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鲁西南长大的孩子,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鲁西南地区是相对保留了很好的山东酒文化和丧葬文化的地方,也是相对落后的地方,说实话,所谓的陋习或者习俗,都是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保留的比较完整,不信,可以参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关于山东女人吃饭不上桌的问题?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关于山东女人吃饭不上桌的问题(关于山东女人吃饭不上桌的问题)

关于山东女人吃饭不上桌的问题

作为鲁西南长大的孩子,可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鲁西南地区是相对保留了很好的山东酒文化和丧葬文化的地方,也是相对落后的地方,说实话,所谓的陋习或者习俗,都是在相对落后的地方保留的比较完整,不信,可以参考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首先可以回答,不是不上桌,是不上男桌,这个现象只要体现在过年走亲戚,特别是大年初二和初三,孩子回娘家或者去姥姥家,最明显,为什么?因为亲戚多,女婿,外甥女婿,一来就是来几个。如果是一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并且结婚,初二回娘家,除了第一年比较隆重外,肯定是一家人一个桌 吃饭,不存在上不上桌的问题,只是先让男人喝酒,女性在做完饭才去吃饭。

那为什么过年走亲戚,人多的时候,女人不上男桌吃饭?首先,在山东仍然有男尊女卑的文化烙印在,这是肯定的。但是这个东西,你要辩证地看,他不见得是陋习,只是家庭分工的不同。小时候,农村人,一般叫成家的男性叫,男劳力,外头人,这就是典型的分工不同。所以,大家庭聚餐的时候,都是要对男性有一个形式的尊重,单独一个桌,其次,是吃的饭不大一样,因为这个时候主要的不是吃饭,是喝酒,而且是先上菜喝酒,一般到上馒头的时候,女性才开始吃饭。特别是早些年,条件不好的时候,主要的大菜,才准备一盘,这时候男桌就会把一些菜端到女桌上,让女性吃。现在基本不存在这样的情况了,基本都是一样的菜,准备两桌了。第三个,是规矩。女性上桌了,孩子怎么办?谁来照顾孩子吃饭?和男性一桌,就怕孩子捣乱,特别是在这个相对正式的饭桌上,这是我们山东人不允许的,不允许没规矩。

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还体现在大年初一早晨起来磕头。我们那里到现在依然保持着这个习俗,我们那里磕头,出了本家的老人,都是给各个家族族谱磕头,但是,这个女性是不去的,女性特别是结婚的女性,只给本家老人和族谱磕头,外面是不去的。这里我要强调一下,不是现在年轻人所谓的陋习和糟粕,是你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文化。它不是陋习,是老家人维系家族关系,调解邻里关系,尊重老人的一个传承。我离开老家已经整整12年了,现在在省会城市定居工作,但是我是从8岁开始就被长辈叫着一起去磕头拜年,一直到现在。因为现在大家都在忙着挣钱,不管是在外的,还是在家的,对很多在家的老人来说,一年到头,都见不着几回,过年了,给长辈磕头,一是让老人有个念想,二来也是个安慰。

回到上桌的问题,现在说实话,你也就现在姥姥辈,奶奶辈的还在世,还能见到这样的情况。在我老家,一般父辈都是兄弟姐妹好几个,过年也热闹。一旦老人不在了,就很难聚在一起了,那种热闹的场景也就没有了,在我的这个年龄还好,一般家里都是两三个孩子,都成家了有孩子了,回去还能热闹些,比我小点的,都是一个孩子,过年吃饭你想分桌,都没有那个机会,所以大家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