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是否曾经被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山寨名画所困扰?明明知道是在恶搞某幅名画,却不知道原作品的名称和背后的故事,因此即便对山寨画作似曾相识,却没法接住恶搞的“梗”。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

爱德华·蒙克的《呐喊》常被人恶搞

其实,在众多恶搞画作中,有不少艺术性、创造性和趣味性俱佳的上乘之作,它们不仅是独立的幽默作品,也是原作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本期《小艾玛的游乐园》,天洪和Emma就来和大家分享几幅被“黑得最惨”的世界名画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

蒙娜丽莎

说《蒙娜丽莎》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画作,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达·芬奇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创作的这幅油画目前安静地悬挂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内。每年,蒙娜丽莎都要隔着厚厚的防弹玻璃,忍受着600多万人的指指点点。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

戒备森严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背后的故事和谜团足够单独写一本厚厚的书。有人说她是彼时佛罗伦萨统治者次子朱理安诺·德·美第奇的前女友,有人说她是商人弗朗西斯科·德·焦孔多的妻子,还有人说蒙娜丽莎就是个上流社会的交际花。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

蒙娜丽莎真容

画作本身也有不少内容值得挖掘,比如蒙娜丽莎两只眼球里各写了两个大写字母,右眼可以辨认出是LV,也就是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缩写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5)

中世纪过后,文化、科学等领域百废待兴,各种新鲜观点层出不穷,是个叛逆和革新的时代。在中世纪,教廷认为肚脐眼以下除了拉屎撒尿就是七情六欲,因此绝不应该出现在主流的作品中。而达芬奇创造性地将蒙娜丽莎的身体画到腹部以下,本身就是对教廷的反抗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6)

既然当了反抗先锋,就要做好被别人反抗的心理准备。在1919年,马赛尔·杜尚在印刷版的蒙娜丽莎脸上画上了山羊胡,还写上了“L.H.O.O.Q”几个字母,这是英语“Look”的意思,也是法语“elle a ehaud au cul”的缩写,是句和肚脐眼以下相关的脏话。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7)

马塞尔·杜尚的“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结果,就凭借着这种我四岁就在旺仔、乖乖和海尔兄弟脸上画满了的胡须,杜尚成了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锋,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谁曾想到四岁的我,在懵懂的艺术创作早期也曾产生过达达主义的萌芽。直到某天,我拿着水彩笔想在旧版2元人民币上给两位少数民族姑娘画胡子,因循守旧的家长扑灭了我的艺术人生。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8)

出现在旧版2元上的彝族和维吾尔族姑娘

尽管我的艺术人生只持续了几个礼拜,但是不少像我这样的年轻人拿起了手中的画笔,开始对无数像《蒙娜丽莎》一样的作品进行充满创造力的二次创作。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9)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0)

小黄人版蒙娜丽莎

梵高自画像

2017年,一部记录梵高生平的动画片《至爱梵高》上映,用梵高的创作笔法讲述了他的死亡。这部全球首部以油画形式呈现的动画片由来自15个国家的125位画家共同创作,根据梵高的120幅原作再加上演员表演拍摄成的853个镜头,创作了1000多幅手绘油画,加工成为65000帧画面,以每秒12帧的速率播放,成就一部90分钟的电影。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1)

电影、电视节目或是我们在手机上看的小视频,只有达到每秒24帧,也就是每秒出现24个画面,肉眼看起来才能连贯。因此,每秒12帧的《至爱梵高》看起来是一个卡顿感很强的动画作品。尽管这是一部开创性的动画,但并不是一部容易让人沉浸其中的电影。前往影院观影的朋友表示,大约在第15分钟后,影院内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2)

电影《至爱梵高》剧照

梵高短暂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挫折。当时,学院派是艺术圈的主旋律,印象派完全不入流。因此,他的作品在生前可谓一钱不值。在梵高生命的晚期,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他与当时同居的另一位画家高更在创作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在一次激烈争吵过后,高更愤怒离去,梵高则割下了自己的耳朵。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3)

《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除了举世闻名的《星空》和各式向日葵,梵高还有35张自画像流传于世。其中最能带给人震撼的就是这幅《割耳朵后的自画像》。消瘦的脸庞、痛苦的双眼、血红色的背景、冒烟的烟斗和标志性的包裹着耳朵伤口的绷带,这样一幅充满了苦涩和痛楚的作品与他的其他画作一样,成了被恶搞的对象。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4)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5)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6)

就在今年4月1日,法国奥塞美术馆发布了一则新闻:该美术馆的一名安保人员在疫情期间带着自己6岁的女儿Betty来单位值班,结果Betty把一幅梵高的自画像进行了一番马赛尔·杜尚式的涂鸦,新闻中还放出了被涂鸦后的梵高像。但该消息随后便被辟谣,这只是个愚人节玩笑。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7)

梵高在创作的高峰期,作品吸收了来自全世界的1艺术营养,而日本的浮世绘就是他与高更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之一。而说到浮世绘,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幅已经烂大街却少有人真正了解的《神奈川冲浪里》。

神奈川冲浪里

在日本料理餐厅的门帘上、在日式礼品的外包装纸上、在家装公司的墙纸手册上,你一定看到过这幅画。这幅名为《神奈川冲浪里》的浮世绘已经不再是被大英博物馆束之高阁的艺术珍品。今天,它的作用与1803年左右日本画家葛饰北斋创作它时一样,装饰着平常百姓家。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8)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19)

第一眼看上去,《神奈川冲浪里》是一张关于滔天海浪的画作。仔细观瞧,会发现海浪后方被积雪覆盖的富士山。海浪里,有三条如同落叶般渺小的渔舟,船上的渔民们惊恐地抱紧船板,听天由命。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0)

这幅作品与其他日本浮世绘一起,曾带给像梵高、高更这样的西方作家以灵感。同样,《神奈川冲浪里》也汲取了来自西方绘画艺术的精华。尽管当时的日本进行着严格的闭关锁国,仅允许中国和荷兰的船只在长崎进行货物交易。但是画作中的蓝色,却是一种来自德国的合成颜料,学名叫做普鲁士蓝。远处的富士山的个头远远小于近处的海浪,说明葛饰北斋借鉴了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1)

普鲁士蓝的颜料

这幅作品本来就不是什么用来进贡或是拍卖的艺术品,而是用来装饰百姓家客厅的印刷制品。1842年,《神奈川冲浪里》的精致印刷品印刷了5000幅以上,每幅售价16文钱,在当时只相当于两碗面的价格。如今,初版中保存完好的作品在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都有收藏。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2)

东西方融合是那一时代艺术创作的主题

如今,这幅作品不但在各种生活周边装置中广为使用,也成为最容易被恶搞的日本浮世绘。滔天的巨浪、积雪覆盖的富士山适合作为任何日本漫画形象的背景板。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3)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4)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5)

哆啦A梦与静香版《神奈川冲浪里》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2019年,如果说有哪幅作品是因为众人的恶搞而爆红网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绝对当仁不让。1665年,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以自己14岁的女儿为原型,创作出了这幅流传后世的油画作品。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6)

与梵高类似的是,维米尔也是天妒英才的典型。只活了43岁的他在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世人遗忘,直到19世纪中期才被艺术评论家们重新发现。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7)

维米尔另一代表作《倒牛奶的女仆》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带给人最大的感受是光影和色彩的和谐。纯黑色的背景前,蓝色和黄色的头巾、清澈的眼睛,从左前侧打来的柔光点亮了少女右侧的脸庞,耳朵上的泪滴型珍珠耳环则是整个画作的点睛之笔。目前原画收录在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8)

印有镇馆之宝的旗帜飘扬在博物馆门前

2011年,中国一位名叫靳尚谊的艺术家为了向维米尔致敬,创作了一幅《惊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在原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只无处安放的手,眼神也飘忽不定了些。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29)

《惊恐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大概从2019年开始,不知因何而起,网络拉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模仿的大幕。还有不少服装、生活用品也把这位姑娘经过一番二次创作,贴在了自家产品上。Emma就有一件衣服,图案是一只带珍珠耳环的小狗。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0)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1)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2)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3)

《辛普森一家》版

创造亚当

1511至1512年,米开朗琪罗在梵蒂冈的西斯廷礼拜堂的天顶上,画出了《创造亚当》。这幅画讲的是《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上帝创造了亚当后,两位手指相互接近,马上就要碰在一起。而相碰的那一瞬间,上帝就将把灵魂传递给亚当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4)

西斯廷教堂屋顶壁画面积达500平方米。在创作壁画的四年时间里,米开朗琪罗需要长时间仰头作画,痛苦不堪。而画作的内容取材于圣经中从开天辟地到诺亚方舟的故事。故事本身涉及到不少宗教教义和典故太过高深不在这里过多讨论。我们单说这幅《创造亚当》是如何被玩坏的。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5)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6)

在众多名画恶搞中,《创造亚当》是被官方“玩梗”次数最多的: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7)

漫威电影《死侍2》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8)

《创造海绵宝宝》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39)

甚至连中国人也搞了个《创造双宝》...

只要你能想得到,任何人物、动物、卡通形象,都可以静静地坐在画面的左侧,伸出手臂,等待被“创造”。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0)

"创造“前记得要消毒哟!

美国哥特式

《美国哥特式》是美国艺术史中光芒万丈的灯塔,与自由女神像、芭比娃娃、野牛镍币以及山姆大叔并称为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这幅画作由格兰特·伍德画于1930年,历时两个月完成,它象征或讽刺的内涵一直令人们猜测不已。《美国哥特式》可以说是被恶搞最多的世界名画了。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1)

男人沾满泥土的右手紧握着农具,有人说是农业主导的含义,也有人说是男权的象征,女人身着维多利亚时期服饰,不苟言笑地望向男人。他们身后,是一座哥特风格的农舍。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2)

农舍原址

两人严肃的面部表情构成了该画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要素,也成了被恶搞的重点。有人给男人的三叉戟串上了烤串和巨无霸,也有人给画中的两位穿上了哥特风服装,除此以外,马里奥、小黄人等动画角色也都上演过一幕幕“哥特式”。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3)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4)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5)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6)

蒙娜丽莎背后的历史(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47)

《美国哥特式》的房子原址就在爱荷华州南部小镇艾尔敦(Eldon),今天依然存在,并且免费对外开放,房子所在的道路已经改名为美国哥特式路。准确地址为:300 American Gothic St, Eldon, IA 52554。

▲文/天洪▲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