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点脾气,其实以前年轻的时候不理解这个东西,稍微有点意见不和,可能就争论起来了。

现如今,年纪大了,很多事情都不去争论了,更不会爆粗口,而是学会了用事实说话。

就好像早些日子,看到一个视频,一位男同学在毕业典礼的活动上演绎了一首英文歌曲。于是在评论区里留下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

图片来自网络1

没错,就是下面这张图,作者只不过是本心地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可没有想到也有人出来反驳。作者把它给截屏了,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看了看IP地址,几个来自祖国邻近省份的同胞反驳了我的观点与意见。早已习惯,也就是看一看,个人认为发表意见建议是每个人的权利,不应该去为了反驳而反驳,一切都用事实说话。

为什么作者对在一个我们自己的毕业典礼活动上唱英文歌曲这么敏感呢?

这还得从爆出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有问题这件事情说起。

也还得从这些年我们把英语教学和作用提得这么高说起。

因为一件事情的出现毕竟是有因有果,否则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真是那样就显得很不符合常理了,这就是任何事物出现的根本缘由。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2)

图片来自网络2

为了写这篇文章,作者在网上看了好久的视频,查阅了一些资料,认为可以写点东西了,这才回应这个视频下那些质问我的朋友和同胞们。

因为始终相信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网络调查也是调查也是一种深入社会的调查手段,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也反应了当时的场面。

而且作者也相信,网络调查更能够真实反映出目前我们的社会成员对于英语或者英语系文化的一种态度。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3)

图片来自网络3

就拿下面回复我的评论的朋友来说,比如:连唱歌都讲规矩了?这个反问当然是针对毕业典礼活动中我提出的谨慎演绎英文歌曲的反驳。

不过我们可以把这位朋友说的话放大点,难道唱歌不应该讲究一些规矩吗?

唱歌这件事情要看怎么唱?跟谁唱?什么时间场合唱?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唱一首歌来表达那一刻的心情?

举几个例子:

比如让你在我们国庆大典上唱一首歌,你会选择什么歌曲?作为一名正常的中国人,难道你会选择一首英文歌曲或外文歌曲去歌颂美国或别的国家吗?

又比如有人家里办喜事,让你唱首歌曲,作为一个正常人,你会选择哀乐伴奏,唱首悲伤的歌吗?当然相信有些猛子会冲动干一场,但绝对会被打下台。

这时候可能会有人说,你这是拔高台阶,搞极端,混淆视听,杠精一个。

那好,作者倒要问一问朋友们,你们分得清什么时候和场合干什么事吗?

不是作者杠精,而是有些人不懂非常普通的规矩!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4)

图片来自于网络4

还拿上面图片里说的,如果中文歌曲有足够影响力他们会唱,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看不明白,存在异议,因为少了标点符号。

大家说说你们的理解意思,反正作者理解的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中文歌曲不咋地,没国际号召力,所以孩子们唱首英文歌,情理之中,理所当然!

如果看IP地址,你以为这是我们同胞的意见?你以为是中国人的意见?不,这个地址本身没有问题,只不过是有人嫁接了,这其实验证了作者之前文章里的一个判断:那就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已经进入了我们的地盘,开始租房子或买房子,已经开始在家里接入了网线买了wifi,正在悄悄地打枪了。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5)

图片来自网络5

写到这里,提醒一下朋友们,本文比较长,希望大家有一些耐心,谢谢!

我们再看看另外一个朋友写的:这都要绑架?那直接说高考不要考英语算了

那是不是又到了另外一个层面,是不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他们这么回复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在以前的文章中,作者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可能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警惕,那就是我们在网络上看似是与人在争论和吵架,其实可能是一只机器狗。

有些互联网技术,比如人工智能或者什么软件,它可以操纵很多账号,可以定向投放一些言论,挑起话题与争论。

目的呢?有三点:

一是实现价值观多元化,让我们始终形成不了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造成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达成共识。

二是实现区域互黑,让我们不同方言或文化区域相互不理解不信任,最终形成不了和谐。

三是撕裂群体,让我们这个社会不断地撕裂,最后形成刻板印象和认知。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6)

图片来自网络6

要做到这三点,需要长时间地操纵,默默影响,潜移默化,最后我们还不认为这是我们自己错了。

比如说我们的汽车,记得比亚迪创始人在一次论坛上说我们的汽车并非不如国外品牌,有的汽车技术我们甚至超越了,至少在新能源汽车上。可偏偏有人故意引导,说国产品牌就是不如国外品牌,国产技术就是不如国外技术。

可是在网络上和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还是在不停地争论,于是乎,在市场中我们看到,有人一边说要支持国产品牌,一边身体很诚实选择了国外品牌。

要做到上面说的三点,还需要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娃从小就接受英语文化的熏陶,从小就接受一种印象,那就是带英文的东西就是好,也很香。

比如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学和活动中,出现了各种这样的场景,孩子唱了一首英文歌,就显得与众不同,出类拔萃了。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7)

图片来自网络7

大家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只不过是因为学习了英语,也只是学会了一首英文歌吗?

不,如果你想得这么简单,那就太单纯了。大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一下,现在我们的各级各类学校里,英语和英语文化产品非常盛行,而且还附带有街舞和rap,这股风从欧美而来,到了日本韩国经过锤炼之后来到了我们的校园。

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学校里面很多男女同学喜欢看韩国的热舞辣妹,很多男女同学喜欢看日本的卡通漫画,卡哇伊深入人心。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8)

图片来自网络8

可能大家还以为这只不过是个体的表现,不,如果你还有这种想法,只能说明你的认知又肤浅了一个层次。

大家可以看一看下面的图片,结合上面作者说的,我们正在通过我们自己的教育体系系统地接受英语和英语文化,这里面还有很多充实的内容,比如肯德基、麦当劳、英文大片、英文歌曲、街舞和英文时尚,当然还有各式各类的英文著作,比如说很多名人传记等等。

就是这种潜移默化的东西,一点一滴蚕食我们的孩子们,只有把他们影响了,把我们的孩子们给拉拢了,大家想一想以后的事情我们自己还能说上话吗?就算能说上话,说的又是谁的话?能为谁说话?

可以想象一下,脑子里的文化思想都经历了整体的系统的英语和英语文化熏陶,他们的屁股又会坐在谁一边呢?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9)

图片来自网络9

最有意思的就是,今天终于找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视频,还记得前几天作者写的那篇文章吗?说我们人教社的教材里的那张头戴帽子,脖子上挂着单反相机,一身运动装,一双时尚运动鞋。

大家再看看下面这张图片,最右手边那个蓝色衣服,戴着帽子的男孩子,不就是活脱脱的翻版吗?

这个男孩子就差一台单反相机了,那大家说说我们的教科书有没有问题?大家说他还唱了一首英文歌曲,这里面是不是更能说明一些东西呢?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0)

图片来自网络11

当然,助推英语和英语文化并非一两个人的事情,就拿现在非常知名,非常火爆的周琛来说,作为一名非常有实力的歌手,他不也在推动英文歌曲吗?而且还建议有歌唱能力的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在舞台上好好演绎一首英文歌曲。

这就是我们目前整个社会处于的一种状态,那就是这东西没有什么好与坏之分,就是一个语言,也是一种工具。

但是为了与世界更好地交流沟通,我们需要学好英语,拥抱英语背后的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事情搞得成功,做得更好!

写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逻辑非常的强大?是不是觉得理所当然?是不是认为英语和英语文化就是好?

所以朋友们看到这里,一定要联系作者上下文和之前的文章一起读,否则朋友们还以为作者的心大得很了!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1)

图片来自网络12

从上到下,从学校到家庭,我们都在经历一场英语和英语文化的洗礼,而且持续了好些年了。

从这件事情上来看,我们要到了我们想要的,但是我们也付出了我们应该付出的,至于得到的是什么?失去的是什么?孰轻孰重?以及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

对于问到的和没问到的相信朋友都想知道答案,不过时间点还没有来,也没有到给出答案的时候,很多事情需要很长的等待,等待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2)

图片来自网络13

回到之前说的,校园里能不能唱英文歌曲呢?能不能随时随地唱英文歌曲呢?

又回到之前说的,我们要不要学英语呢?要不要学好呢?要不要把英语当成一门主课学呢?

答案其实作者早就给了大家,应该在字里行间看得出来,作者的观点与意见。那就是:

唱歌可以唱,唱什么歌那得看什么时间和场合,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做出正确的选择,个人认为你这无非就是卖弄、炫耀或者某种崇拜罢了。但如果这是一大群人的行为,那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刻思考,因为这个结果不是我们的教育想要的结果,反而是某些人或组织想要的。

学校里当然可以唱歌,当然也可以唱英文歌曲,三五个同学一起庆祝生日,你唱首英文歌曲,没人会说你。

一个班的同学在老师大喜之日庆贺一番,也没人说你。

但是在学校毕业典礼上,而且还是高中的毕业典礼活动上,你来一首英文歌曲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当然还有更有意思的,大家看下面的图片,热舞吧,相当惊艳吧,就不说具体时间地点了,反正就是毕业典礼的活动上,看ip地址还是一所大学,配的也是很刺激的英文热舞曲子,这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也是经过熏陶后的现实。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3)

图片来自网络14

在作者看来,英语确实是一个工具,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国家来说,它不过是方便与他国的人交流而已,当然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风土人情,这里面就有英语文化的因子。

这是没有办法回避的,也是需要学习的,但不能作为主课,不能作为必修课,也不能考试,只能是测试!

就如同前面反驳作者的朋友说的,我们还没有那个实力让别人把我们的汉语作为别人家的主修课,也没有能力让人家必修课我们的汉语,还实行如此严苛的考试。因此,我们只能学好别人家的东西来发展自己,等发展好了再说。

这个逻辑相信很多人都有,可就是这个逻辑给我们带来什么相信大家亲眼目睹,亲耳所闻。还有这个逻辑让我们付出了什么也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4)

图片来自网络15

学校里唱什么歌,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典礼庆典上,这是一件大事,学校应该组织好,安排好,审核好!

当然不是所有学校都是这样,作者在互联网上也发现了很多有情有义,可亲可爱的画面。也发现了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情感教育,他们做足了功夫,绝不允许孩子们的毕业典礼有什么遗憾。

作者更看到了一些学校非常有品味,他们不拘一格,把我们很多的经典歌曲做了改编,演绎了一段四年的不平凡的经历。

让孩子们充分感受母校校训的庄严时刻,把那几个字深深地刻画在孩子们的身体里,流淌在孩子们的血液里。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5)

图片来自网络16

当然,作者也看到了很多学校的的刻苦用心,因为这些孩子都是学校的宝贝,除非是那些把孩子们当做赚钱的东西在兜售。

不管是从形式上,还是从表面上,更或是从本质上,学校都把毕业典礼当成孩子们的人生大事来处理和安排,让他们永远铭记母校的嘱托,让他们永远铭记母校的教诲!

俗话说: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博学古今,连通东西,才能融会贯通,成就一代大师!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6)

图片来自网络18

那我们再来看看网络上朋友们常说的别人家的毕业典礼是怎么搞的,当然我们自己好的一面要继续发扬光大,不好的就需要学习别人家的了。

看看下面的图片,美国高中校长,一首英文歌曲送给毕业的孩子们,看配的字幕,就知道校长给了孩子们惊喜,让孩子们惊叹的是校长的歌喉。

作者真心给这位校长点赞,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美国校长应该做的本职与本分!

假设一下,这位美国校长学习我们某些学校校长唱外文歌或者让孩子们唱外文歌,他会成为美国媒体报道的对象吗?他会被美国家长质疑吗?

真希望有华人华侨给作者一个答案!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7)

图片来自网络19

还有就是最近网络上疯传的来自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典礼,真个毕业典礼就一首歌,看看孩子们唱得多好,而且里面还有不少我们送过去的孩子,他们也被这一幕深深地吸引、感动,而且还说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并铭记于心!

是啊,一场毕业典礼,本来没几首歌,还唱了一首外文歌,你说我们的毕业典礼应不应该唱外文歌呢?

如果有一天哥伦比亚大学的毕业典礼唱了一首我们的陈奕迅的《孤勇者》或者周杰伦的《稻香》,美国家长会是什么感觉?他们会认为这是一种什么行为?这里面有什么含义?

……

有好多疑问想问问美国的家长们,如果你也在头条,看得懂我们的文字,请你告诉我,谢谢!

英文歌等级战歌(一首英文歌你就上纲上线)(18)

图片来自网络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