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到,鸣虫叫。每过立秋,老蒋的手就开始痒痒了,呼朋唤友地要上山捉虫了!儿时和小伙伴们拿着手电筒到草丛里捉蝈蝈、蛐蛐、纺织娘......那种收获感的喜悦难以言表。如今到了退休年龄,这份嗜好还是未曾改变。毕竟,那动听的叫声不时拨动心弦,鸣虫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这个秋天,老蒋就带你认识各种有趣的鸣虫,包括捕捉和饲养技巧等等。条件允许的话,老蒋也会尝试录制部分小精灵的天籁之音,上传音频给大家聆听,欢迎你的关注和交流哦。

黄蛉昆虫喜欢吃什么 老蒋玩虫记之安徽黄蛉(1)

今天老蒋给大家带来的是“3分钟带你认识安徽黄蛉”,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徽黄蛉有怎样的形态特征?

安徽黄蛉又名大黄蛉、黄针蟋蟀、安徽黄蛉蟋、黄蛉,属直翅目蟋蟀科。因其全身纯黄色,仅颈部有段颜色较浅,故被称作“黄蛉”。它虽和小黄蛉看起来只是体形大小的区别,但却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此昆虫体长7~8毫米,体宽约2.5毫米,触须长30~35毫米。头部及前胸背板各具2条宽带,后足股节外侧亦各具2条深色条纹,内侧靠近端部各具有1个暗色圆斑。其头上的复眼为灰绿色,前翅发达,覆盖整个腹部。前胸略呈方形,其触须很长,比身长要长4~5倍。

戳下面↓↓↓音频,聆听安徽黄蛉的动听鸣叫声

安徽黄蛉之所以名声很大,是因为它有突出的特色。它的鸣声为“铃—铃—铃—”,动听悦耳,声音清晰而有韵味,比金蛉子还清脆响亮。因其形象佳,鸣声美,玩赏时间长,在“上海市第一次鸣虫展览会”上曾获得“鸣虫之王”的称誉。

安徽黄蛉分布在哪些地区?

据老蒋所知,目前安徽黄蛉仅产于安徽省黄山、九华山地区,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有安徽黄蛉分布,不像小黄铃在苏、皖、浙、闽等地都广为分布,或许只是人们尚未发现而已。安徽黄蛉生活在浅山区的矮灌木丛和蒿草丛中,以植物的嫩茎叶为生。它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一般在8月中、下旬出现,第二代则在10月上旬羽化成虫。由于山势的高低和山坡的向阳或背阴,成虫的羽化时间差距较大,有的甚至能相差半个月左右。其中第二代安徽黄蛉的数量远较第一代为多。

黄蛉昆虫喜欢吃什么 老蒋玩虫记之安徽黄蛉(2)

安徽黄蛉的最先玩赏者是谁?

安徽黄蛉的玩赏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现和推广,我国上海著名的鸣虫专家华特生先生功不可没。1946年9月,华特生先生去安徽黄山旅游,经过一处草丛,听到一阵“铃—铃—铃”的动听悦耳的虫鸣声。这声音比金蛉子的频率略缓些,声声清晰可辨,且声音比金蛉子还清脆响亮。华先生一下子就被这不同凡响的鸣声吸引住了。他循声寻觅,终于发现了这种金光闪烁、形似金蛉子的鸣虫。于是华先生如获至宝,捕捉了十余只,带回上海分送给好友,果然交口称誉。于是玩赏安徽黄蛉之风开始在沪上流行。

据华先生回忆,1959年,他受花鸟商店的委托,在上海人民公园游泳池内举办“上海市第一次鸣虫展览会”。在展出的28种鸣虫当中,安徽黄蛉以其独特优美的鸣声独占鳌头,获得“鸣虫之王”的桂冠。至今,在各种鸣铃中,安徽黄蛉也以其分布区狭窄,形象佳,声音美,玩赏时间长而受到广大鸣虫玩赏者的酷爱。

(未完待续)

下期老蒋将给继续给大家介绍有关“安徽黄蛉的捕捉和挑选”,欢迎关注。

(注:来源本人2000年1月《鸣虫欣赏饲养300答》•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9月《时尚小宠物养赏大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你有花鸟鱼虫方面的疑惑吗?欢迎留言,一起探讨。如果你有高见,也恭候交流分享。今日头条搜索“老蒋究了”,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感受更多精彩和乐趣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