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1)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2)

吉林省原来有一个县,叫做海龙县,历史悠久。但是,海龙县后来改名为梅河口,这是为什么呢?

海龙县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光绪四年,也就是1878年。当年,光绪设立了荒务局,管理围场荒地,治所就在海龙城。后来,光绪在海龙城设置围声总管衙门,置总管1人,辖佐领人,左翼协领驻朝阳镇,右翼协领驻山城镇。1879年,光绪又添设海龙通判。1909年,清廷又设立了海龙府。此后,民国依然管这里叫做海龙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85年,国家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

那么,为啥将海龙县更名为梅河口呢?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3)

1、交通便利发生变化

海龙县原来的治所在海龙镇。之所以选择在海龙镇,主要是因为海龙镇是围场的核心区域。 但是,随着1928年奉(天)海(龙)铁路通车,梅河口因为是这条铁路上的大站,东北抵吉林、图们,南达通化、集安,西北通四平、长春,西南到沈阳、北京、四通八达。区域位置要比海龙好的多。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4)

2、经济增长量不同

解放后,两个镇的经济发展规模也不同。

从工业上看,当时海龙镇仅有几家手工业小作纺,无一处定型工厂。而梅河口有地方国营造纸厂,植物油厂(当时叫制油厂)、制砖厂(即当时的窑业)等工业。

从商业上来看,海龙镇仅有百货、专卖两个公司,其营口业重点都在梅河口。而当时梅河口则有煤建、医药、木材、土产、食品、畜产、花纱布等七大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范围最少的跨两个县,多的跨八个县。、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海龙建制时将行政首脑机关设在海龙镇是比较适中的。但在辉南县建制时,将海龙县东南八社划归辉南县,这样,县城的位置就显得偏东了。而梅河口镇位于县域中心,县城设在县中心是最适合的。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5)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6)

经过种种考虑,海龙县认为县治应该从海龙镇搬到梅河口镇。1956年,海龙县正式由海龙迁至梅河口镇,后来将海龙县更名梅河口市。随着梅河口镇的名气越来越大,1985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7)

海龙县变成了梅河口: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颁发上谕 ,设置鲜围场 。梅河口为封禁之地。清光绪四年(1878年)始开禁。光绪五年设置围场总督衙门 (治所海龙城),添设海龙通判,光绪六年七月设海龙抚民厅,隶属奉天府。光绪二十八年七月,海龙厅升为海龙府,添设东平(今东丰县)、西丰县、西安(今辽源市、东辽县)、柳河县,均为海龙府管辖,隶属盛京将军。

民国元年(1912),中华民国成立后沿用府治。民国二年一月,海龙府改为海龙县,治所海龙镇,隶属于奉天省东边道。民国十二年,奉省令改为区村制,梅河口为五区。“九一八 ”事变,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海龙为沦陷区,设日伪海龙县公署,隶属于奉天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一月,梅河口村改为梅河口街。民国三十年(1941年)七月,梅河口划归四平省。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8)

1945年11月,成立海龙县民主政府,治所海龙镇,隶属于辽北省。

1946年5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海龙县划归辽宁省,为直属县。24日,国民党军队占领海龙,成立国民党海龙县政府,隶属国民党辽北省政府。海龙县民主政府实行战略转移,开展游击斗争。

1947年5月末,东北民主联军(3纵8师)李红光支队收复海龙镇。6月,海龙县全境解放,海龙县民主政府重返海龙镇,属辽宁省第四行政专员公署。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9)

1948年2月,中共辽宁省委决定撤销四地委,海龙县归省直属。7月,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将海龙县划归辽北省第三地委(驻西安,即今辽源市)管辖。

1949年4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决定,撤销辽北省,海龙县划归辽东省直属。5月,中共辽东省委、省政府决定,海龙县划归通化地区专员公署管辖。8月,梅河口区改为梅河口镇。海龙县共有2镇10区。直至新中国成立。

1954年8月,辽东省撤销,海龙县划归吉林省,仍由通化地区专员公署管辖。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10)

1955年5月,将县人民政府改称海龙县人民委员会。

1956年10月,海龙县人民委员会治所由海龙镇迁往梅河口镇。

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成立11个人民公社,197个管理区。

1968年7月,成立海龙县革命委员会,代行县人民委员会职能。

1980年9月,县革委会改为县人民政府。

1983年9月,废除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成立乡镇人民政府,建立村民委员会。

1985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地级)。以原海龙县行政区域划为海龙区、梅河区的行政区域 。将原通化地区所属的柳河县、辉南县划归梅河口市管辖。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11)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梅河口市改为县级市,仍辖原海龙县行政区域,由通化市代管。同时 ,海龙区 、梅河区撤销 ,辉南县、柳河县划归通化市管辖。

1988年8月,省政府批准建立梅河口贸易区后,7个二级站下放梅河口市管理。

2002年2月,省政府批准将梅河口贸易区更名为梅河口经济贸易开发区,列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

2013年11月,梅河口正式成为吉林省直管县试点城市,被赋予地级市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

2013年12月,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梅河口市湾龙乡和杏岭乡,设立湾龙镇和杏岭镇。以原湾龙乡和杏岭乡所辖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湾龙镇和杏岭镇和行政区域。湾龙镇和杏岭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2015年12月,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梅河口市兴华乡和双兴乡,设立兴华镇和双兴镇。以原兴华乡和双兴乡所辖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兴华镇和双兴镇和行政区域。兴华镇和双兴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吉林梅河口市原来叫什么县(吉林省海龙县变身梅河口市的历史沿革过程)(12)

参考资料:《梅河口市志》、《海龙县为啥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