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关于“传承”这个话题,深入探寻传承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所在。

说到传承,其实说的主要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1)

知识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很多今人的发明和创新往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没有前人的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也不会有现代文明的辉煌成果。每一代人,既继承了前辈们的衣钵,又将自己的衣钵传承給了我们的后辈,以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而在文化层面,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实已经做到了非常好的传承,这是世界上其他文化的“片段式割裂”所不能比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以及横向和纵向共有的双向传承。

下面,我们就从知识和文化的两个角度,看看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知识和文化是需要传承的。


个人知识的传承

说到知识的传承,我们先关注一下自我的知识传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否以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传承下来,让我们能够回顾过往的各种经历,也能够时时进行复盘,并开拓未来。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2)

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全职工作的经历其实就是很重要的个人知识积累途径之一,无论是在过往工作中的经验习得,还是各种底层能力的提升,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总结和复盘。在自我知识的主动传承过程中,我们会收获很多惊喜。

总结和复盘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稳定扎根在一家公司的小伙伴而言,我们可以按照月度或季度来总结自己的各种收获,也可以按照工作模块进行总结。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3)

在一家公司中,我们会遇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有着比较多的成长空间的职位,在这个职位中,我们往往会负责多个模块的工作,很多模块的工作对我们而言都是全新的,这个时候其实是非常好的成长机会。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知识总结,我们可以按照每一个大的工作模块进行分类,然后将我们所总结的知识收录到知识库中,便于我们未来的传承。

第二种情况是,我们处在一个流程化的工作状态下,这时同样也需要做一些总结工作,而不是满足于现有工作的精进。

在日常的执行层面外,我们务必也要把眼光放远,在可能的条件下,尽可能了解并掌握该流程之外的全局流程,同时在平时尽量做好一些调研工作,看看不同行业或公司对于自己当前工作的要求,这样的调研和思考也可以成为自己的一种知识传承,如果自己的目标就是在当前工作上长期发展,那么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习惯,也不会将自己的思维固化下来。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4)

对于发展有更高要求,并在不断寻求更好平台的人而言,则可以先按每一份过往工作进行总结,在总结完毕后再进行分析,看看自己有哪些模块的工作是一脉相承的,哪些模块的工作可以看成自己主线外的分支,与主线工作相互赋能的。

除了全职的工作经验外,我们还有很多知识可以进行总结和传承,比如在副业中掌握的知识,在每天的写作中累积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并通过个人知识库打造成自己的知识帝国,为自己的日常工作赋能,也为自己的每一个发展节点的决策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这些知识都会很好传承下去,成为自己人生阅历的一部分。

关于个人知识的一些管理理念,请参见我之前写的《建立个人知识库:动态知识篇》,个人知识库是承载个人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企业/团队知识的传承

个人知识传承如此重要,那么在企业或团队中,知识更需要上升为一种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将这些知识能够真正传承下来,并随着企业或团队的发展壮大而不断巩固。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5)

没有知识管理和传承机制的公司,其实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水龙头,里面的水就这样白花花地流出来,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感到非常痛心。

特别是那些员工流动性快,同时员工日常的贡献都没有得到很好保存和管理的公司,这时候可以认为水龙头打开的角度是最大的,甚至是可以认为是水管爆裂。

对于团队或企业而言,有很多非常重要的知识和经验,比如经过多个项目所汇总下来的最佳实践和流程、每一位专家在其自身领域中的独到经验、一些横向管理者的管理经验、知识工作者所积累的关于各种知识和协作心得的文档等。

所以,在日常的企业或团队运营中,请从此时此刻开始,开始真正注重知识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每晚开始一天,就会有更多的知识流失,有些宝贵的知识是再也回不来的,更不要提传承了。

在团队或企业中,主要有两种形式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6)

显性知识的管理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实现,因为在大部分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文档是最重要的知识载体,无论是内部同事间的流转性沟通,还是对外的各种沟通,文档几乎无处不在。

因此,只要决策者自己有传承的意识,并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对文档进行专门的管理工作,就能实现一定的传承,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开始进行更为细化的知识萃取,直至最后的知识管理。

而隐性知识的传承则是一种非常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很多人并不愿意将自己独有的知识分享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很多人无法将自己的经验或知识用理性而客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两个点其实就是横亘在隐性知识分享之前的两座大山。

针对第一种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归结为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即“知识是我们每个人的私有资产”。相信运营自媒体的人都碰到过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些技能型或干货型的文章,收藏的人永远比分享的人多,很多人都有将好知识占为己有的心态。

对于这样的“人之常情”,我们自然需要更多的鼓励,以及更多与知识价值适配的回报,毕竟,这也是一种“知识经济”。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7)

我之前在设计OKR实施方案时,就将“知识贡献”作为其中的一大目标,向知识的主动贡献者提供相应的奖励,并采用积分制的方式,以此作为一种对于知识贡献的激励,当然,要想真正打造成一个知识型团队,这样的单一做法是远远不够的。

除此之外,还需要由一些在沟通上有独到经验的专家进行引导,通过一个个经过精妙设计的问题来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外壳逐渐剥开,最终将隐藏在内核中的有效知识萃取出来。

显性知识的有效管理是传承的第一步,而如果能够将隐性知识管理起来,那就是真正的知识传承。

家族文化的传承

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家族中完成多次角色转变,从小时候三口之家中的懵懂“小皇帝”,到结婚后小家庭的共同主理人,再到年长时的传承者。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8)

每个家族都有其各自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传承,这些传承是每个家族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图谱,印刻在每个成员的基因中。

举一个例子,平如与美棠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在妻子美棠因疾病撒手人寰后,平如老先生就亲手做画,将自己和美棠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历记录并展现出来,每一幅画都蕴含着平如老先生对于美棠的真挚情感。老先生平如自幼是丰子恺画作的爱好者,其画风基本和丰子恺的画保持一致。

从传承的角度来说,这就是这对耄耋老人过往经历的传承,除了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宝贵的家族记忆外,更是通过出版社的努力飞入了更多寻常百姓家,也可以说是和千千万万寻常家庭的“融合”。

每家每户有很多值得传承的东西,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我们最需要传承下来的就是那些非物质的东西,比如淳朴的家风、长辈做的菜的独特风味,还有长辈的人生故事等。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9)

我爱人和我都是这些家族老照片和家族故事的爱好者,之前也从长辈手中“抢救”出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同时还如获至宝般地获得了祖辈亲手做的相簿和大相框,看到这样的相框,我们仿佛看到了祖辈亲手制作的画面,以及期望子女幸福安康的美好祝福。

可以说,每一张照片都是家族历史的窗口,通过这一窗口,亲身经历过的长辈会很快回忆起过往,并侃侃而谈;没有经历过的小辈,则能通过长辈的描述,用自己的想象将那个年代的故事还原出来。

笔者的父亲在两年前病故,一瞬间就觉得缺少了什么,真正体验到了斯人已去,睹物思人的切身感受,这是一种永远的遗憾,以前和父亲在饭桌上的促膝长谈已一去不复返了。

我未来的计划是,通过回忆之前和父亲的交谈,以及和父亲这三十多年相处的一点一滴 ,也汇成文字,永远传承下去。

同样,我也会在每年的清明节进行撰文,回忆那些逝去亲人、朋友的过去,既是一种缅怀,也是一种传承,每次看到这些文字,都能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重新收获当时的感动。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这里的“非物质文化”是一个更大的概念,不仅仅包含官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应该关注我们身边的各种非物质文化。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10)

前几天看了一档节目,上海有一家百年老字号餐饮店,因为种种原因断档了十年,后来重新开张,但这时基本就是处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状态。

后来,有一位年轻的大厨接手了这个工作,一开始自然是困难重重的。这位大厨为了能够复原那原本的味道,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访那些年逾古稀的老大厨们,同时也向那些忠实的老食客和回头客请教,在失败了几次后,最后终于成功,得到了老食客们的认可。作为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85后,能够做出这样的文化传承壮举,实在是令我非常敬佩。

百年老字号的重新开张,都是最可喜可贺的幸事,对于老顾客而言,那印刻在记忆里的童年的味道又回来了;而对于新顾客而言,他们也尝到了原本已经消逝了的味道。

目前其实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一方面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都是小本经营,很多时候往往因成本过高而无以为继,主理人的生活压力也较大;

另一方面很多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都是口口相传的,没有专门的教材或者培训人员,很多非物质文化学起来非常复杂,也面临着和“隐性知识”类似的窘境,这也造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半途而废,我们常常看到很多传承人的下一代也不愿意继承长辈的衣钵,将技艺真正传承下去。

我的期待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很多故事,也有很多知识和文化流传了下来,但我相信这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未来会有更多的历史故事能够被我们发现,并继续传承下去。

传承的力量清明篇 传承的力量(11)

同样,传承不应该只是书本中的大事年表,或是一个个历史故事的流水线式的记录,而是可以深入到每一个寻常百姓家,看看他们在特定的年代是如何生活的。

我们看到了一代代考古人的努力,通过古墓的抢救性发掘,发现过去人们生活的影子,从中拼接出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个时间节点,从古至今的所有知识和文化都能够记录下来,并进行数字化留存;结合虚拟现实等最新技术,让大家能够轻松“去往”任何一个时代,探寻每一个时代独有的知识和文化的辉煌,大到治国理政,小到每一个平凡家庭和每一个人,从而与历史文化实现真正的交融,达到一种良好的传承。

我想以赛珍珠的那句名言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today, you have to search yester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