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健脾清热祛湿中成药,健脾清热祛湿效果最好

饮食不规律,肠胃出问题?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脾的功效主要是运化水谷,湿气过大会导致湿邪困扰中焦,湿邪阻滞导致腹满腹胀,湿邪常滞体内肝郁导致生热,形成湿热症状。关于十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中有着平肝祛湿的药物,还有缓解肝胆湿热的药物。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1)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2)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3)

10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

1、黄疸茵陈颗粒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4)

【成份】茵陈、大黄(制)草。辅料为蔗糖、白糊精。

【性状】本品为黄色的颗粒;气微香,味甜。

【功能主治】清热利胆,退黄疸。用于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肝胆湿热证。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按疗程坚持服用,不宜间断。

2.注意劳逸结合,改变不良习惯。

3.服用期间宜忌生冷辛辣食物。

4.儿童服用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黄疸茵陈颗粒重用茵陈有着清热、退黄、利湿的功效,辅用黄芩大黄有着很好的利肝胆湿热的功效,此药有着利湿清热退黄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黄疸茵陈颗粒有着很好的改善胆循环的功效,还能排泄胆红素,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肝胆性黄疸,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2、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主要成分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其主要治疗的是水饮停滞中焦导致的水肿等病,此方有着很好的温中化理的功效,主要治疗因为湿邪导致的脾胃运化失常,导致肝阳不足胸胁肋疼痛。此方有着很好的清热功效,治疗因为湿气化热导致的疾病。

3、夏桑菊颗粒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5)

【成份】夏枯草、野菊花、桑叶。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头晕耳鸣,咽喉肿痛,疔疮肿毒等症,并可清凉饮料。

【注意事项】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等。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夏桑菊颗粒主要的作用有着祛湿,调理肝脾的功效,里面的夏枯草、野菊花桑叶为主要成分,可以治疗肝气郁积导致的肝气不调,同时有着祛湿健脾的功效。对于治疗湿邪侵入肝脾导致的食欲不振,头晕耳鸣。

4、萆薢分清丸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6)

【成份】粉萆薢、石菖蒲、甘草、乌药、盐益智仁。

【性状】本品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后显灰棕色;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气不化,清浊不分所致的白浊,小便频数。

【禁忌】忌食油腻、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注意事项】忌食油腻、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萆薢分清丸主要由粉萆薢、石菖蒲、甘草等药材组成,其主要的作用的治疗因为湿邪入体,阻滞导致的脾肾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导致排泄功能失调。现在研究将其运用在肾炎,泌尿系感染,湿邪导致的妇科病。

5、藿香正气水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7)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澄清液体(贮存略有沉淀);味辛、苦。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藿香正气水主要由陈皮苍术白芷厚朴广藿香香油等药材组成,其功效是和中理气,调理脾胃,主要治疗的是因为暑湿之邪入侵体内,脾胃功能运化失调,湿邪阻滞脾胃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现代临床将其用于治疗常见的腹泻,感冒,皮肤荨麻疹。

6、三金片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8)

【成份】金樱根、菝葜、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辅料为:玉米淀粉、滑石粉、硬脂酸镁、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薄膜包衣预混剂。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黑褐色;味酸、涩、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短赤,淋沥涩痛。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用药期间请注意肝、肾功能的监测。

4.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

三金片中重用的是金樱根菝葜有着祛风除湿,活血解毒的功效,方中辅用羊开口、金沙藤、积雪草可以清热祛湿,通淋利尿,此药有着通淋利尿,清热祛湿的功效,现代研究将此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路感染以及尿痛、尿涩。

7、癃清片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9)

【成份】泽泻、车前子、败酱草、金银花、牡丹皮、白花蛇舌草、赤芍、仙鹤草、黄连、黄柏。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的热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小腹坠胀;亦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湿热蕴结兼瘀血证,症见小便频急,尿后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少腹腰骶部疼痛或不适等。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出现轻度胃部不适、恶心、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禁忌】

1.淋证属于肝郁气滞或脾肾两虚,膀胱气化不行者不宜使用。

2.肝郁气滞,脾虚气陷,肾阳衰惫,肾阴亏耗所致癃闭不宜选用。

【注意事项】

1.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

2.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品,以免助湿生热。

癃清片重用泽泻败酱清热凉血,除湿利水,辅用车前子金银花白花蛇舌草有着通淋利尿,祛湿的功效,现代研究确定了成分对治疗前列腺炎有明显效果,所以临床上主要将其用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尿路感染时使用。

8、清淋颗粒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10)

【成份】瞿麦、篇蓄、木通、盐车前子、滑石、栀子、大黄、炙甘草。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用于膀胱湿热,尿频涩痛,淋沥不畅,癃闭不通,小腹胀满,口干咽燥等症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体质弱者不宜服。

清淋颗粒重用瞿麦萹蓄有着祛湿利水,通淋利尿的功效,服用木通、车前子、滑石、大黄有着清热,利尿祛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确定此药有着利尿,抗炎的功效,临床主要应用于非淋菌性尿道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尿涩、尿闭。

9、前列舒丸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11)

【成份】熟地黄、薏苡仁、冬瓜子、山茱萸、山药、牡丹皮、苍术、桃仁、泽泻、茯苓、桂枝、附子(制)、韭菜子、淫羊藿、甘草。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酸。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益肾利尿。用于肾虚所致的淋证,症见尿频、尿急、排尿滴沥不尽;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1.膀胱湿热,肝郁气滞所致的淋证不宜使用。

2.肝郁气滞,脾虚气陷所致癃闭不宜使用。

3.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饮酒、辛辣食物。

4.尿闭不通者不宜用本药。

【药理毒理】本品具有抗炎作用,并能使老龄雄性动物前列腺重量减轻,血浆雌二醇含量升高。

前列舒丸重用熟地、山茱萸生地有着滋阴补肾,壮骨的功效,辅用薏苡仁、苍术、茯苓有着健脾除湿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确定了其抗菌消炎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症。

10、五苓散

清热利湿和健脾祛湿的区别(健脾清热还能祛湿)(12)

【主要成份】 泽泻、茯苓、猪苓、炒白术、肉桂。

【性 状】 本品为淡黄色粉末;气微香,味微辛。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用于阳气不化、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五苓散主要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肉桂组成,其中四味药都有非常好的渗水祛湿的功效,五药合用能有效的利尿,去水肿。现代临床主要将其运用治疗各种肾脏引起的水肿。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了解了关于十种健脾清热祛湿的中成药,希望对大家有做帮助,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湿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