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历史,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连绵不断,至今仍在发挥着历久弥新的滋养作用。而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以下简称三大文明古国)相继断层、衰落、夭折,留给人类发人深省的启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的不同点(四大文明古国中)(1)

一方面,外族多次侵占三大文明古国的整个疆域,外族文化取代本族文化

古埃及曾经建起了世界史上第一个跨洲的大帝国,然而,公元前525年,波斯人侵入尼罗河流域,埃及顿时成为波斯帝国的行省之一。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王国推翻了波斯帝国,埃及随之划为亚历山大帝国的属地。官方语言不再是埃及语言,变为希腊语。公元前30年,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公元642年,阿拉伯人侵占埃及,埃及由此成为阿拉伯帝国的构成,被彻底伊斯兰化,古埃及语言也被阿拉伯语所取代。古巴比伦曾于公元前18世纪称霸,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攻入巴比伦城,古巴比伦王国灭亡。赫梯人退回小亚细亚后的700多年,两河流域的历史因史料奇缺,出现了空白。公元前9~8世纪亚述帝国征服了两河流域。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占领了巴比伦城。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又灭了波斯帝国,古巴比伦创造的楔形文字渐次消失。[1]古印度于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后,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等相继侵占印度,给印度的历史文化以及文明演进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可见,一个文明的产生、发展,有赖于和平宁静的外部环境,整个国家的疆土不能保全,就很难延续本民族的文明。入侵者的到来,从来不会学习、继承被侵占国的文明,总是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同时,随着文字、语言的消亡,不知自己民族是从哪里来的,甚至以为自己就是外族,也不知自己的历史文化,古文明的消亡就成为必然。

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的不同点(四大文明古国中)(2)

另一方面,三大文明古国创造的古老文明,多以物化的形式存在

从古埃及来看,拥有金字塔、木乃伊、狮身人面兽、方尖碑、神庙、宫殿等;从古巴比伦来看,建有空中花园、宫殿、庙宇、雕塑、浮雕等;从古印度来看,建有宫殿、石窟、庙宇、佛塔、雕塑等。而这些物化的文明经不起时间的“摧残”,难以穿越历史的沧桑,自然逐步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即使保存下来的也是寥寥无几,给与后人的只是残缺不全的历史记忆。

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的不同点(四大文明古国中)(3)

再一方面,三大文明古国缺乏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内核,文明没有活力和生命力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雕塑、绘画、太阳历、数学上的十进位符号、解剖学等;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历法、数学、医学等。特别是在数学方面,发明了60进位与10进位的计算方法和表示符号,懂得算数四则题的运算,平方和平方根、立方和立方根的计算,会解一二次方程,会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梯形、正六边形的周长和面积;古印度的梵文、历法、数学、医学、史诗、绘画等,其中在数学方面,发明了0~9的 计数符号,设计出十进位计数方法。由此可见,三大文明古国曾经的辉煌成就,大多体现在自然科学方面。而社会科学成就相对严重滞后,缺乏产生于本民族实践、又能代表本民族意愿、促进本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如何推进人、社会、自然的发展,如何处理相互之间的和谐共进等方面更为薄弱,从而使历史文明因极度缺少凝聚本民族的思想灵魂、精神基因而无从传承。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物化方面丰富多彩,尤其在精神层面更加系统广泛,同时为中华民族所认同所秉持,并传承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