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我国古代诗歌史,浩如烟海的诗歌作品,无疑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每一首诗都有的创作背景,往小了说是一个故事,往大了说则是一段历史。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井栏砂宿遇夜客》,便有一个真实而有趣的创作背景。概括来说,就是此人路遇盗贼,当场写下一首诗,盗贼看后主动撤退。

唐朝写猫狗诗(唐代一诗人路遇盗贼)(1)

据《云溪友议》记载,长庆二年,正做太学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看望弟弟李渤,当船行到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时,遇到了一群打家劫舍的盗贼。盗贼喝令停船,问“船上何人?”船夫便答“是李涉博士”。这时一个盗贼说:“如果真是李博士,我们就不劫他的钱财了,不过久闻他的诗名,希望他能为我们写一首诗”。

于是李涉便当场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井栏砂宿遇夜客》。关于李涉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后来也成了诗坛的一段佳话。它生动地反映出了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可以用来酬应这些“绿林豪客”。我想这便是李白为何一人就走便了大半个中国却安然无事的原因之一吧。那么,李涉这首诗究竟写了啥?

唐朝写猫狗诗(唐代一诗人路遇盗贼)(2)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首先,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前两句“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意思是说,在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遇到的绿林好汉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单从这两句诗中,李涉对这群盗贼的称呼“绿林豪客”,就可以看出诗人对他们的尊重。并且在环境的刻画上,也一改“风高放火,月黑杀人”的典型环境,而是营造出了静谧的气氛。这就说明李涉将这段经历看作是一场饶有兴味的奇遇。

唐朝写猫狗诗(唐代一诗人路遇盗贼)(3)

然后,我们再看诗的后两句“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意思是说,我本来打算以后要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如今看来是没有必要的呀,没想到世上有很多像你们这样的绿林好汉啊。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涉的诙谐幽默之处。表达了诗人对“绿林豪客”久闻其名一事,由衷的欣喜与赞赏。而盗贼看后愿意主动撤退,则反映了诗人的社会影响之广,以及诗歌的普及程度之高,毕竟李涉写得出诗来,也要盗贼看得懂才行。

唐朝写猫狗诗(唐代一诗人路遇盗贼)(4)

另外,这首诗中的“世上如今半是君”,历来受到世人称道。因为在不经意间,这句诗写出了当时真实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唐王朝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乱象丛生,这世上多了很多没有盗贼之名,却尽做些盗贼之事,甚至更甚的人们。所以在诙谐幽默中又寓有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综观李涉的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即事抒感。寓庄于谐,读起来别具一种风趣和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不说其他,就是单单这首诗能让盗贼看后主动撤退,就不失为一首佳作。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