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1)

中国崛起。

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2)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来,已获得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朋友圈”至今仍在不断扩大。

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拓宽了沿线各国的贸易之路、投资之路,也延伸了中国与世界国家的文化之路和友谊之路。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海外华文媒体如何向全世界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如何利用“一带一路”的良好契机实现突破?

9月10日-11日,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吸引了来自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一带一路”与华文媒体新发展进行对话。

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3)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看好中国未来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论坛上预测,到2027年中国GDP水平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他表示,中国经济保持6.7%至6.8%的增速,到2023年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2万美元左右,达到世界银行的高等收入水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同时,“预计到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在6%以上,到2025年增速约5%,到2030年还能达到4%左右。”徐洪才说。

纵观历史,中国正以从容、稳健的步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文化是经济的镜子,当各国经济发展逐渐归于平稳时,文化的影响力会愈加显露出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表示,“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华文媒体根植于中华文化,这种文化魅力在媒体人心中、也在读者心中,共同支撑华文媒体的成长壮大。

王晨希望,华文媒体能够利用自身优势,将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观念,融入中国媒体的价值理念,把中国内容和国际表达结合起来,让华文媒体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声音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欢迎与积极参与,沿线国家争相搭乘中国经济前进的列车。

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与全球国家和人民的大合唱,中国大发展,给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华文媒体生于侨、长于侨,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着世界”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指出,华文媒体要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易于理解的语言,将中国推向全世界。

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5)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崇伯看来,“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带来七大方面商机。

一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核电、火力以及电力设备等领域;三是旅游业;四是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五是农业与粮食安全;六是海洋渔业;七是互联网、信息技术。

合作成果正在不断显现,但也应注意到,“一带一路”倡议真正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还需要国与国之间减少误判、扩大共识。

积极“走出去”,华文媒体的优势在于,更加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这也是大部分国内媒体所不具备的。

利用好这一优势,不局限于华人小圈子,才能更好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6)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实力的不断增长、话语权不断扩大,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认为,“华文媒体在世界占有的权重也越来越大”。

变革创新

华文媒体既是“丝路”理念、“丝路精神”的弘扬者和传播者,也是“丝路”建设、“丝路”联通的参与者和记录者。

洞察需求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7)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纽约中国广播网台长程蕙赞同这一观点,她指出,华文媒体在“一带一路”中不仅扮演着文化性角色,还能够在外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虽然是澳洲的华人媒体,但始终秉承‘华人说话’的原则,是为华人发声的澳洲媒体。”澳洲亿忆网总裁何俊峰在论坛上说。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信息传播在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遍布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都必须迎接新的变革。

日本文华传媒株氏会社董事长福岛大毅认为,新时代背景下,华文媒体人要不忘初心,不盲目跟风。“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财力,用在将信息做深,做强上”。

新加坡眼董事长许振义相信,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对华文媒体人来说是一大机会。

此外,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还取得丰硕成果,世界华文媒体合作联盟官方网站全新改版,一带一路”华媒协作云平台上线。

侨宝APP将与首批华文媒体合作,正式推出国别版,论坛还达成了《第九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宣言》。

对于迎面而来的挑战和机遇,章新新说,难以割舍的民族情怀令华文媒体有一份从不动摇的担当与使命。

对此,他提出两点期许:期望海外华文媒体生动讲述“今日中国”;期望海外华文媒体自觉维护“华人形象”。


来自:国是直通车(WednesdayNews)

作者:张文娇

编辑:孙秋霞 许桂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