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1)

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2)

轻轻打开书桌第二层的木盒子。大把大把的空笔芯、一张张网购文具的发票、缩印后的高分作文、有些难看的毕业照……这些。便是我高中三年的全部回忆。

-01-

我自认为高中三年都是那种特别自律的女生。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班,下了夜自习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严格的十五分钟午饭时间,课间不是刷题就是向老师请教问题,还有那一本一本厚厚的错题集。这些仿佛都是我的勋章,代表了我刻苦努力的高中岁月。读到这儿,你以为我是次次考试霸榜年级第一,就算高考发挥失常也能轻松上个985的大学霸?大错特错。其实,高中三年,我不过是别人口中的差生,是这所学校的“耻辱”。而高考,也成了我过往二十年中最遗憾的事,双非二本的学历,曾一度让我陷入深深的焦虑与自卑。我不明白,觉得最后的结果配不上我的努力,觉得高考是发挥失常,觉得命运不公。高考完的暑假,我曾一度自我怀疑,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任谁,也无法将我拽上来。

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3)

-02-

上高中之前,我一直都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乖巧懂事,成绩优异,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我自命不凡,以为未来会一帆风顺,直到顺利升入本地的一座省重点高中。刚刚开学,我就感受到了来自重点高中的压力,不同于之前“划片分”的初中,现在在我身边坐着的,都是凭自己实力真刀实枪考进来的学霸。我暗暗下决心,要比周围的人更加努力,维护住我“别人家的孩子”的荣誉称号。自此,我开始了我的“自律”高中生活。五点四十起床,六点到班,一上午去厕所和接水的次数不能超过两次,额外买的习题就算在被窝里打着灯也要写完。我开始偷偷幻想自己的名字登上年级大榜的样子,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的样子。然而好景不长,第一次月考就给我来了当头一棒。不多不少,刚好班级总人数一半的排名,让我乱了方寸。我固执地以为,一定是我没有比别人更加努力自律,所以才会不如人家考得高。因此,我加大了学习强度,压榨了一切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仿佛只要自己不在学习,就是罪恶的。然而,我越来越差了。不仅一年之后的分班考试从重点班跌到了普通班,就连高考,也成了那不到总人数5%的二本生。

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4)

-03-

时隔一年,再看当时的自己,有几分可笑,亦有几分心疼。我也渐渐明白,原来,一直拖着我无法向前的,竟是自己曾一度引以为傲的“高度自律”。我太过追求形式,追求数量,却忘了学习是脑力劳动而非体力劳动,不是谁付出的时间多,谁就一定收获得多。而是谁付出的有效时间多,谁才能收获得更多。两字之差,却是“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的云泥之别。我给自己制定远超能力范围的计划,并以完成它为目标。刚开始成绩确有小幅提升,让我尝到了自律的甜头。可是,一段时间过去,当我的状态逐渐减弱,我仍然硬逼着自己到达原有的高水平,便开始产生焦虑与形式主义。尽管依然坚持早上六点到班,背诵的单词却寥寥无几。尽管依然坚持每天写大量习题,却是对着答案半抄半写,应付了事。我时而焦虑,觉得自己是在做无用功。时而心安,觉得无论如何我都“完成”了每日任务,成绩提升是必然的事。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不断撕扯着我,使我日渐趋于麻木,终于沦为了一个“无情的刷题机器”,只知道劳动,却忘了思考。于是,我开始为了自律而自律,成了一个积极的废人,尽管已经疲惫不堪,却乐在其中。

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5)

-04-

万幸的是,进入大学之后,我终于醒悟,摆正了自己的心态,开始慢慢地走上坡路。我不再给自己列满满当当的计划表,而是学会了休息与享受。在学习的时候,我依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而在课余时间,我开始尝试参加社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寻找生活中除了学习之外其他有意义的事。后来,我拿到了学院唯一一个国家奖学金的名额,还接连主持了好几场大型校园晚会,成了学校里的“小红人”。同时,我找到了自己的热爱——写作,并在这条道路上愈走愈远,不仅体会到了文字带给我的快乐,也早早地实现了经济独立。村上春树曾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提起自己写作的秘诀:“每天写十页,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所以,找到适合你自己的节奏,并严格地遵守,远比“温水煮蛙”式的盲目自律要高效得多。

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6)

-04-

如若能再回到高中,我想我一定会做得比当时好。但也不再遗憾,所谓成长,不就是要付出代价的吗?痛彻心扉地哭过,然后绝境重生。屏幕前的你,或许正在经历我所经历过的,又或许刚刚逃离“自律怪圈”。无论如何,我都想告诉你,放松不代表堕落,片刻娱乐也不代表躺平。短暂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学会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带着目标去学习、工作与生活,才是真正的自律。以上,共勉。

—— End ——

考上双非一本有前途吗(三年的高度自律)(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