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哈童上海升学

10月1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发布,中国大陆高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持续攀升!清华大学排名亚洲第一,北大紧随其后。中国大陆再创纪录,共有7所高校进入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跟着童妈一起来看看吧!

榜单亮点

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榜首。

榜单前10大学,美国占据8个席位哈佛大学位居第二。

清华大学位列亚洲第一,世界排名#16,北京大学紧随其后,位列#17。

中国大陆再创记录,共有7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世界前100名(去年6所,5年前仅2所),11所高校跻身世界排名前200名。

中国香港共有5所大学位列世界前100名,香港大学(#31)和香港中文大学(#45)进入世界前50。

复旦大学(#51,去年#60)以及上海交通大学(#52,去年#75)排名均有所上升,进一步接近世界50强。

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百强,位列#95。

中国大陆高校共有95所上榜,上榜数量位列世界第四,仅次于美国(177所)、日本(117所)与英国(103所)。

共有13所中国大陆的高校首次上榜,其中长沙理工大学(第501-600名)为今年中国大陆排名最高的新上榜高校。

进入世界百强的美国大学数量持续下降,从2018年最高峰的43所降至今年的34所

本次排名中共有来自104个国家/地区的1799所大学上榜,较去年增加了137所,创历史新高。

中国大陆高校排名持续上升,

研究声誉和研究出版物提高显著

中国大陆地区的高校今年排名整体继续上升,总平均分从三年前的 35.9 提高到 41.8,这得益于研究声誉和研究出版物引用的提高。

与去年相比,清华大学依旧位居世界#16,北京大学略降一位,位居世界#17,但清北依然是亚洲排名最高的两所高等学府。

今年共有 11 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了世界 200 强,而5年前只有清北2所,可见中国大陆高校的竞争力正在不断攀升。

同时,有 7 所大学进入了世界百强。复旦大学(#51,去年#60)以及上海交通大学(#52,去年#75)排名均有所上升,进一步接近世界50强。浙江大学(#67,去年#75)和中国科技大学(#74,去年#88)排名也有显著提升。南京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大学排名百强,位列#95。

在本次榜单中,中国大陆有95所高校上榜,上榜大学数量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 (177所)、日本 (117所) 和英国 (103所)。

共有13所中国大陆大学首次入榜,其中长沙理工大学 (第501-600名) 是今年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最高的新入榜高校。

对于中国大陆高校取得的非凡成果,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识官菲尔·巴蒂评论道: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高校不断推行高校卓越计划,显著提升了中国大陆高校的竞争力,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大陆高校在学术研究产出的数量上已经超过了美国,同时在质量上也在迅速提高。如果中国大陆保持目前提升研究质量的趋势不变,我们将在未来几年看到中国大陆超越美国。

泰晤士2023世界大学排名最新(95所上榜清华亚洲第一)(1)

泰晤士2023世界大学排名最新(95所上榜清华亚洲第一)(2)

英国牛津大学第七年蝉联榜首,

美国大学占据前10名的8个席位

本次榜单前10名高校相较于去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依然被美国(8 所)英国(3所,剑桥和斯坦福并列第三)占据,美国芝加哥大学(#13)跌出前10,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跻身榜单第十位。英国牛津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榜首,美国哈佛大学紧随其后,位居第二。

虽然进入世界百强的美国大学数量持续下降,从2018年最高峰的43所降至今年的34所,但是总体上榜数量美国依然以177所高校位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名日本的117所高校高出了不少。与此同时,在榜单前10大学中,美国占据了8成,高等学府实力依然雄厚。

2023年榜单排名方法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是全球唯一一份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全球绩效表,这些核心任务包括教学、科研、知识转移和国际展望。

入选大学门槛不低,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如果该大学不招收本科生,或者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的研究成果少于1000份相关出版物(平均每年至少150份),该大学将无法进入世界大学排名。

如果大学80%以上的研究成果完全属于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11个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学科,也会被排除在外。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使用13个经过仔细校准的绩效指标,提供最全面、最平衡的比较。

绩效指标分为5个方面

30%

教学(学习环境)

1声誉调查:15%

2生师比:4.5%

3授予博士学位比授予学士学位比例:2.25%

4授予博士学位与学术人员的比例:6%

5师均大学总收入:2.25%

30%

研究(论文数量,收入和声誉)

1声誉调查:18%

2师均研究收入:6%

3人均发表量:6%

30%

引用(科研影响力)

1领域加权的引文影响力:30%

2.5%

产业收入(知识转化)

1师均行业投资的研究收入:2.5%

7.5%

国际展望 (学术人员/学生/研究)

1国际学生比例:2.5%

2国际学术人员比例:2.5%

3国际合著比例:2.5%

世界前200名

泰晤士2023世界大学排名最新(95所上榜清华亚洲第一)(3)

泰晤士2023世界大学排名最新(95所上榜清华亚洲第一)(4)

泰晤士2023世界大学排名最新(95所上榜清华亚洲第一)(5)

泰晤士2023世界大学排名最新(95所上榜清华亚洲第一)(6)

*本文来源:泰晤士高等教育,如有侵权请联系

分享收藏

写下你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