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思维,今天我们介绍:攻守和虚实。攻防转换这是战争中的常规操作,但什么时候应该进攻,什么时候应该退守呢?

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核心思想)(1)

在《虚实篇》中孙子说:“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说,善于进攻的人,敌人不知道应该怎么防守;善于防守的人,敌人不知道应该怎么进攻。孙子说,我们进攻的时候,敌人无法抵御,因为我们攻击的是敌人兵力空虚的环节;我们撤退的时候,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我们的行动迅速,敌人想追也追不上。在孙子看来,进攻和退守都是战术手段,战争并不是一味地进攻,善攻和善守同样重要,这是攻守的辩证关系。

其次,关于虚与实。孙子说,作战的形式像水的流动规律一样。水流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作战的形式是避开敌军有实力的地方,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水根据地势的高低而决定其流向,作战则要根据敌人的虚实,来选择不同的制胜方法,水流也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形式。孙子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避实击虚、攻其所不守”才是正确的战术选择。

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核心思想)(2)

关于进攻和退守,虚和实背后的指导原则是什么呢?关键是七个字: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孙子兵法》中非常核心的战略思想,这种思想几乎贯穿了整部《孙子兵法》。

简单来说就是,始终要掌握战略的主动权,牵制敌人而不被敌人牵制,不管是攻守,还是虚实都是为了掌握战略主动权。孙子说:“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设法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能通过利益引诱,让敌人进入我方预定的战场;也能通过制造困难,让敌人不能到达他们预定的战场。攻防和虚实的选择,都是为了让敌人进入我们的节奏,达到“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的。

在《地形篇》中,孙子说:在地势险峻的地方,我军应该抢先占领地形的制高点,这样可以占据战略主动,等待敌军来犯;如果敌军已率先占据了有利地形,我军就应该主动撤退,千万不要进攻。“进可攻,退可守”,打不赢就跑,失去了主动权就撤退,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核心思想)(3)

在占据了战略主动之后,什么时候可以进攻呢?孙子的回答是:要等到绝对实力碾压的时机,什么是绝对实力碾压,孙子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意思是说,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可以用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去攻打,从而形成我众敌寡的绝对优势。而这个时候,胜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们通常认为,战争应该是以寡敌众,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才好,但《孙子兵法》恰恰相反,战争大概率就是实力比拼,而各种战术运用的目的,都是要围绕这个核心关键,要让战场出现“绝对实力碾压”的机会,这才是获胜的关键,不要奢望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奇迹出现。甚至,《孙子兵法》还告诉我们,在寡不敌众的时候,一定要逃跑,而不要盲目应战。

孙子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核心思想)(4)

好了,今天我们介绍了进攻、退守、虚和实几个战术的辩证关系,其实,可以看出孙子对于战争是非常客观和理性的,对自己和敌人都不抱任何幻想,战争大概率是实力的比拼,而要获得胜利,就要形成绝对的实力优势,而为了获得这种优势,我们可以选择进攻和退守,可以选择避实击虚,这些都是战术选择。这种思想对今天我们来说也很有启发,想要获得某个领域的成功,想要在竞争中胜出,不要指望投机取巧,专注于自己绝对实力的培养,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让胜利变得自然而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