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毕拉河特大火灾9430名扑火人员决胜热浪与冰雪的考验,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水龙与火魔?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水龙与火魔(三昼夜与火魔生死对决)

水龙与火魔

——大兴安岭毕拉河特大火灾9430名扑火人员决胜热浪与冰雪的考验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3天3夜、9430名扑火人员的全力扑救,到5月5日12时,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特大森林火灾火场实现全面合围,外围明火全面扑灭,火灾得到全面封控,扑救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转入火场清理和看守阶段。

火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做好灭火过程中的安全防范工作,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汪洋、杨晶、郭声琨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对伤员救治和扑火救灾工作给予科学指导。

5月2日,接到火情报告后,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纪恒第一时间作出批示,连夜研究部署伤员救治和火灾扑救工作。他在批示中要求正在大兴安岭指挥乌玛伊木河林场火灾扑救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张华和自治区防火指挥部迅速调集足够力量奔赴毕拉河林场火灾一线,全力以赴、科学扑救。要求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各林业局、林场,各相关单位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加强火源管理,加强扑火队伍准备,科学灭火,防范不测。5月5日,李纪恒到呼伦贝尔市指导“5·02”北大河林场火灾扑救工作。他强调,要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夺取扑火救灾最后胜利,切实守护好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协调最好的医疗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受伤人员。要强化人力物力保障和统筹协调,对火场实施全时段监控、地毯式清理,盯死盯牢,防止死灰复燃。要总结教训、举一反三,深入推进防火宣传教育,严格加强火源管理,常态长效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要加大林区通场公路、防火通道、通用机场、通讯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林区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和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5月3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布小林赶赴火灾扑救一线。她要求,自治区防火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精心组织,科学施策,调度足够扑火救灾力量和设施,全力以赴,尽快灭火;预备扑火力量和物资要准备到位,确保需要时能够快速投入;要加强扑火人员安全防范,确保人员安全;要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各盟市要全面加强草原森林防火工作,严格管理火源,严密排查火患,完善工作预案,切实把防火工作做细做到位。在前线指挥部她表示,要在这次火灾中吸取教训,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突出抓好火源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扑火中防止出现人身安全事故。

5月2日至7日,市委书记秦义赶赴火灾扑救一线进行指导,并对全市森林防火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市当前防火形势极其严峻,各级党委政府、嘎查村,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当做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务必层层落实责任,严看严守,把领导力量、工作力量布到一线,确保国家、集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文明的成果。

5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于立新按照秦义书记批示精神和具体安排,召开全市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紧急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一步再部署、再动员、再落实,全力做到万无一失。5月5日,深入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检查指导春季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危急时刻,八方来援。短时间内,调集一切战胜困难的力量,使扑救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得益于广大参战人员的奋勇拼搏和连续作战,得益于各方面的快速反应和协同配合,得益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呼伦贝尔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

毕拉河扑火攻坚战中,脚磨烂、手烫伤的扑火人员不计其数,无数可歌可泣的火场故事转化为战胜火魔的决定性能量。

面对火场地形复杂、交通不畅、天气恶劣等不利条件,扑火前线指挥部审时度势,坚持安全第一、积极扑救的原则,采取地空配合、军警民协同等方式,科学指挥,有效部署兵力,将火场划分为南北两线,分兵合围,打了一个又一个歼灭战。

全体参战人员发扬不畏艰苦、奋勇拼搏、连续作战的精神,勇打明火,死守防线,有效控制了火势蔓延。特别是参战的3290名武警森林部队官兵主动出击、敢于攻坚,发挥了尖兵和突击队的作用,为火灾扑救取得决定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用热血和行动在火场上书写“能打胜仗”的英雄凯歌。

当前,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已全面进入高火险期。全市上下要将防火工作作为第一要务,时刻绷紧“安全第一、防火第一”这根弦,高度重视目前严峻的防火形势,对当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全市各地要联合开启“最严”防火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