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在他手下干活压力特别大”谈起邹碧华,陆诚的眼眶有点泛红,“但我很庆幸曾和他一起工作过”,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历久弥新?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历久弥新(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历久弥新

“说实话,在他手下干活压力特别大。”谈起邹碧华,陆诚的眼眶有点泛红,“但我很庆幸曾和他一起工作过。”

陆诚是上海高院信息管理处应用管理科科长,邹碧华生前任上海高院副院长时,她是他推进法院信息化改革的战友。

陆诚说,工作时,邹碧华热情、认真而又自信,言语里充满对法院未来的思考。有次赶着做一个应用系统的开发,系统完成时出现了点小问题,但重启一下也就好了,“大家都很累,想说要不然暂时就别调整了。”

“重启能真正解决问题吗?”邹碧华说,“一定要盯着问题牢牢不放,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句话陆诚至今记得。

最近,受疫情影响,上海法院线上立案和审判的数量激增,给陆诚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她一直淡定从容。去年,她获得上海高院“邹碧华式的好干部”称号。“‘邹碧华式的好干部’,就得学会‘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而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勇于面对、不怕压力。”陆诚说,“就像他经常嘱咐的,‘改革就是一点一点向前拱’。”

长宁区法院未成年人与家事案件综合审判庭副庭长顾薛磊,也一直记着邹碧华的一句话: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顾薛磊说,“这是邹院长母亲给他的寄语,他后来分享给了我。”

顾薛磊最近审理了一起离婚案,案件中的父亲离婚后没多久就过世了,过世前特意嘱咐办案法官去看看他的女儿。女孩患有自闭症,顾薛磊联系长期合作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为女孩做心理辅导,几个月过去,女孩已经可以简单料理自己的生活。“当孩子微笑时,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就是邹院长说的,永远不忘司法为民。”顾薛磊说。

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

在国家法官学院上海分院的教学楼旁,伫立着邹碧华的铜像,来培训的法官,每每经过,都能看见。时有人驻足,静静地瞻仰。这驻足让人相信,纵然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却将永存。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2日 1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