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鲁木齐沦落城三线城市,有网友评论说。一、几线城市,跟自己没关系,关键看自己的钱包鼓不鼓,我老婆孩子热炕头就行。二、榜单全是专家的主观感受,没有数据支撑。等等。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会,你刚刚在网络搜索健身器材,转头上某某购物网站,就会给你推荐某某品牌的跑步机等健身器材。我那天和朋友在聊天说起,想买个空气炸锅,转头其它APP就给我了进行了精准的推荐。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1)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这是一个大话题,我们不做讨论。我只是点到为止,主要来说明文章开头网友的问题。

乌鲁木齐街道边千万个餐饮店、零售店开店、闭店时间,客流营业收入等数据。因为现在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某某APP快捷支付的,这些数据会被互联网公司后台保存下来,这是最真实的餐饮店、零售店的商业活动数据报告。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2)

城市人在街边店的每一笔消费记录,都被记录在册。比如你今天下班,和朋友们去逛会了夜市,在夜市边上的大排档点了烧烤,啤酒。晚上又去KTV唱歌,唱到凌晨1点才结账回家,回家通过网络叫了代驾,或者打了滴滴,又或者打了出租车通过扫码付款。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3)

千千万万个城市人的消费记录,在大数据上形成了千千万万个行动轨迹的“线”,形成了千千万万个消费的“点”。大数据后台就会自动会刻画城市人的“消费者画像”,和“消费者群像”。

比如,西安当晚有几万人去了大唐不夜城,成都有几万人去了春熙路,逛吃了一晚上。大数据就会判定该城市商业魅力加分。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4)

再比如某某城市,没有夜市可逛,KTV也关门了,或者饭店门口停车难,停车贵。城市人,下班就回家了。就像网友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大数据后台就会判定消费不旺盛,“商业魅力”不足,而成为扣分项。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5)

如果通读过我的上两篇文章,再加上我刚才的解释。您大概就能知道。这个榜单正是一年期内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的一个总结。并且这个总结主要是通过大数据后台判定打分的,是完全客观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并且样本规模相当的庞大。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6)

榜单上有388个城市的,数以万计的餐饮店、零售店的营收数据。通俗的说,那个商业魅力排行榜,排的是什么?排的是你所在城市,街道边的餐饮店,零售店开的多不多?商业中心开的密不密?生意火不火?商户挣钱不挣钱?

城市人,一年中,吃的开不开心?购物爽不爽?蹦迪嗨不嗨?玩的舒服不舒服等等等等,全部是都是城中人的最真实的生活体验的年终总结。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7)

城市商业魅力的榜单,看似是城市在参与排名,跟自己没有丝毫关系。其实参与排名的是城市中的每个人。是城市中的人的社会活动,提供了排名的数据和依据。城市只不过是代表城中人参与了排名而已。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8)

如果再深一步讲,城中的商户如果生意不好,会不会继续投资?城中人吃喝玩乐,钱从哪儿来?当然要有不错的收入作为保障,从这个侧面讲,“商业魅力”的高低,即说明了消费是否旺盛,更说明了收入是否丰厚。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经济活动的本质是交换(消费),目前这种,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下,“内循环”如果起不来,又何谈城市未来呢?

乌鲁木齐变三线城市(为什么会从二线城市沦落成三线城市)(9)

我是皮牙子曰,以上是我对商业魅力排行榜榜单的一点个人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