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1)

公元543年,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九年,以女人为诱因,当世最大的两个势力,东魏、西魏爆发自双方成立政权以来的规模最大,也是最为惨烈的一场大战。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2)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3)

▲西魏权臣宇文泰,和东魏权臣高欢,各自掌握一国权柄,是势均力敌的对手,可谓是北朝的并世双雄。

东魏大丞相高欢之子,高澄,聪慧过人,有智略,懂政治,但就是人品上差点意思,十四岁时,竟然不顾伦理,和庶母郑大车私通。为此,高欢盛怒,重重责打了高澄一百棍,将其囚禁,并起了废其世子位的心思。幸得其母娄昭君和司马子如之助,方才和高欢言和,摒除嫌隙。东、西魏邙山大战的起因,正是因为高澄又犯了好色的毛病,看上了东魏御史中尉高慎的妻子李昌仪。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4)

▲李昌仪是北魏大臣李伯徽之女,美貌聪慧,擅于骑术。年过不惑的高慎情愿抛弃原配,只为与她成婚。

高慎是南北朝第一猛将,高昂,高敖曹的兄长,沾了高昂的光,官至御史中尉。但高慎在此位上只是一味的结党营私,祸乱国政,高澄想对付他,却被其美貌的妻子李昌仪所吸引,对她多番调戏,甚至想要强迫她。高慎得知此事后,心里惴惴不安,因此密谋造反。后因其结党营私之事曝光,高慎被外放至北豫州刺史,在此期间,高欢对其有所怀疑,就派遣使者前去观望,高慎见高欢疑心已起,随即杀害使者,献上东魏的战略要地虎牢关,向西魏投降。宇文泰对虎牢关极为看重,马上亲率诸军接应高慎,军至洛阳,包围河桥南城,欲阻断东魏进军之路,而高欢对此早有准备,河桥南城中已有数万精锐驻防,宇文泰难以攻下。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5)

▲高敖曹勇力绝伦,擅用马槊,《北史·高敖曹传》载:“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

宇文泰攻城不下,高欢又亲率十万大军来到,于是宇文泰后撤,高欢大军自黄河北岸渡河,据邙山为阵,两军之间互相对峙,数日不战。高欢军势众,然宇文泰仍想要兵行险招,他尽留辎重,率领精锐部队,趁夜登上邙山,想趁此机会突袭高欢。高欢虽然不战,但对局势把握明确,时时对西魏军队进行侦察,如今宇文泰一动,骑兵早就火速通知高欢。于是高欢遂即下令,分兵摆阵,以待敌军。

黎明时分,宇文泰大军直入高欢军营中,却因其早有准备而未能获利,反而因为自动出击,人马疲累,被高欢军中的大将彭乐以数千骑兵大败,临洮王元柬等五个王爷及督将参谋等总共四十八人皆被俘获。听此战报,高欢鸣鼓进击,西魏军士气低落,一触即溃,被高欢大军斩首三万余级。西魏军队溃败,其主帅宇文泰更是狼狈不堪,拼命躲避彭乐的追杀,最后不得已,只有对其苦苦哀求,骗他说:“彭乐将军今日杀了我,明日你还有什么用?不如带着我的金银宝物马上还营。”彭乐一想,也是此理,就放过宇文泰,将其营中的金银珠宝放在马上,回营向高欢复命。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6)

▲彭乐悍勇之将,高欢死前曾将他留给儿子高澄,并对高澄说:“彭乐心腹难得,宜防护之。”

彭乐言称宇文泰已经丧胆,不足为惧。但高欢深知宇文泰之能,知道他收拾残兵后必有动作。后果如高欢所料,第二日,宇文泰收拾兵马,重整旗鼓,和高欢复战。东、西魏双方,高欢、宇文泰皆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军队数量方面,本就是东魏兵多,西魏昨日一战,又折损不少,此战宇文泰要赢,可谓是难上加难。但就在此时,一个士兵却扭转了战局。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7)

▲司马光有言:“(高)欢性深密,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制驭军旅,法令严肃。”

这个士兵是东魏军中的一个无名小卒,因私自杀驴,犯了军法,受到军棍处置。一怒之下,他就奔逃至西魏军中,将东魏军的布防全都告诉了宇文泰。宇文泰败相已显,这时也没来得及考虑这份情报的真假,立马率军,按照得到的消息,绕过东魏军布防的主力部队,直击高欢所在的中军帐。高欢猝不及防,营外卫兵全数被俘,高欢的坐骑也在逃跑中被射杀,还好有赫连阳顺让马给高欢,并连同七人随后保护,高欢才在西魏的追兵下得存。而后,高欢退军回营,立即率主力卷土重来,宇文泰追击日久,未有准备,被高欢打得大败,幸有于谨、独狐信等人以残兵骚扰游击,又有王思政空城迎敌,宇文泰才能顺利退回渭河上游。高欢胜而复败,败而复胜,本欲趁势一统两魏,但由于兵无战心而作罢。

唐王北邙山之战(南北朝并世双雄一次决定性的交手)(8)

▲宇文泰,字黑獭,曾被誉为是“英姿不世,算略无方”、“明略过人,一时之杰。”

邙山之战,一波三折,战局跌宕起伏,但西魏终究是以大败为结局,损失督将四百余人,军士被俘斩六万人,宇文泰的心血自此一空。而东魏虽然重新夺回北豫州和洛州,但也只是惨胜。宇文泰、高欢两人皆在此战中几次三番死里逃生,双方都没能讨到好,东魏和西魏也都元气大伤,损兵折将,此后两三年,东、西两魏之间再无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