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三个最强神器(孙悟空使用的缩地法)(1)

悟空曾使用“缩地法”送回百花公主

孙悟空的三个最强神器(孙悟空使用的缩地法)(2)

悟空在背红孩儿时,也用过“缩地法”

孙悟空的三个最强神器(孙悟空使用的缩地法)(3)

西游记续里的悟空形象

不知怎么的,看西游记原著看到孙悟空使用“缩地法”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超光速曲率引擎技术。对这个技术不了解的人可千万别怕看不明白,本人是超级民科,没什么解释不了的,绝对会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讲清楚什么是超光速曲率引擎?如果您看不明白,或者我讲得不对,绝对怨我,您使劲拍砖!

西游记原著中,有一次是悟空自己提到了缩地法,有两次,他将“缩地法”用于实践。下面咱先看看他是怎么提到的,怎么运用的,最后给大家讲一讲超光速曲率引擎的事儿。

先在是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唐僧、悟空和八戒,走到流沙河,收服沙僧遇到挫折,师兄弟在讨论如何让师父过河的时候,孙悟空曾经自夸道“还有那隐身法、缩地法,老孙件件皆知”。说是那样说,但这一回里,悟空并没有使用所谓“缩地法”。悟空第一次使用缩地法,是在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中,悟空、八戒和沙僧救出了宝象国的百花公主,沙僧说:“既把妖精打绝,无甚挂碍,将公主引入朝中去罢。不要睁眼,兄弟们使个缩地法来。”那公主只闻得耳内风响,霎时间径回城里。第二次使用缩地法是在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刀归木母空”中,悟空为了甩掉红孩儿,就让唐僧先行几步,却念个咒语,使个移山缩地之法,把金箍棒往后一指,他师徒过此峰头,往前走了,却把那怪物撇下,他再拽开步,赶上唐僧,一路奔山。

从原著中,我们看出,这个缩地法,或者说移山缩地之法,十分了得,可以在“霎时间”发生远距离位移,跟现在流行的一种技术,超光速曲率引擎技术,十分相似。超光速曲率引擎技术首先是在五十年前美国电影《星际迷航》当中提到的概念,1994年,墨西哥物理学家明戈·阿尔库贝利最先提到了现实中曲率驱动的概念,然而,根据当时的计算,这个装置需要的能量是无穷的。2012年,物理学家哈罗德·怀特重新设计了一个装置,将围绕飞船的环状扁平结构改为甜甜圈样的“圆筒形”,使实现这一装置所需的能量进一步减少。他和同事们甚至在实验室中制造了一个小型曲率驱动装置,使用一束激光来触发时空在微观尺度上的扭曲,从而达到驱动的目的。

我不得不承认,以上关于曲率驱动的解释还是过于枯燥。其实,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先生的《三体》中提到过曲率驱动,而且还使用过一个比喻,在这里,借用一下。

比如,一条小纸船,放在平静的水面,它是不会走的。可是,如果你在纸船的后面,抹上点肥皂,神奇地,它开始往前走了。为什么呢?因为肥皂改变了小船后面的水的表面张力,具体来说,是变小了,因而周围表面的水会过来,于是推动小船往前走。这个例子总能明白吧,这个要是也明白不了,那后面我可就无能为力了。

那么曲率引擎或者说曲率驱动是什么意思呢?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我们所处的时空,在很多力的作用下,其实是不均匀的,假如,你居住在一座非常大的山旁边,你那里的时空就被扭曲了,你那里的时间流逝得可能会比在平地上居住的人,慢个十亿分之一秒,当然,在这个尺度上,对人的生活不会带来什么质的改变。但是,如果,你利用技术,对飞船后面的时空进行大幅度压缩,那么你的飞船就会快速前行,有可能超过光速,就像那艘本来不动的小船,因为船后面的表面张力变小了,周围表面的水拥过来,就会给船一个向前的动力,如果这个力量足够大,就能实现超光速旅行。哦对了,能够实现曲率驱动的装置,就称作曲率引擎。

这样看来,孙悟空使用的缩地法,实际上也是一种通过对时空进行改造,以达到快速位移的方法,因此,与曲率驱动,还真的是十分相象呢。

好了,小伙伴们,尽情地拍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