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1)

图片源自网络

2011年,一段反驳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视频在YouTube上引起巨大反响。更令人惊讶的是,视频中的论证者是一个只有13岁的男孩——Jacob Barnett。

为了判断Jacob是否是在炒作博眼球,有人专门把他的论证过程发给了著名天体物理学教授Scott Tremaine,请他来判断Jacob的论证是否正确。

最终,虽不能说推翻相对论,但Tremaine教授证明了Jacob论证过程的正确性。

举世哗然!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2)

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

是的!Jacob是一个连鞋带都不会系的男孩。

在Jacob两岁时,被诊断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这种精神疾病,也被称为“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

该病的患者往往记忆力良好,智力和语言能力也正常。但他们会有严重的社交困难,缺乏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力,行为比较刻板、固执,动作笨拙不协调,经常呈现出奇怪的姿势。

医生在给Jacob确诊后,告诉他的父母:你的孩子可能永远都学不会系鞋带了。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3)

图片源自网络

【永不泯灭的母爱把“天时地利人和”全部融合】

在得知Jacob患病之初,他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的悲痛欲绝。

但是,她并没有轻易放弃Jacob

作为母亲,她先是把Jacob送到当地的一家特殊教育机构进行学习。

在特教学校里,所有学生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残疾或障碍,老师们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几乎不教授除此之外的知识。

但很快,Jacob的妈妈敏锐的却发现,自己的小Jacob有些“与众不同”:

他可以顺利拼出一幅5000块的超大拼图;

他可以在看过全国公路路线图后,背出每条高速公路的名称编号;

他能记住自己走过的每条街道,然后用棉签在地板上绘制地图,毫厘不差;

他可以轻易理解复杂的物理学和行星运动理论,回答天文馆做演讲教授的问题……

那时,Jacob只有3岁半而已。

孩子的种种举动,让妈妈意识到,也许孩子需要些特教学校之外的教育了。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4)

图片源自网络

而一次智商测试,则彻底改变了Jacob的人生之路。

测试后,Jacob的父母被告知:Jacob的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

这让妈妈在惊喜之余充满疑惑:自闭症通常都是和“低能”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Jacob的智商反比正常人高?

通过查阅资料,克里斯汀得知:阿斯伯格综合征也被称为“天才病”,患儿的智力没任何问题,且可能在某一领域拥有超常天赋。

据说,牛顿、莫扎特、维特根斯坦等举世闻名的人都出现过这种疾病症状。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5)

图片源自网络

鉴于发现Jacob的优势智能在于物理方面,而自己却在这个方面毫无特长,Jacob的妈妈聪明地采取了“放养”方式:

让他自由探索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不去干涉,并且竭尽所能支持他。

同时,她总是鼓励Jacob和同龄孩子一起享受“正常”的童年乐趣,比如玩垒球、去野餐,而不是整天呆在屋子里算数写公式。

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Jacob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

8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印第安纳大学天体物理学系旁听,和他一起上课的人几乎都比他大上10岁。

更令人惊叹的是,Jacob的两个弟弟Ethan和Wesley也都是“神童”,一个成了化学家,一个是气象学家。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放养。放养是有条件的,它需要母亲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和一双识别天才的慧眼。

幸运的是,Jacob遇到了。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6)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Jacob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1、为人父母,对孩子切莫“轻言放弃”

俗话说,上帝给你关了一扇窗,必定会打开一扇门。

而上帝是公平的。

所以,作为父母,与其怨天尤人的抱怨孩子的不努力、不争气,不如想办法去激发孩子的灵性,让孩子把属于自己的那扇窗、那扇门找到,并且打开。

大多数孩子都不是天才,但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灵气”。或聪颖灵慧、或悲天悯人、或心存美好、或喜欢数字、或独具一格……

只不过,太多的灵气都隐藏在孩子的内在深处,需要父母用心、用爱去寻找、去发现而已。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某项弱势,而妄自菲薄;更不要轻言放弃。孩子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而每一种可能,都是需要父母精心的栽培和呵护。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7)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2、爱孩子,就给他足够的空间和信任

爱孩子,学会并敢于放手,给他足够的空间和信任,孩子就会在安全感满满中,把自己的未来放大到无限可能。

就像同样的孩子学走路,有的妈妈会一直下意识紧紧拽着孩子的手,有的妈妈则放心大胆的给孩子一个示意,让他自己慢慢走……

固然,有妈妈的寸步不离,孩子不会摔跤,或者在即将摔倒的时候能够得到最快速的帮助;但是我们却不能确保孩子一生都不摔跤啊!

不如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着走,他会越走越快、越走越稳,也会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有勇气。

在适当的时候,勇于放手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父母来讲,是一种修炼;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成长。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8)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3、找准孩子的兴趣点更关键

Jacob在自己的演讲中告诉我们:

首先,必须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创造性地思考,不是一味地接受已经存在的事物。

其次,发掘自己的兴趣点。人只有对一个东西感兴趣,才会有思考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希望你们进入这个领域,不要去学习,而是去创造。”

对于父母来讲,发掘孩子的优势智能,并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有目标的优化能力,能做到这些很重要。

有些家长会认为,“木桶效应”教给我们更应该关注到孩子的短板,因为短板决定木桶的储水量。

然而,在当今的社会,父母还要考虑到,有一技之长更关键。因为孩子的一技之长关系到“木桶的高度”,只有站在足够的高度,才能够看的更高、更远。

当然,有效的提升孩子的短板也很重要,但没有必要一直纠结于这一点。

就像有些孩子,真的是天生的不善于做某些事情,若是家长非要较真儿,非要让孩子在这个不擅长的方向里发光发热,对于孩子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折磨呢?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9)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4、永远不以功利心培养孩子

前段时间有位“霸道总裁”有句名言: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在成人的世界,在工作中,有人能够如此有担当,并无不可;甚至这种有个性的人,在某些方面更果决,更有助于工作的质量。

但是,在育儿的世界,家长太过于“独断专行”真的不适合。

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替孩子的未来做出任何决定。我们只能在孩子尚小的时候,用心的栽培他们,用尽我们的心力,陪伴孩子一路成长,在他们人生的拐点或者十字路口,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尝试一下寻找捷径;仅此而已。

而孩子长大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当今这个资讯过于发达的时代。孩子的所见所闻甚至所识,可能在某些方面还要胜过家长几分。

所以,陪伴孩子成长,不必急于求成,不必一言堂,只是一段在彼此尊重、信任的基础上,家长陪伴孩子所走旅程罢了。“授之以渔”远远胜过“授之以鱼”!

比爱因斯坦聪明的自闭天才(那个智商超过爱因斯坦的自闭孩子)(10)

图片源自网络

Jacob说:“我曾被医生判定为不会说话、不能学习。如果我的医生看到我的演讲视频,应该会被吓一跳。”

这个世界,一切皆有可能!而机会,永远留给那些有准备、不放弃、不言败的人。成人如此,孩子亦如此!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