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在有限时间免费吗(充电越来越慢归还越来越难)(1)

【编者按】日常生活中,“价格刺客”频频出现在我们的消费场景。它们披着高端、小众、便利、共享等外衣,潜藏于大众消费场域,防不胜防地刺中人们敏感的消费神经。

为了让消费者避免踩坑、扎心,今起,九派财经推出“缉拿价格刺客”系列报道,深入“价格刺客”活跃的重灾区,揭示行业怪状存在的底层逻辑。如果您发现消费过程中存在“价格刺客”的踪迹,请留言告诉我们!

沙发上两个、书房电脑桌上两个、床头柜上三个 ……陈宇的家中,四处散落着各种品牌的共享充电宝。

这些,都是他丰富夜生活的“副产品”。不比宅男,可以在插座旁的沙发上一趟就是一天。酒吧、ktv……热爱社交的陈宇,比较“耗电”。幸好公共场所密集的共享充电宝,能够解决他的“电量焦虑”。

“电量焦虑”是解决了,但价格越来越高、还设备越来越难,成为他新的焦虑。初略清点了一下,他目前已经“收集”了16个充电宝,颜色各异,品牌各样。“为这些共享充电宝,花费了1000多块,加上几块钱一个小时的租借费用,光在共享充电宝上面,就快花掉一个手机的钱了。”

九派财经注意到,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社交网络上,对共享充电宝的吐槽越发多了起来。“取用容易、返还难”、“乱扣费、多收费”、“超时花99元被迫买下”……被“共享充电宝刺客”扎过的人们,纷纷自嘲“大冤种”。而这背后,却是愈发畸形的共享充电宝市场乱象。

【1】昨日资本宠儿,今朝猥琐发育

共享经济的赛道里,利润率最高的品类,曾是共享充电宝。

小电科技在创立第二年,即2017年,便“刷新”了共享充电宝投资速度:38天内完成3轮融资,累计融资超4.5亿元。在2019、2020年,怪兽充电分别盈利1.6亿元和7543万元。2021年,小电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怪兽充电则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但共享充电宝与资本的蜜月期很短暂,原本深受青睐的“小甜甜”,很快变成了“牛夫人”:

小电科技冲击IPO则以失败告终,今年还深陷裁员风波,被曝“职工被‘优化’、没有n 1的赔偿”。怪兽充电财报显示,上市后的公司反而由盈转亏,2021年Q3、Q4分别亏损7944.3万、6847.99万,2022年Q1延续此态势,亏损9641.11万。

营销费用猛涨、收入模式单一,盈利逻辑不够清晰、回报不够丰厚,或是导致共享充电宝在资本市场失宠的主要原因。

有行业相关人士认为,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挑战明显,2021年行业玩家或上市或合并,行业过度投入和膨胀,行业集中度提高,导致共享充电宝市场供大于求,运营成本大增对企业经营带来挑战。资深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也认为,共享充电宝是可盈利的行业,只是早期的无序、疯狂竞争,延缓了企业盈利步伐。

共享充电宝的盈利单一,90%的收益都是来源于租借收益。而资本背景的共享充电宝更难发展,投资方要回报,品牌运营商要运营资金、技术资金、维护成本,代理商也需要盈利。如此局面下,共享充电宝就只能在租借收益上做文章:涨价、套路用户……走上了猥琐发育的道路。

【2】市场高度饱和,代理商进退两难

目前,怪兽、小电、美团等市面上常见的共享充电宝企业,都在进行代理招商。“低门槛、投入少、挣钱快、扶持大”是其常用的宣传语。

一方面是公司有利可图,只有不断占领点位、抢占人流密集场所,营收占比极大的充电宝业务收入才能有所增长;另一方面是同业竞品也在发力,激烈的市场角逐,让各个企业不得不用高额分润、大成本投入,来加速扩展点位。

九派财经记者以加盟代理身份咨询了美团充电宝招商经理,他表示,公司招代理正在搞活动。“一套1350元8个口的机器,现在代理商买40台送10台、买60送20、买100送45,买得越多、单价越低。”

该招商经理还强调了美团共享充电宝在目前市场上竞争力不错,因为他们有现成的客户资源,代理商无需担心投放问题。“前期可以提供商户资源,一是商户主动求合作,二是给商户的相关信息自己主动联系,不用担心投放不出去。”

他还建议,不要走商铺引入、公司直接投放的渠道,有的公司会操作调整和店铺的分成。有心做这个生意、加入代理会更好。

在联系怪兽、小电等共享充电宝企业后,记者了解到,各共享充电宝公司上门安装,店铺的分润一般是40%-50%。代理商从公司拿货(共享充电宝设备),每年的分润为90%,代理商投放入店铺与老板的分成另谈。

怪兽充电的招商经理提到,代理只需要从公司买设备的,买了就是自己的,投放、转让都行。“前期安装和开辟商家渠道花点时间,之后都是收钱,不费太多心思。只要店不倒闭,一直有人消费、就有钱赚。”

代理共享充电宝,真这么赚钱?

据了解,共享充电宝品牌,起初都采用的“直营”模式,即是品牌方给某个区域的商家免费投放机器,且不向商家分利。但随着行业中参与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越来越多,用户数越来越大,POI(点位)或者说商家反而成了稀缺资源。

九派财经记者实地探访得知,代理模式是现今共享充电宝企业的主要运营模式,大型娱乐场所是各品牌代理的“兵家必争之地”。

长沙某酒吧老板就向记者透露,很多充电宝代理商都会来和他“聊聊生意”,分润也会比较好商量,虽然酒吧赚钱不靠这些,但每年看下来,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与这位老板合作的某品牌充电宝代理商莫前认为,这门生意已经饱和,以前是机遇、现在是压力。

他向记者反映,城市里人最多的地方,投放基本成型,要想动别人的奶酪,只能把自己的分润降低。也想过向城郊、小城市、县城引入,回报又低又慢。

“有一些店生意好,要保住客户就必须降自己的分润;有一些店关门了,放在店里设备就回到我手上,投放出去得算好成本收益,不能乱投。总之,夹在中间,进退两难”莫前说。

【3】套路越来越多,“电量护卫”成“价格刺客”

盈利模式单一,分蛋糕的人又很多,为了榨取更多利益,企业、代理商、店铺老板开始了一场套路用户的合谋。

九派财经记者发现,以往半小时、一小时免费充电的情况,不复存在;杭州西湖景区的充电宝,还被曝出10元一小时的高价收费。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共享充电宝的投诉量达10000多条,多集中于“归还后仍在扣费、客服处理问题逾期不退款、机器问题导致多收费、不知情时开通自动扣费”等收费问题。

与显性的涨价相比,一些隐形的套路手段也开始出现在共享充电宝上。比如共享充电宝的“龟速充电”现象。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验证结果,某充电宝标注的输出电流为2.4AMAX,实际输出电流为1.18A,连一半的数值都不到。

逻辑很简单,充得慢一点、借用时间长一点、付钱多一点。

不仅如此,动辄让消费者付费几十元、买下则付99元的N手共享充电宝,成本还十分低廉。记者检索网购平台发现,几家头部共享充电宝的二手产品售价,基本在19-50元,全新产品略微高一些。

业内人士指出,企业的心思最好还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铺开做生意,拼的是市场份额、也是市场反馈。消费者的使用感受,是必须得引起重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继续以这样的“花样”来挣钱,可能会引起“反噬”。

九派财经记者 欧俏妤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