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

做胃镜经常会看到这些名词:胃炎、充血、粗糙、息肉、萎缩、肠化、糜烂、凹陷、溃疡!专家指出:它们有些和胃癌密切相关;有些虽然看着很吓人,其实没必要害怕!那么,到底胃镜报告怎么看?如何避免胃癌的悲剧呢?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1)

案例:

3年前

儿子陪父亲来到医院做胃镜检查,父亲胃镜报告上表述:胃部有病变,表面黏膜发红、粗糙、糜烂,最后确诊为早期贲门癌,通过内镜直接切除了,到今天也没有发生别的问题。

今年年初

医生当时专门叮嘱儿子也应该查一个胃镜,因为他的年纪超过50岁,家里又有胃癌家族史,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应该做胃镜筛查一下,但儿子因为太忙,一直到今年年初胃疼得实在不行了才到医院做胃镜检查,胃镜报告上表述:食管结节样隆起型病变,病变表面粗糙、质脆,胃体可见溃疡型肿物,有糜烂灶,幽门充血、水肿,确诊为晚期贲门癌,已经不适合外科手术。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2)

同样的位置,一个发现得早,可以做内镜下的超级微创手术,不影响寿命;而一个发现得晚,已经失去手术机会,父亲可能面临白发人送黑发人,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想要避免悲剧发生,一定要重视胃镜的体检。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3)

01胃息肉

胃镜查出有胃息肉其实可以不用太担心,它们大多是炎性息肉,是非肿瘤性息肉,离胃癌很远,如果不影响胃功能,可以不切除。现场一个胃里面有四五十个胃息肉的患者,做完镜下切除,如今非常健康!

但肠息肉就要引起重视了,肠息肉多数是腺瘤,95%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演变来的,因此最好切除。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4)

02胃炎

胃镜报告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可能还会表述为充血和粗糙。

其实每个人做胃镜检查可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胃炎不是病,也不需要进行医学干预,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多数可以恢复。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5)

03萎缩、肠化

它们虽然是癌前状态,但离癌也还有一段距离,随着年纪变大,胃也会“变老”,表现出来的可能就是萎缩和肠化这个状态。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6)

专家提醒:

萎缩和肠化跟年龄有关,年轻人出现萎缩、肠化一定要小心,而年纪大的人出现萎缩、肠化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

因此,胃镜报告有萎缩和肠化这两个词,大家不用过度焦虑,也不能完全置之不理,定期检查非常重要。

04糜烂、凹陷、溃疡

糜烂、凹陷、溃疡,这三个词和胃癌关系比较近!早癌患者的胃镜报告上往往表述为糜烂、凹陷;而溃疡这个词的出现,可能和较晚期的胃癌相关了!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7)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8)

王贵全主任20年的工作时间里大概做了10万个胃肠镜,他提到:要想有个好胃,饮食并不是排在第一位的!

排在第一位的是健康的心态。随着年龄增长,胃也是在不断地“变老”,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充血、粗糙、糜烂、凹陷、萎缩、肠化甚至是癌。

慢性胃炎成了胃息肉是为什么(胃炎肠化胃息肉)(9)

但只要我们保持健康的心态,45岁后做一次胃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切除,没问题继续定期体检,现在的健康不是追求不得病,而是得小病、得容易治疗的病。

在健康心态的基础上,再保持好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就能拥有一个“好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