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精致表演艺术,意大利有歌剧,俄罗斯有芭蕾舞剧,英国有莎士比亚戏剧……那么属于我们的伟大而精致的表演艺术,该花落谁家?
有人说是京剧,因为京剧号称国剧,代表了二十世纪以来传统戏剧表演的巅峰。有人说是昆曲,因为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拥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艺术情思和审美韵致。当然也有人说是越剧和黄梅戏等等。
不得不说,这个问题之所以会有如此众多的答案,是因为传统戏剧在历史上高度发达,无论从文学上、表演上,还是从文化价值、美学价值上看,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中国拥有数百个地方剧种,每一个剧种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因此,即便是京剧和昆曲,也并没有公开表示自己是第一剧种。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叫做:蜀戏冠天下。这句话源自唐代,可谓源远流长。如果说蜀戏真的冠绝天下,那么川剧也应该是冠绝天下才对,毕竟川剧是蜀戏中最重要的一脉。蜀地的川剧,曾经真的比京剧还牛吗?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尘封记忆,去品味"蜀戏冠天下"的历史奇伟和川剧艺术的前世今生,看看曾经的川剧到底有多牛。
一、川剧变脸与川剧艺术
川剧变脸,是国人耳熟能详的舞台艺术,也是今天成都的城市名片。变脸"急如风快如电,快如电",是又潇洒、又帅气。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西南地区的一种杂耍技艺或者魔术表演,其实不然,变脸是川剧的一项绝活,是川剧的一部分。
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脸谱也需相应发生变化。为了在一出戏里让脸谱发生变化,川剧艺人便发明了变脸,瞬息之间,脸谱就能发生变化。所谓变脸,包括扯脸和擦暴眼、踢慧眼等等特技,这些特技都是在舞台演出现场,在不能被观众察觉的前提下使用的,以达到人物脸谱瞬间变化的强烈演出效果。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它有拭、揉、抹、吹、画、戴、憋、扯这几种方法。
在四川号称川剧变脸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如今我们看到的,只是"扯"脸的变脸,只能算的上是川剧变脸的九牛之一毛。由此我们不难想见,一整套完整的变脸,该有多么大的魅力。
变脸只是川剧绝活中的一角,那么川剧还有什么绝活呢?
2007年,刘昌锦先生曾经专门为川剧绝活写了一本书,就叫《川剧绝活》,该书把川剧中的绝活都说了个遍。书中提到的绝活除了变脸,还包括韦陀踢慧眼、耍翎子、耍翅子、变胡须、飞褶子、耍水袖、耍靴子、踩跷功、啃蜡烛、飞耳帐、葵花树、抬轿子、桨代船、耍蚊帚、照镜子、剪裁术、学打饼、跳木偶、走皮影、 藏刀、火刀走路、打叉戏、打粉火、纸火与烛火、蹬剑出鞘、矮子功、绳索功、滚油灯、老背少、泥塑变活人等等。仅仅通过名称,我们都不难窥探这些绝活的奇妙与动人。
上世纪九十年代,巴蜀鬼才魏明伦创作了川剧《变脸》,后来吴天明还导演了同名电影,从此川剧变脸更加蜚声海内外。
二、川剧与蜀戏
1982年,四川省提出了振兴川剧的八字方针:"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川剧也成为了全国第一个提出振兴口号的剧种。事实上,作为现代剧种的川剧,是近代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地方剧种。现代我们说的川剧并不能等同于四川的戏剧,更不能等同于四川历史上出现过的戏剧样式。因此,谈到历史上四川巴蜀地区出现过的戏剧样式,常常冠以"蜀戏"之称。如果说蜀戏是四川戏剧的古代历史形态,现代川剧则是四川戏剧的近现代形态。
"蜀戏观天下",并非浪得虚名,四川戏剧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近现代,都真正做到了天下第一。
历史上的"蜀戏冠天下"从源头上追溯,要回溯至唐代。早在唐代,凭一出讽刺蜀中方镇小人刘辟的川戏而出现了"蜀戏冠天下"的局面。到了五代时期,出现了一位将川戏推向巅峰的皇帝:后唐庄宗李存勖,他因酷爱川戏而重用伶人干政,最终失了江山。因此可以推断,大约从唐到五代时期,蜀戏确实曾经冠绝天下。
蜀戏绵延了数百年,一直到明代末年,四川人口锐减,湖广、江西一带人民迁往四川,蜀文化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融合,川剧便在这一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此时的川剧融汇了高腔、昆曲、皮黄、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可谓融众家所长。川剧在形成之初被称为川戏,清末民初改称川剧。它不仅流行于四川,重庆,还传播到贵州、云南部分地区。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蜀戏冠天下"的前世今生事实上,今日之川剧就是蜀戏的当代形态。之所以说"蜀戏冠天下",就是因为广义上的蜀戏(包括川剧),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在它的前世今生都高居魁首,冠绝天下。
前面已经说到,"蜀戏冠天下"的第一次登场在唐代,那么"蜀戏冠天下"的最后一次登场,大约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川剧振兴",以及魏明伦等巴蜀剧作家群的闪亮登场。在这一头一尾之间,还有很多次令人激动不已的封王时代。
先说清代第一名伶魏长生的出现。"宜笑宜嗔百媚含,呢人娇语自喃喃。风流占断葡萄架,可奈楼头有魏三",这首诗褒扬正是当年红遍京城的清代第一名伶魏长生。当年京城"六大名班、九门轮转",活跃的剧种包括昆曲、弋阳腔、地方戏,以及由魏长生带到京城的蜀戏和秦腔。魏长生一登台,其余剧台便黯然失色。由于魏长生的推波助澜,秦腔最终在清代的花、雅之争之争中,将昆曲赶出了历史舞台。
魏长生(1745-1802),又名魏三,人称野狐教主。四川金堂人。 吴长元的《燕兰小谱》这样记载当时他的走红:
以《滚楼》一剧轰动京城,豪儿、士大夫亦为心醉……一时歌楼观者如堵,而京中'王府'、'萃庆'、'大成'、'裕庆'、'余庆'、'保和'六大部,几无人过问,或至散去。
李调元在《雨村诗话》中也这样表示:
近日京师梨园以川旦为优,几不知有姑苏矣!如在京者,万县彭庆莲、成都杨芝桂、达州杨玉儿、叙州张莲官、邛州曹文达、巴县马九儿、绵州于三元、王升官,而最著为金堂魏长生,其徒陈银官次之,几于名振京师。
当时双庆部压倒京腔各班,荟萃于北京的秦、楚、滇、粤、晋、黔、燕、赵各地演员,纷纷向魏长生及其徒陈银官观摩学习,以魏长生为代表的蜀伶所演的秦腔,一时风靡京华。由此可见魏长生京城献艺影响之大。
魏长生一生苦心从艺,能戏甚多,善演喜剧,也能演悲剧。《铁莲花》、《铁弓缘》、《烤火》、《闯山》、《别妻》等剧,皆其所长。作为"花部"(地方戏剧)的代表人物,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融川剧、秦腔、京腔于一炉,演戏能随时皆出新意,不专用旧本,创造人物声容真切,感人欲涕。
甚至可以说,魏长生就是清代第一名伶。虽然魏长生唱的是秦腔为主,但其实魏长生的秦腔已经是蜀戏和后世川剧的一部分。
其次是三庆会创造的川剧巅峰。"蜀戏管天下"的又一次巅峰,是在民国初年,这一时期,三庆会的出现,让川剧再次成为冠绝时的戏剧剧种。三庆会,1912年创立于成都,主要负责人先后有康子林、杨素兰、唐广体与萧楷成、贾培之等。
从此,汇集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的川剧,趋于定型。三庆会名角辈出:康子林、李琴生、李培生、萧楷臣、杨素兰、刘芷美、刘世照等,可谓人才荟萃。该会倡导新思想,倡导"三德",即口德、品德、戏德。为川剧迈入现代艺术行列奠定了基础。
三庆会,致力于唱腔表演艺术的研究与创新,聘请社会贤达为研精社参赞,协助整理旧戏,创编新戏。代表作《柴市节》、《离燕哀》、《屈原投江》、《红楼梦》(连台10本)、《黑奴光复记》、《武昌光复》、《蒙面侠》、《轩亭冤》,都曾称誉一时。三庆会与陕西的易俗社被誉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戏剧班社。
最后是川剧皇后与巴蜀鬼才的诞生。川剧有悠久的历史,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长期孕育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最为广大四川人民所喜爱。川剧素以剧目丰富著称,表演艺术和唱腔、锣鼓曲牌,极具地方特色和生活气味。
1952年10月6日至11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川剧演出的《柳荫记》获剧本奖,《秋江》、《评雪辨踪》获演出奖,张德成、贾培之、周慕莲获奖状,陈书舫、周企何获演员一等奖,吴晓雷、周裕祥、袁玉堃、许倩云、阳友鹤、刘成基、曾荣华获演员二等奖。其中,《柳荫记》主演陈书舫更是被誉为川剧皇后。
70年代后,川剧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包括巴蜀鬼才魏明伦等等。这些优秀剧作家与川剧艺人一起,实现了川剧的最后一次称冠戏曲界。上世纪八十年代川剧还出现过连演上千场,出访十几个国家的《芙蓉花仙》。
曾经的辉煌仍在眼前,它们证明了川剧艺术的影响力,祝愿川剧未来还能再度实现"蜀戏冠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