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主要内容(红楼梦里演说荣国府的除了冷子兴)(1)

红楼梦写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说的是贾史薛王四大家族中的贾府败落的全过程,但曹公一开始并没有直奔主题说贾府,而是以小见大,先是从江南一个小小的甄家说起,娓娓道来,慢慢地带我们走进红楼的世界之中。

贾府尚未正式出场,但曹公专门安排了一个人,对整个贾府,尤其是荣国府做了一番演说,让我们提前对贾府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人就是古董商冷子兴。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发生在原文的第二回,曹公通过一个叫贾雨村的书生把江南甄府、扬州林家、冷子兴这几个红楼一开盘的关键信息串联了起来,江南甄府像是一扇用真言铸成的大门,打开之后,真事隐去,一切都是谎言构成的梦幻,扬州林家则为引出黛玉进贾府一事,冷子兴则是总领贾府之人,为的就是向我们介绍贾府。

读到这一回,我们还不知道冷子兴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是个古董商,关于他何以对贾府如此了如指掌,我们摸不着头脑,等到第八回里,我们才知道,他原是王夫人陪房周瑞家的女婿,这一切就迎刃而解。他对贾府如此知根知底,也就不足为怪。

在演说荣国府之前,冷子兴就总结似的给贾府下了一个定语:“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后面又说贾府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到贾府子孙时,冷子兴更是不客气地说:“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可见冷子兴的确人如其名,作为一个冷眼旁观者,最是看的清明。

通过冷子兴之口,曹公为我们呈现出了贾府的家谱,让我们对贾府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这对于我们接下来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即便是读了多遍红楼之后,原文第二回关于冷子兴演活荣国府的章节,仍旧是不能错过的重中之重的信息。

那么除了冷子兴之外,还有没有人对贾府熟悉到如数家珍呢?当然有,这个人跟冷子兴一样,为我们讲述了贾府众人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文第六十五回,贾琏偷偷地去了尤二姐之后,尤二姐素闻王熙凤手段厉害,就找机会问贾琏的小厮兴儿有关荣国府里的一些情况。“兴儿笑嘻嘻地在炕沿下一头吃,一头将荣府之事备细告诉他母女”。

从“备细”二字可知,兴儿是深知贾府之事的。兴儿从从王熙凤说开去,一直到第六十六回说到宝玉黛玉婚事,这个二门上当班的小厮,能够大差不差地将贾府内部之事悉数讲出,可见,他这个局外人,跟冷子兴一样,虽然没能真正走进贾府内部,但通过远远地观看,作为一个局外人,已然将一切尽收眼底,了然于心。

兴儿说王熙凤是两面三刀,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是心肠歹毒的人;说迎春是“二木头”,探春是“玫瑰花”;说到贾府发迹的背景,兴儿也深知底细,他说宝玉不用功读书时说:“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欢读书。”说到宝黛爱情,则是“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可见兴儿虽然是而门上的小厮,但对贾府的一切也是了如指掌。

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主要内容(红楼梦里演说荣国府的除了冷子兴)(2)

如果说开篇的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主要是说了贾府的过去,即贾府的发家史,那么原文第六十五六十六回,兴儿则在一定程度上说了贾府的现状和未来,即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以及归宿。

冷子兴是古董商,他的信息来源很明显是通过自己的媳妇,即周瑞家的女儿,很多事可能他并未亲见,皆是听闻。而贾琏的小厮兴儿则不同,虽然是二门上改班的人,很难接触到贾府内部的事情,但他毕竟生活在贾府之中,我们不难想见,通过一些与他相好的丫鬟之口,通过自己主子贾琏之口,加上自己亲眼看到的,兴儿掌握的信息量比冷子兴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当尤二姐问及贾府内部奶奶、太太、小姐等家常之事的时候,兴儿能够张口就来。

无论冷子兴之言还是小厮兴儿之言,除了个别可能的误传和夸大, 他们所讲述的有关荣国府的一些内部信息,基本可以采信,因为他们一个是周瑞家的女婿,一个是贾琏的心腹小厮,一个背后是王夫人,一个背后是王熙凤,可以说,都是贾府的当权人物,一有风吹草动,自然是他们先得到消息。

综合起来看,关于贾府的这些信息,曹公没有交给任何一个贾府子孙郑重其事地说出,而是通过一个古董商,一个进不了内门的小厮,将荣国府的情况的交代的一清二楚,不知道曹公再写作红楼梦时,是否在一瞬间将自己代入二人身份过,通过一个冷眼旁观人的,对贾府的一切洞若观火,却又无能为力?

作者:夕四少,少读红楼(times-old),欢迎关注,转载请获取授权,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