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鑫许多年以后听哭了(赵鑫中短篇系十一)(1)

赵鑫|中短篇系十一:

欧·亨利·总结

欧·亨利,一个在我心里起起落落,最终让我惊叹的作家。

《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警察与赞美诗》都是小时候的课文,想想一个外国作家,能入选三篇课文,也是备受肯定了。当时的印象记不太清了,大概觉得很巧,至于文学性,倒不是很突出。这次重读,也就还好吧。

这30篇作品不知道能否涵盖欧·亨利的主要特点。为了便于分析,仅以此为基础,做了大致的分类,下面就这七类整体的捋一遍。

一、温情类:

包括:《麦琪的礼物》、《爱的奉献》、《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最后的常青藤叶》等。

《爱的奉献》其实完全是《麦琪的礼物》的套路,就很无聊;《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写出了纽约经纪人极端的忙碌;《索利托牧场的卫生学》写淳朴善良的牧场主误打误撞救了一个爱抱怨的肺痨患者;《最后的常青藤叶》现在读来觉得悲凉,为老画家难过。

这一部分作品,也有讽刺,但活力不凶猛,比例不算大,体现了欧·亨利直接式温情的份额。

二、同情穷苦人:

《没有完的故事》。

贫穷的女售货员,无依无靠,孤单到只能和陌生人的照片产生精神和情感的联系。

很多篇也都对穷苦人表达了同情,这篇比较集中。

三、直接讽刺社会:

包括:《警察与赞美诗》、《爱神和财神》、《我们选择的道路》等。

其实很多篇里都有讽刺社会的内容,这三篇比较占主体。《警察与赞美诗》让我想起了《百万英镑》;《爱神和财神》正面表现了金钱万能,《我们选择的道路》则把华尔街金融等同于杀人抢劫。

这一部分较前面部分力度增大,特别是第三篇梦与现实的对照,可圈可点。

四、情感悲剧:

包括:《供应家具的房间》、《刎颈之交》、《比绵塔薄饼》、《女巫的面包》、《剪亮的灯盏》等。

《供应家具的房间》在写法上非常有艺术性,《刎颈之交》既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寒而栗,《比绵塔薄饼》工于心计的欺骗赢了莽撞的直率,《女巫的面包》错误的判断不仅空欢喜一场还造成了伤害,《剪亮的灯盏》位置互换是悲是喜。

本来就很悲伤了,再嘲讽就太没人性了,所以这部分发挥不出欧·亨利的能量。

五、讽刺虚荣:

包括:《华而不实》、《汽车等待的时候》、《苹果之谜》、《公主与美洲狮》、《两位感恩节的绅士》等。

就像《爱的奉献》和《麦琪的礼物》完全同构一样,《汽车等待的时候》也是《华而不实》的对应翻版,就很没意思了;《公主与美洲狮》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们的翻版;《两位感恩节的绅士》看起来也是;《苹果之谜》冗长而无聊。

整体而言,这部分差点意思。

六、轻喜剧:

包括:《婚姻手册》、《人生的波澜》、《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等。

《婚姻手册》是严重的文理科对比,《人生的波澜》围着五块钱打转,《小熊约翰·汤姆的返祖现象》是对这种问题的调侃。

这三篇都挺好。

七、骗子系列:

包括:《催眠术家杰甫·彼得斯》、《慈善事业数学讲座》、《精确的婚姻学》、《虎口拔牙》、《艺术良心》、《黄雀在后》、《“醉翁之意”》、《双料骗子》等。

这大概是最能体现欧·亨利真正特色的部分了,之前选的三篇课文倒是他非典型的作品。杰甫和安岱这两个活宝,我疑心美国之前有没有把它们拍成电视连续剧,这应该会是很火的情景喜剧吧。

骗子通过一波三折的骗术,像照妖镜一样反映了社会问题,同时也实际上是在自嘲,因而出现了多重讽刺效果。

这部分欧·亨利毫无顾忌,撒了欢儿似的极尽讽刺之能事,真的是麻辣鲜香,让人大呼过瘾!

* * *

欧·亨利令人赞叹甚至惊艳之处就是他讽刺的能耐,甚至不输马克·吐温,个别篇章甚至超越也未可知。

他的结构也好,结尾也好,是把双刃剑:第一遍读挺好,可是没法读第二遍,不同的篇目自我重复的话就更没法读了。

他虽然也关注现实,但未必真的懂,而是一些大而化之的印象,其重点还是为他的那些“点子”和效果找到载体。

他是很厉害的写手、讽刺家、幽默家、讲故事的高手、制造惊奇的行家,但是,也许无法把他归为严肃的经典作家。

如果欧·亨利活在当下,他会是一个出色的段子手,如果他说的也可以,会是一名成功的脱口秀演员。

对目前看完的短篇小说家作品,按喜欢程度的排名又起了变化。

主要的纠结在于莫泊桑和欧·亨利究竟谁在前面的问题。常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的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只有前者地位稳固,而后二则经过时间的洗礼后,落在第二梯队里了。

到底是莫泊桑、还是欧·亨利可以排得靠前一名呢?经过了思想斗争,我自己给出的理由是这样的:

欧·亨利是比莫泊桑聪明的;欧·亨利的笔法是比莫泊桑老辣极致的;欧·亨利是比莫泊桑有着明显风格的。

但是,欧·亨利有时过分注重“点子”和惊人的效果,而使作品沦为了为形式而形式的架构剧和文字游戏。

所以,目前看完人按喜欢程度的排名是:

1、契诃夫(1860-1904

2、马克·吐温(1835-1910

3、梅里美(1803-1870

4、芥川龙之介(1892-1927

5、莫泊桑(1850-1893

6、欧·亨利(1862-1910

7、卡夫卡(1883-1924

8、爱伦·坡(1809-1849)

9、纳博科夫(1899-1977

10、茨威格(1881-1842

(注:单就一系列原始荒野和生命搏斗等题材文字带来的震撼力量来说,杰克·伦敦(1876-1916)可以暂居第二,可是因为《黄祸》等不可饶恕的文字,不将其计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