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添加活力(如何点亮太原夜经济)(1)

太原市食品街夜经济火爆。

中国大都市的白天都是一样的繁忙,夜晚却是各有各的精彩!

夜经济从最初90年代的灯光夜市的1.0时代,走过漫长的“美食、购物”兼备的2.0时代,迎来了如今集结“食、游、购、娱、体、展、演”全方位融合的3.0时代。

如何点亮太原的夜经济,成为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太原夜经济地图

通常,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与它的GDP成正比。依此寻迹,太原的夜经济表现如何?

12月13日晚八点,长风商务区的灯光绚丽迷人,万象城购物广场的地下停车场里一位难求。购物广场内时尚餐饮店铺门前,等位的场景蔚为壮观……

12月14日晚八点半,太原铜锣湾夜市灯光璀璨,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几百个露天商铺鳞次栉比,各种时尚夜宵、服饰小摊点前,人流如织;各种品牌餐饮店前,食客寒风中排队等位……

深夜十点,紧邻的柳巷,依旧是同样的场景,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灯火通明,来往的人潮依旧。著名的食品一条街,也依旧是华灯璀璨……

在太原,有口碑又品质不错的“夜食圈”,比如食品街、中正天街、茂业天地、万象城等,用一波波美食拴住了太原人的胃,又用各自独特的氛围营造、景观设计吸引着年轻人去打卡,用一系列休闲文化活动引领着太原人的消费观。

遵循太原夜生活发展的时间轴线:柳巷和食品街作为传统商圈的代表作品,古朴的大红灯笼烘托起热闹的夜生活;从新型敞开式休闲商业街区的中正天街到营造了酒吧街区、美食广场等多休闲娱乐功能的茂业天地;从2018年开业的华润万象城,塑造了新型的一站式消费娱乐中心,到如今绿城即将打造的夜经济……

有数据统计:柳巷食品街作为边吃边走的“传统夜市”,夜间日人流量达到8万人次,营业额达到100万元;中正天街作为敞开式新业态商业街区,夜间人流量达到了4万人次,营业额约200万元;茂业天地作为全覆盖商业综合体的鼻祖,夜间人流量达到5万人次,营业额达400万元;而华润万象城作为一站式高端商业购物中心,周边聚集10万商务人群,日营业额达到600万元。

夜经济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窗口

中国夜间经济研究第一人叶丁源,曾经出版了一本《夜间经济学》,其中提到:夜间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呈现方式,是城市文化与生活的缩影。一个城市是否能体现出它的引领性和主导性,主要看它是否具有成熟的夜间经济。

作为夜间经济的鼻祖城市——英国伦敦,早在1995年就正式将发展夜间经济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除伦敦之外,国际上还有很多夜经济代表城市,比如:纽约不夜城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文化中心,以24小时地铁著称,不论是时代广场、百老汇等传统中心,还是年轻人聚集的东村、布鲁克林等,夜生活内容多元丰富,并且充满生命力。此外,还有日本的东京,新宿和银座、六本木和台场等,官民一体推进“24小时日本”。

相比国际夜经济,从国内的夜经济地图看,夜间经济呈现“南强北弱”情形。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的热度最高,北方城市的夜经济则相对落后。据统计: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购物中心无疑是最先做出改变的,据观察,目前布局夜经济的购物中心中,北京的数量最多,上海次之,其次是广州和深圳。

对此,朗润君和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刘伟娜认为,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开始推行夜间经济发展模式,通过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服务第三产业的发展。夜间经济火爆,商场闭店时间推迟,夜市人流如潮,博物馆、纪念馆夜间开放,公交、地铁延长运营时间……在城市里,夜间不打烊甚至24小时营业的商业业态逐渐增多。“夜经济”也已成为一个城市繁荣的象征。发展夜经济也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关注。

夜经济是山西拉动内需的新通道

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开始推行夜间经济发展模式,北京出台“夜京城13条”,上海、天津、重庆、青岛、杭州、石家庄、南京、西安、成都等地,相继推出相关政策措施,纷纷点亮“夜间模式”。

从全国夜经济活跃度看,排名前十的是:重庆、澳门、成都、贵阳、西安、武汉兰州、西双版纳等城市。

“相比之下,尽管太原的夜经济已经开始起步,并拥有所谓的打卡圣地,但整体来看,依旧缺少夜间经济消费场所。”刘伟娜认为,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未来的山西夜经济有非常大的突破空间。比如:今年我省点亮“夜经济”的重点工程有晋阳湖水秀、五大馆水秀等,都给太原夜经济文化带来一些曙光。

虽然,从太原整体环境来看,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逐渐从能源型城市,投资和工业生产为主转变为消费和服务业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也逐渐提升,夜间经济必将会对城市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夜间经济的发展,不仅成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新亮点,也成为城市品牌塑造和推广的新方向。

刘伟娜分析,夜间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时间和场景上对消费链条的延伸,从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6点,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多元的服务以拉动消费。夜经济是城市增长的新红利。作为现代都市的经济业态之一,夜间经济正在成为各地深挖消费潜力的重要战场。对于转型中的山西而言,尤甚。

夜经济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活力、魅力、竞争力,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中国城市夜经济历经30年的发展,已经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呈现出爆发态势,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

本版稿件、图片均由本报记者郝薇采写、拍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