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原标题: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

飞飞儿入非非想

鲁智深去鲁智深

鲁达的逃亡之旅始于“镇关西”而终于“五台山。从受“怂恿”力毙镇关西到“破”戒律大闹五台山,是一个从“无知”到“叛逆”的过程。

正是在最强调戒律和按部就班的秩序性的寺院里,在领受了“智深”这个法号之后,鲁达才开始将自己骨子里的叛逆性恣意“爆发”到了出来。

智深对智真长老和五台山文殊院“戒律体系”的叛逆,本质是就是对“父权”社会的叛逆。

书中虽从未交代智深的身世状况,但他在渭州的一系列表现就是一个野孩子(孤儿)的状态。

在五台山的几个月 智深才第一次体验到“父权”的约束力。

鲁智深的悟道之路则是一个“偈起偈终”的闭合旅程。

师父智真长老的一首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开启了他作为僧人“智深”的新的旅程。

只有远离被各种规范定义的“禅林”之后,智深才会逐渐对自己的僧人身份产生真正认识和认同感。

智深的临终之偈,则是他自己口颂的这首“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钱塘江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只有把上天赋予的“天孤星”使命尽心竭力完成之后,智深才有可能回归自性,平静的回顾体察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

不怨不悔,想即想,做即做。

洪信再来之日,智深悟道之时。

再尽量简洁的梳理下鲁智深“在路上”的前后这几章。

1 从痛打“物欲”之贼镇关西起步。

2 受智深长老点化,开启自己从鲁达到鲁智深的机缘。亦彻底。释放自己的“叛逆”。

3 本章,桃花庄痛打“情欲”之贼小霸王周通。

4 也就是下一章,瓦罐之寺痛打“食欲”之贼二僧道。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2)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3)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4)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5)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6)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7)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8)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9)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0)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1)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2)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3)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4)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5)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6)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7)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8)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19)

水浒传攻打二龙山(细读水浒传第六)(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