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1)

祥子

自古有一句话其实很残忍,那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教科书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天道酬勤,勤劳致富,勤劳可以改变生活,可是在生活中,许许多多底层的劳动者,却承受着最辛苦的工作,拿着最微薄的收入。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勤劳真的能够致富么?或许我们可以从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祥子的自我固化和自我物化

祥子勤劳么?实际上,他不仅勤劳上进而且坚毅自信。祥子自信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体面的,光彩的劳动者,他"风里雨里咬牙,饭里茶里自苦"生了病也舍不得拿钱买药。祥子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劳力者"的缩影。他就像《老人与海》里的圣弟亚哥一样,背水一战地和生活搏斗着,渴望从能挤出苦水的日子里熬一个出路,哪怕遍体鳞伤,活的狼狈。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2)

影视剧中的祥子形象

就像在《1942》里,在逃荒途中被一无所有的主家问及,如果逃过一劫,侥幸活下去要做什么时,仍回答"做长工"的那个长工一样,最初的最初,祥子只是想攒钱买一辆自己的黄包车,好不受租车行的压榨,做一个最优秀的车夫。

许多人看到大概要发笑,认为祥子目光短浅,确实这就是典型的"劳力者"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因为阅历眼界所限,许多劳动者依赖出卖劳力的惯性,一味埋头苦干却没有来得及抬头看看自己是不是走到了死胡同。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3)

电视剧《骆驼祥子》剧照

殊不知,就像种田的农户只能幻想皇帝大约用的是金锄头一样,如果把自己禁锢在出卖力气的圈子里,只能是把自己变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工具,这无异于画地为牢,不仅会永远在圈子里打转,而且只会把路越走越窄。

就像祥子第一次攒够钱用了三年,他用96块买了新车,可当军阀混战的消息传遍全城。到处关门闭户,祥子却要偏偏要碰运气,并自以为即使不幸赶到"点儿"上,"他必定有办法,不至于吃很大的亏"。可他随即就在军阀混战中,被乱兵抢走了新车还被征作苦力。

祥子的遭遇,只能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军阀混战中,别的黄包车不敢出工,他却自以为自己很勤劳很聪明,兢兢业业,却没有看到大环境下的危机,仿佛一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撞,他的勤劳反倒成为了他被欺凌的导火索。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4)

话剧《骆驼祥子》剧照

他的失败在于他的自我物化和自我固化,祥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输出劳力的拉车工具,在固有的一亩三分地来回打转,过度耕耘。他不仅没有看到收入和回报不成正比的结局,也没有洞悉行业的危机,他在脑力劳动中的懒惰和懈怠使他和社会产生了隔膜,而这一切造成的巨大的鸿沟使他勤劳致富的梦想成为了一场笑话。因此祥子的悲剧固然有时代的原因,但他自身的愚昧封闭仍旧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迷信于单枪匹马,赤手空拳

祥子的个人局限性还表现在,他虽然也是个车夫,但是"看到那弱的车夫在风雪中时,他觉得自己与他们不能相提并论,他相信现在的优越可以保证将来的胜利,因而祥子对待"那羸弱残兵的态度,就像是开汽车的对待那些拉洋车一样,不肯有什么来往"。他不想别人,不管别人,他只想着自己的钱与将来的成功。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5)

话剧《骆驼祥子》剧照

这恐怕又是所谓的"小市民"心态了,祥子和年老的车夫同样都是苦苦挣扎的社会底层劳动者,他却自以为年轻,看不起他们,不肯和他们沟通交流,不屑于给予他们帮助,更不屑于向他们寻求帮助。

大多数"劳力者"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大约就是不擅长交际,他们不仅只顾自己埋头苦干,自扫门前雪,而且迷信于单枪匹马,赤手空拳。

殊不知大多数成功者,都对自己生命中的贵人和伙伴津津乐道,铭感五内。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努力和梦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把握人脉和抓住机会,就像《三十而已》中的许幻山一样,自命清高得罪客户,一定要靠自己的所谓艺术水准争取订单却让公司陷入了危机,却不如妻子顾佳一般,举重若轻,凭借聪明才智打入"太太团"内部,轻松夺得了大单。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6)

电视剧《骆驼祥子》剧照

而祥子一类人好像总是无法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和经营人脉,宁愿自己摔的鼻青脸肿,也不愿意向别人求助或者结盟,造成自我消耗的同时催生了内部恶性消耗,也就是所谓的"内卷"。

就像现在很多人为了讨好领导,主动996,这反而不仅使得领导视996为理所应当,越发压榨员工的利益,而且令身边的同事纷纷叫苦不迭,心生埋怨。

这其实很可笑,是典型的"穷人心理"当我们进入社会,坐上名利场的牌桌。无论你拿到的是什么牌,你所能做到的其实就是整合已有资源,合理调配,和上下家默契配合,才有把烂牌打好的机会,一味地蛮干,单打独斗最终只能是费力不讨好,永远难成气候。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7)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

祥子深受时代大环境的限制

《红与黑》里的于连机关算尽,靠着裙带关系左右逢源,然而几乎是在他成功的前夜,他被之前的情妇告发失去了一切,愤怒之下他打伤了情妇,最后被送上了断头台。

《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这样,主角盖茨比出身微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富人,却仍然被已经为人妇的,曾经的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最后甚至为她顶罪被杀。就连一代首富胡雪岩也倒在了权力的倾轧里。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8)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剧照

他们在外人看来,都不得不称一句枭雄了,算得上是个"劳心者"但依旧下场凄惨。这主要是因为时代的原因,他们虽然是青年才俊,但仍旧只不过是有权有势者眼里的玩物罢了,也不过是用青春的皮囊和美好的肉体暂时兑换了一夕的欢愉。

当时的时代上升渠道极其狭窄,阶级之间的鸿沟几乎不可逾越,就像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拉丁文是哈佛剑桥等一流大学的入学必考科目,但无奈的是,寒门子弟群聚的公立高中却根本不教授这样一门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跨越阶级改变生活的可能微乎其微,所以就算他们劳心劳力,却依旧成不了那个高高在上的"治人"的劳心者。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9)

卖炭翁形象

就像如果有人读过白居易的《卖炭翁》想必很难不心酸,那个可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老翁;如果有人读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想必也不会有人,不心惊于苛税下十室九空的捕蛇人,他们难道不勤劳么?恐怕也不是,可面对他们的悲剧,我们最后也只能叹一句,时也命也。

祥子也是这样,在经历了数次打击之后,彻底对拥有自己的黄包车丧失了信心,失去了自己的梦想,更在心爱的小福子死后彻底堕落。他开始憎恨所有人,吃喝嫖赌样样皆通,更变得肮脏,下流,彻底从人变成了"兽""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上去"就这样,祥子的身体和心灵终于被那个腐朽的时代拉下了深渊,一起沉沦了。

骆驼祥子祥子生活态度变化(通过出卖力气改变生活)(10)

《骆驼祥子》漫画

通过祥子的经历,我们或许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劳力者"难道就注定苦苦挣扎,辛劳致死么?当然不是,勤劳善良绝不是悲剧的原罪,或许时代和人性的局限性才是。一方面从客观上来讲,他们是时代下的可怜人,另一方面也是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一面,那就是,一味的埋头苦干,看不清形势,不知道变通,不懂得经营人脉和寻求帮助,只能是陷入狭隘愚昧的"劳力者"的漩涡而无法自拔,最终永远不能改变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