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是一个地名,是当时的新丰鸿门(现今的临潼县新丰镇鸿门堡村),是当时项羽驻军的地方。

《鸿门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鸿门宴》中学语文课本上就学过这篇课文。《鸿门宴》的主角是刘邦和项羽,刘邦身边有张良、樊哙、夏侯婴等一百多号人,项羽身边有范增、项伯、项庄等人。《鸿门宴》其实就是项羽和范增设杀刘邦的宴席,可是结果却让刘邦逃脱了。

品读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品读鸿门宴的人物形象)(1)

刘邦图像

其实项羽和范增设计杀刘邦是有理由的。

第一个理由是曹无伤派人去楚营告发刘邦刘邦有不轨行为。曹无伤本是刘邦军营的人,他告发自己的老板刘邦足以证明他是一个见风使舵、投机取巧的小人。最后曹无伤的投机取巧没有半点奏效,反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刘邦从鸿门宴逃脱回到霸上之后,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这个吃里扒外的小人。

第二个理由是范增向项羽分析了刘邦入关之前贪财好色,入关之后却安顿百姓和收敛起昔日的贪婪本色,说明刘邦有大志,所以必须除掉刘邦。这点说明,谋士范增的情报工作确实做得很到位,而且通过刘邦的各种表象看到刘邦内心的想法和本质,证明范增眼光独到和洞察力极强。

鸿门宴中,刘邦能成功脱险回到霸上,张良居首功。《鸿门宴》中记载是项伯深夜跑来告诉张良,项羽明天要攻打刘邦的消息。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只因张良曾经有恩于他,所以不顾背叛侄子的罪名,把天大的军事机密告诉了张良,他跟曹无伤卖主求荣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在鸿门宴席之中,项庄舞剑想刺杀刘邦,又是项伯起身舞剑阻拦了项庄。所以项伯不但是个有恩必报的人,而且还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鸿门宴中,刘邦和张良带着100多好号人去项羽军营,是张良的主意。张良难道就不怕他这100多号人有去无回吗?项羽是楚国大将项燕之后,妥妥的贵族后裔。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精神那是光明磊落的,所以张良断定项羽不会采用卑鄙的手段杀害他,再者去那么多人,也是为了防备万一。其实最想杀死刘邦的人是范增,而不是项羽,因为范增与项羽的身份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这就好像曹操身边很多谋士建议杀刘备,而曹操却把刘备给软禁起来。

如果项羽借宴席之机杀掉刘邦,就会使得一时依附于他的那些诸侯国军队人人自危。就算项羽当时杀了刘邦,也会损兵折将,可能会导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有一个不杀刘邦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项羽没有皇帝梦,只是想报国仇家恨。项羽也是熟读兵书的人,他知道杀掉一个刘邦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时晋国三家分晋是怎么来的,他是很清楚的。所以项羽不杀刘邦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权衡利弊才做出的决定,况且刘邦能亲自到项羽军营赔罪和说明把关的种种原因,已经代表刘邦臣服于他,所以项羽就没有过度地为难刘邦了。

品读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品读鸿门宴的人物形象)(2)

项羽图像

刘邦能在鸿门宴中脱险的樊哙是第二个关键人物。樊哙是刘邦的从沛县一路跟随厮杀过来的嫡系将军,对刘邦可是忠心耿耿而且战功赫赫。他听到张良说刘邦有危险的时候,马上带剑持盾闯进军营的宴席之中,就开始数落项羽。项羽一时也没有计较,还叫樊哙喝酒和赐樊哙座位坐下。樊哙只身闯军门入宴席之中,证明樊哙是一个比较忠君拥主的人。而且在刘邦去上厕所之时说了一句话: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也。刘邦觉得不辞而别,有失礼数。而樊哙这时却鼓励刘邦逃跑,证明樊哙这个人粗中有细且能急中生智,而刘邦知道危险马上以上厕所为由,就算是项羽派陈平去看住刘邦,可刘邦还是溜之大吉了。

长话短说,上面已经把《鸿门宴》中的重要人物的形象差不多说了遍,现在来总结一下在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曹无伤,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势力小人;项羽,是喜怒无常且风度翩翩的君王;范增,是一位眼光独到和洞察力极强的老谋士;项伯,是一位知恩图报且有情有义的侠士;刘邦,是一位心智高、城府深且老奸巨猾的帝王;张良,是一位足智多谋且能随机应变的帝王之师;樊哙,是一位忠心拥主且粗中有细的威猛将才。而这些人的人物形象都是在《鸿门宴》的行文之中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而出来的结论。如果陈某人说得不到位和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各位看官多多赐教,以便纠正。留言跟我一起探讨,也可以私信我,陈某在此先行谢过了。[作揖][作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