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兴在小区的树丛里,忽然看见几只麻雀,才想起很长时间没有见到麻雀的身影了这种被称为“家雀儿”的小鸟,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不禁让人想起曾经与麻雀亲密接触的时光,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童年时光看麻雀?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童年时光看麻雀(与麻雀亲密接触的时光)

童年时光看麻雀

张志兴

在小区的树丛里,忽然看见几只麻雀,才想起很长时间没有见到麻雀的身影了。这种被称为“家雀儿”的小鸟,似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不禁让人想起曾经与麻雀亲密接触的时光。

小时候在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树上草丛到处都有麻雀。不小心走近一棵树,就可能“扑楞楞”惊飞一群麻雀。在院子里晒粮食,则必有麻雀偷吃。麻雀并不怕人,只要不是与它离得很近,它会照常做自己的事情。麻雀总是一边偷吃,一边抬头四处张望,乌黑的小眼睛滴溜乱转,一旦发现“敌情”,便会立即飞上树枝或房顶。待到主人放松警惕,它又会故伎重演。千百年来,麻雀就是这样与人类生活在一起。人们为了减少麻雀偷食,在晾晒粮食时不得不有人看管,在庄稼快成熟时不得不在地头捆扎假人恐吓麻雀。

麻雀这种鸟貌不惊人,浑身褐麻,生性机警,喜欢群居。麻雀属于留鸟,冬日并不迁徙,终年生活在家院的周围。野地里的麻雀窝如何安放我还不太清楚,但家院里的麻雀窝则一般在房檐下的椽缝里或者在墙壁上的窟窿里。总之,麻雀不像老鸦那样用树枝在树上筑巢,也不像小燕子那样用泥土在房檐下搭窝,而多是利用房屋的原有缝隙做窝。如今的房子多为钢筋水泥和砖混结构,缝隙极少,这大概也是麻雀减少的原因之一。

麻雀究竟是益鸟还是害鸟,历史上有过争论。麻雀的食性,既吃粮食也吃害虫,如果就其吃粮食而言属于害鸟,但若就其吃害虫而言,则属于益鸟。人们曾经将麻雀作为“四害”之一大肆捕杀,后来发现麻雀被捕杀后害虫大量滋生,于是又将麻雀移出“四害”名单。麻雀的存在,能够抑制害虫的繁衍,从这个角度讲,麻雀还是利大于弊的,愿意吃粮食就让吃一点吧。

麻雀虽然与人类共处日久,但却一直与人类和而不同。麻雀的气性很大,一旦关在笼子里便会不吃不喝,拼命外逃,反复撞笼,直至气绝身亡。所以没听说过有人养麻雀的。对于麻雀,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但是小时候,我们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常常拿麻雀当玩物。

扣麻雀是常见的游戏。拿一个筛子,再用一根较短的细棍支起筛子的一边,给细棍的中间绑上一根长绳,再在筛子的下边撒上一点小米、麦粒之类的粮食,人藏在暗处。等麻雀走到筛子下边啄食粮食的时候,猛地一拉绳子,筛子扣下来,麻雀便在其中了。想必这个游戏许多人都玩过,而且几乎屡试不爽。现在想想麻雀也并不聪明。

再有就是掏麻雀窝了。春末夏初,当麻雀产卵的时候,在窝里可以掏到麻雀蛋,小小的,上面布满了斑点,十分可爱。当鸟蛋刚刚孵出小鸟的时候,在窝里可以掏到还没有长毛的小麻雀,嫩黄的嘴巴,硕大肚子,放在手里热乎乎、软乎乎,煞是好玩。小时候大人们是不允许我们掏麻雀窝的,再加上麻雀窝里可能会有蛇的存在,所以我们掏麻雀也是十分偶然的。

那时也有极少数人用气枪、弹弓打麻雀,为的是食用。但是这样的人是极少的,而且是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因为我们的乡俗,是只吃粮食和猪肉,鸡鱼之类都是不吃的,更不要说野生的麻雀了。

如今,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麻雀都已经很少了,让人多少有些怅惘。我还是怀念那个每天可以在麻雀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中睡醒,随时可以与麻雀近距离对视,举手投足都可能惊起一群麻雀的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