的厂工会不仅下设“职工阅览室”、“职工之家”和一家对内开大会搞活动、对外放电影搞舞台演出的“探机文化宫”,而且还定期组织全厂职工举办读书演讲、文艺汇演和足球篮球等各项体育比赛活动。有一年,探机厂的全厂职工体育运动会,竟然还拉到市里的“五一广场”隆重举办,引来了数以万计的市民围观;那火红的年代,探机厂团委的工作也干的是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他们先后搞了“青年之家(青年阅览室)”,“青年园”和组建成立了“青年文学协会”等组织,时不时带领团员青年们搞一些“篝火晚会”、“诗歌朗诵会”和“青年文学征文比赛”等文体活动。上世纪八十年代,厂团委年年组织青年职工开展的技术攻关和劳动竞赛活动,更是如火如荼。1984年他们举办的“国庆观礼选拔赛”,经过团中央的宣传推广,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中国青年报》曾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该活动。五名在这次劳动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职工,不仅得到了厂里一套单元楼房的奖励,而且还被团中央邀请,进京出席了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国庆观礼盛典,并参加了国庆期间团中央组织的“中日青年友好联欢”大型活动,探机厂团委的工作也因此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一时名声大噪。曾经的探机厂那是人才济济,有文艺和体育特长的职工,基本都有专业背景。有从部队文工团、宣传队转业复原进厂的职工,有从“八一队”和省体工队退役进厂的足球、篮球运动员。那时的职工文艺宣传队除了创作排练演出整台的歌舞晚会外,还排演过大型话剧《报春花》,在探机文化宫面向社会公开演出;探机厂的足球、篮球队,也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在全市除了与煤炭部直属的驻张企业煤机厂、兵器工业部所属企业一三七厂和宣化钢铁公司旗鼓相当、竞争激烈外,在张家口职工运动会的历史上再没对手。探机厂曾经在红旗楼家属区年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元宵灯会,在这里也值得一提。每年元宵节前夕,探机厂都要组织各车间分厂和机关后勤单位的职工,精心制作大量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花式灯笼,在元宵夜集中展示,同时燃放礼花庆祝节日。当年红旗楼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的元宵灯会,不仅丰富了职工家属的节日生活,而且还吸引了大批观花灯赏烟花的市区群众,为塞外山城张家口增加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4)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5)

原探机厂办公楼和厂区一瞥

迎着黎明的曙光,把自豪写在了脸上。张家口的中老年朋友一定不会忘记,当年探机职工戴着鲜亮的厂徽走到大街上,那是多么的充满自信和令人羡慕。据说当时的年轻人找对象谈恋爱,只要介绍人说是探机厂的小伙子,市里十有八九的姑娘都愿意见面相处。作为一名探机职工,除了工资待遇比市里的那些中小企业高一点,结婚还可以在单位里论资排辈等待福利分房,特别是职工有了自己的子女后,更是不用夫妻俩为养育孩子的事儿操多少心。女职工的孩子出生百天后,就可以直接送到厂区大院里的育婴室,专业阿姨就像其它职工一样尽职尽责。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在红旗楼家属区,从探机幼儿园到探机小学,再到探机中学,孩子们成长教育过程在企业自己的“小社会”里就可以顺利完成,这优越的福利待遇,怎么能不让人羡慕呢?!探机厂当年还有技工学校和职工学校,厂区内有医院门诊、家属区有门诊部和住院处,职工的住房分配、管理和日常的房屋维护修缮有房产管理处……即使职工离休、退休了,厂里还有专门负责离退休干部职工养老生活的“离退休办公室”。职工家属如果没有正式工作,除了厂里原有的“五七家属工厂”负责安置外,后来还在红旗楼家属区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和“大美服装厂”,专门解决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探机职工还是全市最早一批从生火烧炉子到使用液化气炒菜做饭的家庭,当时那些住在市区职工的左邻右舍,还不知道这煤气炉子究竟是怎么回事了。那时候,全张家口有点门路的市民,纷纷托关系、找路子,来红旗楼的探机液化气站购买液化气罐和“换煤气”。在桥东区工业横街原地区粮机厂马路对面,探机厂还有一处企业招待所。这个招待所除了接待那些来厂出差办事的外来人员,承接一些厂里和市里的小型会议,还对职工家属开放,职工们有来探亲的亲朋好友,家里住不下就住进招待所,特别方便。作为探机厂家属区曾经的一栋标志性建筑~红旗楼单身职工宿舍,早已为广大市民所熟知,虽然红旗楼早已被拆的荡然无存,但“红旗楼”这一响亮的名字,至今还是张家口市最知名的街道区域之一。红旗楼办事处,红旗楼派出所等诸多单位,都是以红旗楼命名的,即使今天你在张家口打车出行,只要你上车跟的哥说一声去红旗楼,几乎没有不知道位置的驾驶员,可见探机红旗楼家属区在张家口的巨大影响……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6)

原探机厂职工单身宿舍“红旗楼”

国企改革,国有大型企业原有的社会职能,通过改革逐步分解到了地方,比如企业的医院、学校、房产部门等等,大企业“小社会”的历史与企业“大锅饭”的管理模式一样,如今早已被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彻底终结!“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事实上原地质矿产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的百年发展历史,大企业“小社会”的无数往事,就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至于探机厂这样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后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衰败的,笔者认为既有国企改革政策的影响,也有人的因素……是非功过,还是留给后人评说为好。在这里,我们唯有祝愿由原探机厂改制后的国机集团中国地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地装张家口探矿机械有限公司,继承张探百年历史,励精图治,奋力拼搏,浴火重生,再创辉煌,为国家的地质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塞外山城张家口再添新光彩!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7)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8)

中地装张家口探矿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口中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曾经张家口的大企业)(9)

作者:李勇 ,1962年的虎,河北张家口籍。早期曾从事央企共青团、党委宣传部工作和报纸的编辑记者职业。现任北京万年鸿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内资深大型文艺晚会编导、文化项目策划制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