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形而上学”这个词,有人调侃为“行而上学,不行不上”,那么行而上学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东西是形而上学的(什么是形而上学)(1)

如何理解“形而上学”

行而上学出自《易经·系辞》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由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归纳出“形而上学”,我国学者严复将其译为“玄学”。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又是什么呢?

“形”我们暂且理解为“形体”,“上者”译为“超越.......以上”,所以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超越形体之上的就是道,超越形体之下的就是器。那么什么是道什么是器呢?

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元初”之物,是万物之母。所以道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超越形体的存在,但它又存在于天地间,是天地万物的载体。万物春生夏长秋落冬眠,都是以道为载体,所以道又是“周行而不殆”,是谓万物运行之规律。那么器又是什么?与道相反,“器”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知道这些,那么现在就好理解什么是行而上学了。

简单的理解就是“超越了自然规律的学问”,就是行而上学。

“形而上学”与哲学

形而上学其实就是古人的一种思辨方法,在现代哲学的体系中相对应的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形而上学在看待问题的特点是孤立、片面、静止的,它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一成不变的,即使有改变,也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举个简单的例子:刻舟求剑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论。

什么东西是形而上学的(什么是形而上学)(2)

话说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船到江中,楚人的剑掉到了江里,可他却不急不慢地拿出小刀,顺着船沿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痕,船夫很是疑惑,楚人却说:“只要船靠了岸,顺着记号的下方就能找到剑”。可是等船靠了岸,楚人顺着记号却最终只抓到了一把泥沙。

在这个故事中,楚人就是典型的将问题静止化,船在行走,剑已经掉到了湖底,所以最后他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宝剑。

“形而上学”与我们的生活

所以说,在生活中要避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万物都是有联系的,不能脱离实际以片面、孤立的方式去思考,更不能脱离事物运动的状态去思考,即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去探究事物发展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