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兽组合著称的K8神坛是三星堆新出土文物中又一件堪称国宝的重器。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1)

神坛的最下面是带有镂空花纹的方形台基,粗看方形台基上应有12个小人(部分残缺),分为3组,每组4个人,动作和服饰各异:四个边角的一组为跪坐姿,双手呈持握姿态;四个正面的一组为坐姿,双手下垂;另外还有4力士人跪在立柱上,肌肉发达,扛着轿子,上面抬着一神兽。此外在神兽的背部还有一个腰部以上残缺的跪坐顶人。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2)

若从单个元素来看,神坛并不出奇:因为各种姿势的人像和神兽在其他文物中均有发现。

神坛出奇之处是所有这些人兽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特的祭祀仪式的场景,这是前所未有的,对于我们研究三星堆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的修复专家还有告诉我们神坛的一个隐秘之处,就是在神坛的最正中央的半球形小坛上还藏着第十四个小人!这个小人制作精美,身上还背着一件三星堆代表性的青铜器:罍,此形态为前所未见。这个小人占的位置如此重要,其形态又很特别,会是什么身份呢?这又是一个谜。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3)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4)

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星堆出土了几件神树,当时就被专家解读为《山海经》中的扶桑神树。

在前面几篇文章中,海色清澄已经在三星堆文物中找到了《山‬海‬经‬》中‬的‬韩流,重黎开天,吴姬天门和战神蚩尤。

这表明三星堆和《山海经》的联系很可能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系统性的。那么顺着这一思路,我们是否也能在《山海经》找到神坛的对应场景呢?

让我们从神秘第十四号小人入手。

这个人的特点除了是背着一个罍外,还有一特征是其胸部隆起,应是女性。

在前文,海色清澄提出一个观点,罍是与黄帝之妻嫘祖密切相关的礼器。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5)

而此人背着一个礼器罍,是一名女性,在神坛中地位又极高,因此很可能就是嫘祖本人。

接下去看神坛中的神兽。

类似的神兽,三星堆已经发现多件。此兽并非是一种特定的动物,而是多种动物组合而成,但总体形态如犬。

海色清澄在“三星堆神兽原型是《山海经》之韩流”一文中指出,此神兽即为《山海经》中的韩流,此人“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同样也是若干动物组合。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6)

而此神坛神兽,虽然整体形态与纹饰与其余类似神兽一致,但也有两个主要的差别:

一、兽脖上栓了一条青铜制作的绳索,为此前所未见,亦不知是何用意。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7)

二、嘴角翘起的一只“角”,粗看似乎象独角兽。细看此角并非正中,从残缺口分析,应该在嘴的另一边还有一只,所以排除独角兽。

那么剩下的两种可能,一种是大象牙,一种是野/疣猪牙。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8)

从牙的长度和形态来看,更象是野猪或者疣猪的短而粗的獠牙。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9)

而且猪的獠牙,又很吻合韩流“豕喙”(猪嘴)的含义。

因此,海色清澄判断此神兽依旧是韩流。

值得一提的是,神兽有一长鼻状的物体,很容易联想到是大象的鼻子,结合獠牙,也容易会认为神兽是大象。不过我们发现:不管有无獠牙,所有大小神兽头部都有此物,故是应另有含义,留待以后研究。

这样,我们找到了神坛中两个关键人物,分别是来自《山海经》的嫘祖和韩流。现在他们出现在同一神坛之上,他们有联系吗?

《山海经·海内经》:

流沙之东,黑水之西,有朝云之国、司彘之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显然雷祖(即嫘祖)是韩流的祖母。

我们还要注意同一段文字中的“朝云之国、司彘之国”。

朝云,指早晨的红云,但在古代还有特殊的含义,是神女的化身,这里当指黄帝之妻嫘祖。

彘就是大猪。司彘之国就是管理、执掌大猪(韩流)的国家。显然,这就是神兽颈部的那根铜索的寓意。

山海经上古神话玄武关怎么过(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10)

因此所谓“朝云之国、司彘之国”就是分别指嫘祖和韩流的国家,K8人兽神坛的祭祀主题和《山海经》的这段经文百分之分吻合。

一座三星堆、半部《山海经》。

海色清澄相信还将有更多的文物会验证这一点。

海色清澄

2022年6月29日于海上九城。

【大地的指纹】【华夏探源】【文明密码】【东土西土】系列用全新的视角揭开华夏文明的源头和相关的地理、历史、文字和东迁之谜。本文为海色清澄【完全原创】作品,如需转发或引用文中观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