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故事,一定要从后往前看,才能看得更清楚。比如争议频频的本季《歌手》。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

这档本季收视大幅回暖却口碑下滑的综艺的最新争议事件是:在上一轮被奇袭成功的萧敬腾和本轮成绩不佳的袁娅维之间,袁娅维被淘汰。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2)

至此,本季首发阵容中,已经离开了两位,上一位是毛不易。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3)

对于《歌手》审美的质疑,再度甚嚣尘上。有评论说,袁娅维淘汰,证明国内音综配不上高审美。

这其实不是《歌手》第一次遭遇类似质疑,2020年的《歌手》,已经步入第八年。从巅峰到回落,围绕在这款国内顶级音综周围的质疑始终是:在《歌手》舞台上,不飙高音就拿不到好名次吗?

但今年的情况更特殊,相对往年的歌王之战,今年洪涛为《歌手》打出的主题是:当打之年。

这是竞演歌手平均年龄最年轻的一季。除了日本的米希亚生于1978年,徐佳莹、萧敬腾、袁娅维为80后,华晨宇、毛不易、周深、刘柏辛、黄霄云是90后,还有奇袭歌手李佩玲这样的00后歌手。

这意味着游戏规则已然改变。在音乐审美分众化的时代,相比选出一个“歌王”,这档综艺真正最需要回答的问题其实是:这个时代到底需要怎样的歌手?而一个面临迭代的华语乐坛,又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歌手?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4)

而最令我深深不解的问题则是:当观众对《歌手》排名提出质疑,质疑的到底是《歌手》,还是华语乐坛升级中的审美?

或许对于《歌手》和华语乐坛,这都是一场焦灼中透出希望的中场战事。

为什么周深两场第一,袁娅维却被淘汰?答案藏在《歌手》游戏规则里

可以说,本季战到现在,最后的《歌王》候选已经呼之欲出:华晨宇、周深和后半程异军突起的徐佳莹。

而如何在《歌手》舞台拿到好成绩,周深同样做出了最好的示范。

如果说“飙高音”和舞台表现力是《歌手》舞台的顶流通行证,那么为观众呈现多样的舞台,不断为自己的表演注入新鲜感,则是持续拿下现场观众的杀手锏。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5)

以周深为例,在首期凭借成名曲《大鱼》拿下第二以后,成绩一度进入中游,但最近几轮的异军突起,则显然是突破自我的奖赏。

上一轮《达尼亚》收录在朴树 2017 年发行的专辑《猎户星座》中,是俄罗斯民歌、中华古典诗词与雷鬼元素的一次惊喜碰撞,周深的妙笔,则是融入了谭晶和毛不易唱过的《红莓花儿开》,加上其空谷幽兰般的演绎,胜出并不意外。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6)

这一轮周深演唱的《达拉崩吧》则更惊喜,歌曲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一位少年闯进山谷斩杀巨龙拯救公主的故事,而周深这次更是一人分饰五个角色,唱出四种音色,同时诠释了小女孩、少年、国王、巨龙、旁白。

为了这场表演周深还临时学了一套舞步,不管舞步效果如何,边唱边跳加上来回反串绝对贡献了其参赛以来的最大惊喜,等于是一个人同时演出了《声临其境》 《声入人心》 勉强算是低阶《舞蹈风暴》,这种多角色音色塑造很自然为他蝉联第一。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7)

类似摸到《歌手》制胜法门的,还有徐佳莹,上一次大爆发,徐佳莹大胆尝试了老王乐队的摇滚风《我还年轻,我还年轻》,一举拿下了当期第一名。这真是不断“玩出花样带来的“出奇制胜”。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8)

相反,徐佳莹唱自己擅长的苦情歌时,即使演绎更加优异,《不难》排名第六,《言不由衷》排名第五,今日的金曲歌手徐佳莹,唱这样的情歌,哪有不好的道理,但也始终徘徊在下半区。

最近几场,先是一首伍佰的《Last Dance》,接着又是王菲的歌曲《半途而废》,不是徐佳莹一夜之间突飞猛进,而是选歌恰好卡在大众期待和审美的点上,连续第二名的好成绩,就是顺理成章。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9)

相对来说,《歌手》舞台不能唱什么,最好的示范,华晨宇。

简言之,若不是华晨宇,从《神树》到《降临》再到《新世界》,只怕早已被淘汰。

从音乐性上讲,这样的华晨宇,令人惊喜,从"毁灭"到"重生"再到"重建",华晨宇的艺术感悟、构想与天赋,在此完美融合。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0)

但,即使是华晨宇,即使唱出了天地洪荒、开天辟地,曲高和寡,就是倒数。

好不容易到了《新世界》,依然曲高和寡,但演唱套路回到了呢喃、循序渐进、高音,排名又稳定回到第三名。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1)

说到底,一切都是《歌手》的排名游戏。

有些歌手不遵守这个游戏,结果就是出局。

比如本场的袁娅维。

有人问,袁娅维本场唱的难道不是芭乐曲?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2)

表面看,是。《I love you 3000 我想》,为什么只获得了第七名,加上上一场的第五名,结果被淘汰。

答案是:不是袁娅维唱的不好,而是即使是芭乐曲,她唱的依然太袁娅维。

由吉他弹唱开始,转向R&B轻快风格,唱出的确是“哪个少女不怀春”般的甜蜜与娇羞,可还是太复杂,Soul R&B的方式,唱出了恋爱的芬芳和向往,但英文歌融入中文歌的方式,终究还是,以及过于繁复的编曲和唱法,还是超出了大众认知与驾驭难度的边界。

丁太升一句毒舌,“她陷在自认高级的音乐审美中难以自拔。”就成绩而言,未尝不是一针见血。

说到底,观众期期都质疑,大众评审是从哪找来的这么一群人,但大众评审八年如一日,呈现的是国内观众的平均审美,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歌手游戏规则。

有些歌手找到了法门,游刃有余,比如后来居上的周深、徐佳莹,有些明知道这道游戏怎么玩,却背道而行,比如华晨宇。

还有人,比如萧敬腾,就是拧巴,本场的《你啊你啊》,是把比赛当成自己的演唱会了,嗨爆了是真的,依然找不着《歌手》的北也是真的,排名第四,观众质疑,就像那句"哎~哦~",得还是失呢?像这样唱完本季,哪怕坚持到底,观众怀念的,只怕依然是当年《超级星光大道》那个踢馆惊艳,中途被淘汰的萧敬腾。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3)

游戏有规则也有胜负,但歌手们在《歌手》中赢得的,又似乎不止是游戏本身。

毛不易袁娅维败北,但他们输了吗?

从结果看,本季《歌手》,大抵已经尘埃落定,歌王逃不出华晨宇周深徐佳莹,中游是萧敬腾米希亚和本轮杀入常规阵容的声入人心男团。

被淘汰的首发歌手,是袁娅维和毛不易。

但我的疑问是:留下的,就赢了吗?被淘汰了,又是否就是输?

从成绩论,本季表现最糟的首发歌手,自然是毛不易。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4)

两场垫底。

尤其是毛不易与黄霄雲的对抗,堪称创作型歌手与铁肺型歌手的正面对决。 结果是,毛不易,也逃不出2014年的黄品冠、2015年的李荣浩、2017年的光良、2018年的李晓东的“一轮游”困局。

加上黄霄云在节目中被嘲“情商低”、炫技、毛不易的出局,更令人可惜。

可恰恰是被淘汰出局的毛不易,反倒成为本季《歌手》最灿烂的一笔。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5)

本季《歌手》唯一一次登上热搜第一,是毛不易被淘汰。

从网易云音乐的数据来看:第一期毛不易《借》一周播放量超700万,节目播出至今,在所有参赛歌手中,他的音乐粉丝涨幅中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华晨宇。

这样看,毛不易败了吗?

即使是那些真正一轮游的奇袭歌手,败北也未必是败北。

最有代表性的,李佳琦表妹——刘柏辛,中国新说唱出道后,就直走着小蕾哈娜的路子,不出圈。

奇袭的时候,单挑了两场连续排名第一的华晨宇PK,惨败,然后一夜出圈。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6)

奇袭失利的《Manta》上了热歌榜。 输了比赛,舆论和热度却实现了逆袭。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7)

就算是哪些输掉口碑的奇袭歌手,输了吗?依然未必。

比如, 黄霄云,刚赢毛不易的时候,从中国好声音第四季汪峰战队的选手,公认的新一代唱将,被观众骂到怀疑人生,可是真到她被淘汰,评论竟然又有一阵惋惜之声。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8)

说到底,《歌手》舞台,何时真的以排名定胜负。胜败只是一时,留在观众心里的痕迹,才是永远。

这季《歌手》创新故事,其实是一部华语乐坛迭代史诗

说到本季争议,谁比得过华晨宇。

他连拿第一的时候,被嘲,唱冷门歌排名靠后,依然被嘲。

被吐槽,没什么可说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但华晨宇的遭遇背后,何尝不隐藏着今日华语乐坛的撕裂。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华晨宇不行,那你告诉我,今日华语乐坛新一代歌手,谁是当仁不让的王者?

答:无。

某种意义上,华晨宇的烦恼,也是《歌手》的烦恼:分众与大众,不相容。

想当年,《歌手》也是意气风发的全民爆款。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首播,一炮而红。那时《歌手》舞台上唱的歌,大部分观众耳熟能详。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19)

分水岭出现在2015年。 《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都在2015年,迎来了收视巅峰:《我是歌手》平均收视率达2.725%,《中国好声音》平均收视率在4.8%左右,但巅峰过后,是连续几季的断崖式下跌。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20)

知名音乐大V耳帝曾经总结过六点:

一是华语乐坛资源的消耗与枯竭;二是观众对这种模式与形态的审美疲劳;三是音乐消费进一步分众化的进行瓦解着大众关注;四是受网综冲击下的电视综艺大环境的萧条;五是国家政策的限制与管控;六或许有着节目团队的人员变动。

从CSM52城市网收视率数据来看,《歌手2017》每期还能保持1%以上,到《歌手2018》已经有多期在1%之下。面对网上铺天盖地的批评,洪涛哭着对观众说:“我只能说我尽力了。有很多网传的大家期待的歌手,我们真的在尽力(邀请歌手参加),我只能这样说。”

到了去年的《歌手2019》,洪涛总算请来了刘欢和齐豫,可是首播酷云实时收视还是创下了历年最低,最终十四期节目没有一期csm55城收视率破1%。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21)

而低收视率背后一个尴尬的事实是,这些华语乐坛顶级唱将唱的歌,竟然也变冷门了。

说到底,《歌手》的枯竭背后,是华语乐坛的枯竭。

当年《歌手》能成功,不过是挖掘出华语乐坛黄金时代残留的剩余价值:经典好歌、情怀和老牌歌手,可是当几季过后,存量被挖掘殆尽,华语乐坛已经没有多少经典可供再利用的时候,《歌手》怎么办?

答案就是《当打之年》。

歌手年轻化,评审团也开始“年轻化”,说到底,是在音乐受众圈层化的当下,为了走近年轻观众的口味而不得不做出的改变——

既然近年来,民谣、嘻哈、摇滚等音乐风格一个个崛起为割裂的圈层,而偶像养成的“造星运动”,也诞生了一批粉丝众多的圈层偶像,众口难调做不到了,不如让这些新一代圈层偶像,重新在《歌手》舞台一决高下。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22)

这种阵容变化乍一看“实力不足”,再次被嘲史上最弱,但也增加了悬念和看点,至少,除了华晨宇,任何人都不再安全。

而比赛进行至今,从结果看,豆瓣评分下滑,但收视率强势回升,59城收视,一度破2。

收视率背后一个新的改变是:更年轻的95后、00后对于“好歌手”和好歌的审美,也开始粉墨登场,影响战局,比起捉摸不定的听审团,这或许才是本季《歌手》排名更令人捉摸不定的原因——新一代开始为自己的审美做主。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季《歌手》的捉摸不定,正来自于华语乐坛的地壳变化,当新一代歌手开始粉墨登场,接管华语乐坛,老一辈观众也许还停留在过去的河流,但未来是大势所趋,流行时代的车轮永远滚滚向前,本季《歌手》正处于华语乐坛是朝代更迭的交接处,这或许才是本季《歌手》最大的意义:它的背后,是一部华语乐坛迭代史诗。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23)

对于一个乐坛来说,时代趋势与流行规律决定了旧的一切必将结束,而新的局面即将到来。在这场变幻又混沌的战役中,排名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正如李健在2015年说的:“就算你拿了歌王,你也不是,音乐没有王。”

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是节目让所所谓新生代歌手、原创歌手、偶像歌手同场竞技,不管是“曲高和寡”还是“圈地自萌”,至少,华语乐坛得到了一场华山论剑的机会,而所谓华山论剑,重要的从来不仅是决出武林至尊,而是让天下知道,如今的武林,到底是怎样的武林。

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季不仅是《歌手》转型 的中场战事,也是属于变局中的华语乐坛的中场战事。

无论本季歌手属于华晨宇、周深还是徐佳莹,也不管毛不易袁娅维被淘汰冤不冤,一切都是乐坛迭代史诗中的一部分。所以与其问今日《歌手》的音乐审美,不如问《歌手》八年,华语乐坛和听众的审美,进步了没。

周深和袁娅维唱歌(周深争歌王袁娅维淘汰)(24)

《歌手》只是一面镜子,它照出的是今日华语乐坛,它的光芒与璀璨来自于此,困惑与焦灼也同样源自于此。

但唯有痛苦涅槃,才能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