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二战的电影很多,涉及纳粹的电影也很多,然而其中有这样一部并非以战争为主体的电影,却完整地剖析了纳粹思想产生的全过程。

这样一部电影竟然来自德国,它的名字叫做:《浪潮》。

纳粹思想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什么纳粹思想会被人们接受)(1)

《浪潮》是怎样的一部电影呢?

「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

这里引用福柯的名言并不准确,想说的是,虽然《浪潮》以1967年Ron Jones的教学实验为蓝本而改编,探究的起点也同样是“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如何在现实中成为可能”。

然而,电影《浪潮》并非教学实验“第三浪”的纪录片式复刻(该事件的纪录片由Ron Jones的学生Philip Carr Neel于2011年拍成,名为《Lesson Plan: The Story of the Third Wave》),而是掺杂糅合了当代德国社会思潮以及导演丹尼斯·甘塞尔个人的政治理念的“旧瓶装新酒”式作品。

同时为了使这个貌似荒诞的剧本让人信服,影片轻说教重刻画,通过对师生日常化言行的细致描述,来强调最终汇流成河掀起了轩然大波的个体心理的微妙动态。

实际上,《浪潮》对Ron Jones 的体验教学方式予以批判和否定。

如,在课程渐入“佳境”、赖讷自我感觉良好、“学生变化很大”之时,影片却通过赖讷妻子之口,痛批其“享受课堂上学生崇拜的瞩目”、“利用受学生欢迎操控他们”,“是私心作怪”,“最近变成了一个混蛋”。

而电影的结局与现实大相径庭,极端偏激的学生蒂姆接受不了组织建立于谎言之上而必须解散的事实,伤人、自杀。

整段结尾伴随着赖讷因惊愕而急促的呼吸声,陷入恍惚的赖讷在学生们不解、厌恶、鄙夷和悲痛的眼光中被押上警车。

这宣告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的破产:本应引导呵护学生成长的老师竟然成为了将学生拉入自我毁灭深渊的罪魁祸首,无疑是不能被主流社会所原谅的。

纳粹思想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什么纳粹思想会被人们接受)(2)

其实在现实中,1967年加利福尼亚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历史课的同学们遭遇的类似经历,在他们人生中也同样是不光彩的一笔。

当Ron Jones 最终将自己的“骗局”揭开,给狂热的学生狠狠浇了一盆冷水后,被卷入其中的学生们霎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竟如此容易被戏弄和操控,并为自己因空洞却煽动的理想宣言而狂热感到羞愧。

若干年后,当Ron Jones的学生Philip Carr Neel 拍摄关于这段故事的纪录片时,大部分当年的当事人都承认不愿意提起此事。、

Ron Jones 激进而自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他的小白鼠受他摆布,在被动束缚并承受精神强压的环境下去经历、体验、“学习”,这种滥用教师职权的行径,是《浪潮》所批判的标靶。

除此之外,导演甘塞尔还借赖讷前后矛盾、自我攻讦的政治言论,表达了对德国新左翼思想的质疑和讽刺。

影片一开始,赖讷在嘈杂的朋克音乐中飚车出场,随后在跟教学主任协商课程时,他表达了对“无政府主义”一课的强烈兴趣,他声称自己才是“在柏林读大学”、“参加五一游行”(德国传统的左翼游行日)、“在克罗伊茨贝格待了5年”的人。(克罗伊茨贝格是柏林朋克摇滚运动以及德国另类文化的发源地,以高比例的移民而著称,具有繁荣的多元文化,同时也具有高失业率和低收入的特征)。

而在片子最后,赖讷用一番典型的新左翼风格演讲,激起学生们对全球化环境下社会不公贫富分化的联想,空泛无据却极富煽动性,最终又在闹剧落幕时进行了全盘的自我否定:“我们都以为自己高人一等,比其他人优秀”,“我们伤害了他们”“我们做的过火了”。这种自我颠覆的言论,不仅仅是一种揶揄,更是一种警惕。

纳粹思想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什么纳粹思想会被人们接受)(3)

而最有意思的是,本片蕴含了强烈的女性主义。

整部电影中,除了被动、软弱、容易受人摆布的莉萨以外,几乎所有出现的女性,都显示了独立、冷静、理性、睿智的特质,与自私、固执、蛮不讲理、容易头脑发热的男性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第一节课就开始直到退课前一直对“文格尔老师”发出质疑的莫娜,告诉女主角卡罗尔“你弟弟应该发现自己的底线”的妈妈,以及赖讷那善解人意、温柔体贴却又明白事理、坚持原则的妻子,都展现了新时代女性自立自主,勇于担当的知性形象。

更别提水球比赛前后,卡罗尔冒险打印传单,揭露真相抵制“浪潮”运动的勇敢行动——无疑是在影射和致敬纳粹时期“白玫瑰反抗运动”中散发传单时被盖世太保逮捕而遭无情杀害、后被德国女性杂志Brigitte评选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性的女英雄苏菲·索尔。

而集中反映男性愚蠢和野蛮的,是赖讷和妻子、马尔科与卡罗尔的两段争执。

在妻子批评自己享受学生崇拜、利用受学生欢迎操控他们后,自卑又自大的赖讷竟将妻子的善意批评理解成“妒忌”,并恶语相向、人身攻击,嘲讽妻子上课前要吃镇静药。

同样,水球比赛闹剧后,马尔科找到卡罗尔,认为卡罗尔破坏了他们的团结——“体育馆第一次那么满座”“就是看不得我受欢迎”——同样将卡罗尔面对强大的“浪潮”努力发声的独立抵抗行为理解为对他个人的“妒忌”情绪。如此一来,本片中,男性之于女性显得那么愚不可及——幸好,还不至于死不悔改。

此外,本片多次出现、强调象征母性/女性的意象:水。

如赖讷多次在宁静流淌的河中游泳,演讲前夕马尔科淋着雨前来劝说赖讷。而马尔科在水球比赛中独自沉入水底,在沉寂的冰蓝色的水中闭上眼睛聆听水的声音的场景特写,仿佛告诉人们:在男性亢奋、焦躁、炽热而失去理智的社会表达和社会行动中,理性而冷静、睿智的女性是如何像冰水一般浇灭他们的狂热,一次次劝说他们回到现实、回到客观、回到对自己内心的审视,让波涛骇浪的“浪潮”回归平静。

纳粹思想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什么纳粹思想会被人们接受)(4)

「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行动铸造力量」

回到电影本身,回顾一下赖讷的“洗脑”过程。在“洗脑”前,电影交代了学生所处的心理背景,简单来说就是缺乏时代精神,娱乐至死(Google最多的是“希尔顿”),缺乏理想追求,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目标,因而缺乏归属感和力量感。进展不顺、一盆散沙的话剧社、水球队便是例证。

随后,赖讷接管了这些学生的灵魂建设工程,用他强有力的话语权和灵活的教育语言。虽然他共上了五节课,实际上在影片中,“浪潮”的建立和纪律的形成都发生在前三节课,即:

第一节课:纪律铸造力量

第一节课赖讷要形成纪律性,讽刺的是,后来问到“专制统治有什么特点?”时,蒂姆的答案恰恰是“纪律性”——然而当时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警惕,除了莫娜。莫娜质疑的恰恰是第一条规则:

这条规定产生于投票选举组织的领导后。由于课程周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们“民主制度有什么好处”,因而课程开端的民主选举,因最终的悲剧而呈现“民主制度失效”的暗示。

建立纪律后,赖讷马上强化,要求所有人起立,不起立的需要离开,且在名义上声称“不强迫,一切自愿”。(排除异己)

随后又宣布第二条规则:

在积极的一轮问答后,纪律形成并被巩固。

第二节课:团结铸造力量

上课前一晚,摆在赖讷案头的几本书分别是:《学校纪律》《制服》和《青少年心理学》。这些知识将被运用于第二天的课堂。

一上课,赖讷以放松身体为由,要求同学们起立、踏步(很熟悉吧?)。随即,面对莫娜的再次质疑,赖讷狡黠地树敌(无政府主义课),用“让敌人吃灰”让行动合理化,并逐渐在形成一致的步伐、身体的发热、地板的颤抖中体验到“集体团结的力量”。

随即赖讷打破小团体、重排座位,并通过麦当劳再一次合理化解释“制服”的概念,提出“怎么区分团体?”的解决办法,初步形成集体的概念。

第三节课:行动铸造力量

坚持不穿”制服“的卡罗尔一进课室就感受到强大而恐怖的群体压力,而自我意识强烈的莫娜已经悄然退课了。

上节课的集体意识开始起作用,丹尼斯率先建议给团体起名。随后在提名、投票中,赖讷故意忽视卡罗尔,作为对她不合群的惩罚。

随后赖讷提议大家行动起来,将团队强化,同学们纷纷自告奋勇:space、logo、homepage、明信片、帽子……

纳粹思想究竟可怕在哪里(为什么纳粹思想会被人们接受)(5)

第三节课后,“浪潮”组织成功立足并延伸到课堂外,学生们集会行动、喷漆涂鸦,蒂姆第一次展现心智的疯狂,爬上数十米的市政建筑架上将浪潮的logo喷到布幕上。

总结一下这三节课的关键词:环境控制,建立权威,严厉纪律,压缩思考,导入话语系统,去个人化,树立集体概念;并通过以上要点,形成群体施压以排除异己,向成员灌输理想化的理念和目标,利用绝对权威卸掉成员的理性防御,通过树立敌人营造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所有的这些最终将形成源源不断的狂热行动。

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强烈、目标明确、立场坚定的人,如莫娜、卡罗尔将被排除出外;被动、不善思考、缺乏归属感、渴望爱和关注的人,如马尔科和蒂姆,将主动融入并逐步汲取集体的力量感,极端如蒂姆甚至会主动消弭个性(烧掉所有品牌衣服),将集体跟自我等同起来——“浪潮是我的全部”的疯狂便是这样产生的。

整部电影,就是这样以一个非常小的案例,揭示了许多人不解的疑问:为什么如此极端的纳粹思想,却能在二战前如同病毒般蔓延?

我想,这样一部电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