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前期飘零四海,投奔过许多人。其中,刘备孤身在袁绍帐下这段时间,是十分有趣的,充分展现了刘备的“滑”,凭借自己高超的演技,把袁绍忽悠的一愣一愣的。

背景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1)

刘备被曹操击败,徐州失守,战斗中,刘备和张飞失散,刘备单枪匹马,日行300里,投奔袁绍,袁绍待为上宾。

而关羽为了保护刘备家眷,死守下邳,被曹操用计招降。虽然关羽提出了“降汉而不降曹”,但关羽此时就是在为曹操效力。

这样一来,刘备、关羽两兄弟相当于站在了对立面上,并且彼此之间还不知道,形势十分微妙。

刀尖上起舞的刘备

一 颜良之死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2)

颜良乃袁绍心腹爱将,又承担先锋重任,却被关羽万军丛中刺于马下。这下刘备危险了,袁绍认为刘备通敌,准备把刘备斩首,那刘备如何回应呢?

玄德从容进曰:“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耶?备自徐州失散,二弟云长未知存否;天下同貌者不少,岂赤面长须之人,即为关某也?明公何不察之?”

刘备十分从容,矢口否认是关羽干的,反正又没亲眼看见。谁说赤面长须使大刀就是关羽了,魏延也长这样好不好!

刘备这从容的态度征服了袁绍,不光没杀刘备,还把认定这事儿就是关羽所为的沮授一顿责骂。

二 亲往前线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3)

其实刘备此时已经有九分把握这就是关羽,所以后来文丑要继续进兵时,刘备要求同去。

玄德曰:“备蒙大恩,无可报效,意欲与文将军同行:一者报明公之德,二者就探云长的实信。”

看看刘备多会说话!刘备上前线的主要理由是“报明公之德”,顺便才是探听关羽的消息,其实在刘备心里后者才是主要的……

果然,刘备这么一说,在袁绍看来,刘备真是个知恩图报的人,那就让他前去吧!

绍喜,唤文丑与玄德同领前部。

本来折了大将颜良,应该很愤怒,竟然让刘备一番话,由怒转喜了……

三 文丑之死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4)

刘备跟随文丑出征,知道了关羽果然在曹操那里,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但是文丑被关羽斩杀,袁绍大怒。

这次比颜良死那次更危险,因为这次证据确凿,那刘备怎么办呢?

根本不慌!任你刀斧手进帐,我自闲庭信步。

玄德曰:“容伸一言而死:曹操素忌备,今知备在明公处,恐备助公,故特使云长诛杀二将。公知必怒。此借公之手以杀刘备也。愿明公思之。”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5)

刘备的话外之意就是,此乃曹操的借刀杀人计!他故意让关羽这么干的,如果你杀了我,你就是中了曹操之计啊!

咱袁绍何等人物?岂能中曹贼之计而背负害贤之名?果断又放了刘备。

四 下书关羽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6)

刘备知道关羽的消息,但关羽不知道刘备在哪,所以刘备要主动联系上关羽。

那怎么联系呢?要是按笑谈君的想法,那就偷偷摸摸去联系呗,不过刘皇叔明显不是一般人,要是偷偷摸摸联系,被袁绍逮着了,这事儿会很麻烦。咱要正大光明地联系!看刘备这次怎么说:

“荷明公宽大之恩,无可补报,欲令一心腹人持密书去见云长,使知刘备消息,彼必星夜来到,辅佐明公,共诛曹操,以报颜良、文丑之仇,若何?”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7)

刘备实在是太会找借口了,袁绍重武轻文,听说能招降关羽,马上笑得合不拢嘴。

袁绍大喜曰:“吾得云长,胜颜良、文丑十倍也。”

你瞅瞅这袁绍,折了两员猛将,让刘备一忽悠,还大喜了。其实从后文看,刘备给关羽写的密书,压根就没有提让关羽投奔袁绍。

那么,和关羽接上头,下一步,自然就是准备跑路了……

刘备的扮演者哪个最好(刀尖上起舞的刘备)(8)

可怜的袁绍,自始自终都被刘备牵着鼻子走。所以说,刘备在袁绍帐下这段时间,表面上危如累卵,实际上稳得一笔,依靠自己的随机应变,屡屡上演化险为夷的好戏,还顺便做好了脱身自立的准备,真乃顶级演技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