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用物理知识教他妈妈蒸鸡蛋旁边的阿姨听着就不高兴,此子的妈妈听着心里就乐开了花育才路上,谁的做法更胜一筹?,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小学生实验鸡蛋浮起来?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小学生实验鸡蛋浮起来(此子用物理知识教他妈妈蒸鸡蛋)

小学生实验鸡蛋浮起来

此子用物理知识教他妈妈蒸鸡蛋。旁边的阿姨听着就不高兴,此子的妈妈听着心里就乐开了花。育才路上,谁的做法更胜一筹?

妈妈看着饭桌上6个蒸熟透的鸡蛋,心里就犯愁。孩子们喜欢吃溏心蛋,妈妈用心蒸,结果是:蒸5次,成功1次,失败4次。

儿子放学回家,看见桌子上的鸡蛋,心情极好,心里想着:这回应该能吃到溏心蛋了吧。

于是,放下书包,三步并两步地冲向厨房洗手,并迅速擦干手。迫不及待地从盆子里拿出一个鸡蛋,一阵笃笃后,把蛋壳全部剥开。大口一张,一个鸡蛋就不见了半个。

一口下去,看见蛋黄熟透透,儿子泱泱地说:“不是溏心蛋,不想吃了。”

好巧不巧的,此时自家的入户门完全敞开,对门阿姨刚好要出门。儿子地话,一字不差地落入对门阿姨的耳朵。

对门阿姨平时非常严肃,不苟言笑。对小孩的教育也是说一不二。答应孩子的礼物或者奖励,向来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孩子们的学习和日常要求也是当仁不让。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孩子被饿个一两餐,那也是时常有。

所以,她的孩子们对她是又爱又怕。当然,她的孩子目前也确实是很多数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属于出类拔萃的那一部分孩子。

对门阿姨关上自家的入户门,五步便到了儿子的身后,看了一眼鸡蛋,说:“这鸡蛋不是蒸得挺好的吗?蛋白不硬,蛋黄熟透,标准常规啊。

接着对门阿姨又一顿说:“平时餐桌上有什么就吃什么,不要挑挑择择的,你妈妈又要上班,又兼顾你们兄妹俩的吃喝拉撒,很不容易的。

对门阿姨说得没错,儿子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面部表情恢复正常。

妈妈坐在餐桌旁边,眼盯着鸡蛋,心里复盘着这连续4次的失败,得出的结论是蒸的时间太长了。因为4次蒸的时间都是10分钟,只是电磁炉设置的电能不同,分别为1800瓦,1600瓦,1400瓦。

儿子很善于察言观色,不漏痕迹地说:妈妈,你知道温度的单位是什么吗?

妈妈:摄氏度

儿子:那你知道热量的单位是什么吗?

妈妈:焦耳

儿子:妈妈,你第一次成功蒸得溏心蛋,再后来都失败了,您第一次是怎么蒸的?

妈妈:第一次的做法是同时蒸6个小龙包 5个鸡蛋,电磁炉设置时间10分钟,电能1600瓦。电磁炉自动熄电后,马上夹出包子,顺便夹出鸡蛋,以免水蒸气冷却后滴在包子上就不好吃了。

儿子:这就对了。

妈妈:???

儿子:小笼包是从冰柜里拿出来,直接进锅上电磁炉去蒸的。

妈妈:嗯。

儿子:电磁炉设置时间10分钟,电能1600瓦,锅里的总热量是固定的。这固定的热量,一部分是给了鸡蛋,一部分热量给了小笼包。鸡蛋 小笼包的总热量跟锅里的总热量刚好差不多,所以,您蒸出来的包子刚刚好,鸡蛋刚好是溏心蛋。

妈妈:嗯,有道理。

儿子:单单蒸鸡蛋,您所设置的条件,产生的热量对于6个鸡蛋来说,热量过剩了,导致蛋黄熟透透。下次您再调一下时间和电能,多试几次就可以蒸出溏心蛋来了。

妈妈:嗯,言之有理。

儿子:热量是可以通过计算公式算出来的。

妈妈:………

对门阿姨听了,就不高兴了,说:“你当你妈是物理学家啊,眼睛同时瞄一眼墙上的白板,蒸个鸡蛋,还得先在白板上做一番计算,再开始给你弄吃的啊……….

儿子:……

此时,妈妈表面上风轻云淡,心里早已乐开了花。因为儿子能在“蒸蛋“事件上用物理知识来进行合理解释。

对于蒸溏心蛋,妈妈可能只是想多试几次就成功了,不会往物理方向去想问题。但儿子居然会用物理知识来思考做吃的事情。

当然,这得益于这位妈妈经常对她儿子说的一句:如果你数理化学得好,你生活和学习上的七成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她不是厉颜厉色的妈妈,但她经常出一些小问题,让孩子经常去思考跟书本上相关的知识。

不得不说,在育儿道路上,妈妈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