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

作家笔下的锦溪系列之三

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天然美(一枚璞玉的今昔)(1)

“玉山文化出怀玉,怀玉文化在锦溪”。锦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带着探究的心理,我随“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艺术名家采风团的同志,慕名走进了玉山锦溪。

锦溪村因溪而名。沿途,无数的大小溪流陪伴左右,一路欢唱着银铃般的山歌,蜿蜒地流向远方,也流进了我的想像。因靠三清山和怀玉山,锦溪既有三清山的秀美,又有怀玉山的神韵,是个“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地方。

这里的古屋建筑独具特色。锦溪“大新屋”座西朝东,外墙青砖封斗粉白,大门顶立“山”字,两旁高墙翘起。门前路鹅蛋石铺砌,平放四只旗端。每逢喜庆节日,彩旗飘飘,雄伟壮观。“大新屋”为五架双重堂转厢间,一个大天井,圈一块小天空,四周由粗大的屋柱稳住,显得四平八稳。偌大的古屋以砖、木、石为主材,梁与梁之间以榫卯连合,传统的木匠工艺在此淋漓展现,特别是融合人物、山水等元素的木雕图案,更是让人为前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我抚摸着墙上细细的褶纹,打量着古屋轩昂的气度。一阵风吹过,我仿佛听到了那褶纹娓娓道来的故事,品咂了古屋前世今生的繁华与沉寂。

古塔是历史的承载,也是历史的见证。锦溪西北外公鸡山上,一座高高的古塔,从明永乐年间,向我走来了。古塔七层六面,塔身由青砖砌成,塔面轮廓清晰,层次分明,各层塔围筑有飞檐,保留了古印度密檐塔风格。第一层只有朝南一面开有一扇小门,其他各层每面都各开一扇小门。塔内空心,一直通向塔顶。古朴别致、庄重典雅,是这它留下的印象。

站在塔下,感觉自己微不足道,然而环顾四周,又仿佛站到了一个制高点上。环视山下,周边的村镇尽收眼底。自脱贫攻坚以来,乡村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条条沥青公路盘旋在山间、田塍,青瓦白墙的房屋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一位老人告诉我,锦溪几十年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古塔的神威在护佑。我不知道古塔和百姓的生活的内在关联,但我知道这些年党的惠农政策,确实给百姓带来了实惠。特别是锦溪村,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主动拥抱三清山和怀玉山,承接其文旅资源的“溢出效应”,百姓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家家户户都走上了小康之路。

去年,村民集资在古塔的台阶边上建了一座亭,以供游人小憩。亭子里的一幅楹联写得好:“乡村振兴江山如锦,地方发展福意满溪”,吸引了我久久的目光。

大自然给锦溪最大的馈赠就是砚石,锦溪所制砚台令古今中外文人墨客无不向往,因此锦溪也成为怀玉砚文化的发源地。唐代右相中书令、杰出人物画家阎立本便三上该地采石制砚,高宗、武后捧着后爱不释手,赞不绝口。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及钦点状元汪应辰等名士在怀玉书院讲学,也曾多次来到此地采石制砚,一时性起,写下了名垂千古的《怀玉砚铭》。

陈文武笑容可掬地接待了我们。陈文武祖辈都以制砚为生,陈文武耳濡目染,从小就喜欢上了石雕篆刻艺术。与其他制砚人以谋生为主要目的不同,他始终执着于对砚文化知识和石雕篆刻技术的钻研,多年来节衣缩食,寻访名山,观摩历代石刻作品,博采众家之长。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他甚至在京城摆过地摊,帮人刻字、雕章。刀耕30载,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雕砚制壶,还是金石篆刻均有很高的造诣,其所制石壶更是一绝。

如今,陈文武虽然只有四十九岁,却是享誉国内的民间艺术家,不仅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而且还登上了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艺术学府的大学讲堂。陈文武的作品多次载入《中国民间艺术精品集》《中国书画艺术博览》等10多部辞书,得到众多专家的高度评价。

锦溪还是赣剧唱腔发源地,锦溪赣剧唱腔(玉山班演艺)现为“江西省级保护非遗项目”,源于唐,兴于宋,明清进入鼎盛,一直流传至今。据史载资料和有关专家分析,花大门赣剧(唱腔)是弋阳腔的前身,京剧的祖先。

村中的古戏台,寄托了锦溪人们无比虔诚的希望。宋代戏台周边的老屋上,都有一个个类似于现在包厢的小房间,一些有身份的人坐在小房间,品茶看戏,愉悦身心。普通的百姓则挤在戏台下观看,也其乐融融。现在农村物质生活好了,村民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多的追求,古戏台成了“百姓大舞台”,村民们不仅能看到市里、县里送文化下乡带来的专业演出,村民们还自发购置了古装道具,自编自演。一到节日或休闲时,这些平时躬耕在田间地头的百姓,就成了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据说,他们演出的剧目,不仅好听好看,而且还很有教育意义。

烟波迷离的景致、古香盎然的雅韵、厚重纯朴的文化,使锦溪独树一帜。都说怀玉山是因怀玉得名,我想她怀的那一枚璞玉一定就是锦溪,令人至爱、神往……

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天然美(一枚璞玉的今昔)(2)

王文红 陈文武刻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