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最美教育人

4月14日,一位百岁老人走了。老人家属和校方向记者提供了老人91岁时亲笔写下的遗嘱,她在遗嘱中表示,除30万元积蓄外,未来还将把名下的一套住房售出并把房款捐出。

这位老人名叫周映芳,是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退休教师。2017年,时年98岁的她在常州公证处见证下,向希望工程捐出毕生全部积蓄30万元。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1)

周老师百岁生日时

局小学生送给她的礼物

98岁时捐出毕生积蓄

30万元给希望工程

据介绍,周映芳老师1919年7月30日出生,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曾任常州东郊小学校长、常州市鸣珂巷幼儿园主任、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附设幼儿园副主任,1982年9月1日在局小退休。

2017年9月23日,周映芳老人在常州公证处见证下,向希望工程捐出毕生全部积蓄30万元。当时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周老师曾介绍过自己捐款的初衷。

原来,周老师有两个弟弟,她初中毕业时,因家里太穷,尽管她成绩优异也只能选择辍学,家里只能供两个弟弟念书。“后来因为收入有限,一个弟弟缺学费,没拿到初中毕业证书,只能回乡织布。”新中国成立后,周老师收入增加,失学的弟弟重返课堂,最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如今,这位弟弟已经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博导。另一个弟弟,是水利工程师。

“穷并不可怕,只要有志气,好好读书,就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周映芳在媒体上看到过很多学生因贫困无法继续学业,感到很难过。“我花的钱不太多,够用就行,现在退休有工资,生病能报销,我把这些钱捐出来,帮助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2)

“早在2011年,她跟我们说,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积蓄捐给爱学习的贫困孩子。我们当时考虑,她应该多留些钱养老,就劝她再等等。”2017年9月,老人再次表达了捐款意愿,学校管理层商议后,觉得按照目前的退休工资、报销比例以及老人的花销,周老师还是有能力捐款的,便支持了老人的做法。

据了解,这30万元是近几年来常州希望工程项目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家中陈设简陋

拿到工资就捐给困难家庭

据了解,负责照顾周映芳的护工曾经陪老人去老人的老房子里看看,老人家的节俭程度让她吃了一惊。“家里的摆设十分简陋,灯泡瓦数低得吓人,勉强满足最基本的照明需求。”对此,老人解释,因为年轻时穷怕了,所以要节约一点,存点钱养老。

周映芳老人生活上节俭,但捐起钱来一点不含糊。八九年前,她便开始陆续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每个月一拿到退休工资,老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花园新村居委会,捐出自己部分工资,帮助社区里生活困难的家庭。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3)

活到老学到老

坚持每天用放大镜看报纸

据了解,近年来,局前街小学食堂每半个月都会做一些菜肴,送给那些住在养老院的退休教师,让他们尝尝熟悉的味道。

此外,每逢节假日,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去探望这些教师,周老师也是其中一位。“她特别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每次学生去表演节目,或者给她画画像,她都开心得不得了。”李伟平校长曾表示,局小师生都是周老师的“娘家人”。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4)

局小学生去医院看望他们的“周奶奶”

去年重阳节前夕,局前街小学师生还专门赶到周映芳老人住的医院,为她办了一场百岁生日会。学校为老人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剪纸,大大的寿桃牡丹镶嵌于一个寿字上,格外别致。当天的生日会上,周老师一再感叹,有这样的娘家人真好。

局前街小学一名学生代表说:“去年我们给周奶奶过生日时,她的床头案边摆放着一大叠报纸。她的眼睛花了,可坚持每天用放大镜阅读报纸,她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周奶奶的自觉学习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遗嘱感人

去世后卖掉房屋捐献

记者在周老师家属和局小提供的周映芳老人亲笔所写的遗嘱上看到,周老师早在2010年6月1日就亲笔立下遗嘱,决定去世后将其30万元银行存款和花园新村一套66平方米住房捐出。此外,她还在遗嘱中特别提到,“丧葬费余款,也并入助学基金”。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5)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6)

4月16日上午8时,周映芳老师的追悼会在常州市武进区横林殡仪馆举行。李伟平校长为周老书写挽联:“慈心待人人遗映象,善行济世世留芳名”,横批“慈善映芳”。

局小的师生代表向周老师遗体敬献花圈,许嫣娜副校长主持悼念仪式。局小师生与周老师的家人、共青团常州市委、星明医院负责人、社会人士一起,沉痛悼念周映芳老师。周老师的侄子周铁表示周家素来重视教育事业,他们完全尊重姑母周映芳的决定,并全力配合学校将捐赠进行到底。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7)

16日上午,2000多名师生集体默哀,

缅怀送别周映芳老师

周映芳老人的侄子侄媳周铁夫妇此次专门从北京赶来,料理老人的后事。“我姑姑考虑得非常周到,她的房子目前将会保留下来,方便让我的父亲有个念想,回常州的时候也有个地方可以坐一坐。”

周铁表示,周家几个小辈定居北京,周映芳老师膝下没有子女,多年前丈夫去世后,在常州并没有亲人,平时去看望她最多的是局小的师生们。“按照老人的想法,等到父亲年纪再大一些,不太可能回常州时,便会将老人家的房产出售,所得房款按照老人遗嘱捐入希望工程的助学基金。”

母亲立遗嘱捐1000万房产(她走了留下遗嘱)(8)

她就如一朵青莲,

散发着独特的美丽和芬芳,

用一束又一束光

去开启儿童的未来!

周奶奶,

爱将与您同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