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前段时间,关于市民放生鳄雀鳝、清道夫等外来物种,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近日,江苏伊宁女士在荷园游玩时,在荷叶梗上发现大量粉红色的虫卵,疑似与福寿螺的卵十分相似。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1)

经调查,该荷园内的粉色的卵是福寿螺产下的卵,荷园内的福寿螺系市民祈福放生。据悉,市民无意间将福寿螺当作放生物种进行放生。那么,福寿螺放生的危害有多大?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2)

入侵物种-福寿螺

福寿螺是一种淡水螺,发源地位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于外来入侵物种。1981年以食用螺的方式被引入到我国广东。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3)

福寿螺引入之初,该物种并没有展现出自己的入侵行为,而是由我国沿海当地居民人工养殖,由于福寿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繁殖速度快,很快蔓延至广东附近的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在我国沿海城市出现泛滥成灾现象。

那么,福寿螺的繁殖速度有多快?据统计,福寿螺的繁殖期十分长,一年中约有6个月时间都在繁殖,产下的卵都粘在一起,呈粉红色,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一块粉红色的卵。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4)

根据科学家推算,福寿螺一块的受精卵约200枚~1000枚,1年可以繁殖产卵次数高达20~40次,综合推算,福寿螺一年产卵在20000到40000枚。

并且福寿螺的食量惊人,并且食性广泛,可以食用农作物、腐殖质、植物的茎叶和水生植物,对于本地生态环境带来非常严重的威胁,并且对农作物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在我国人们对于福寿螺十分不欢迎。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5)

目前,福寿螺已经被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列入重大危险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可见福寿螺在我国已经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福寿螺食用的危害有多大?

1981年福寿螺以食物的形式被引入我国,但是因其味道并不好,导致物种的市场化失败,因此福寿螺并没有小龙虾那么好的命运,成功入侵到最后需要人工养殖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6)

实际上福寿螺食用是非常危险的,据悉若将福寿螺制作成为食物,未能将其加热煮熟,人类食用的危险性非常高。

据悉,福寿螺体内有寄生虫多达6000多条,福寿螺煮熟十分麻烦因体内的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部分寄生虫寄生后不容易被高温杀死)。若食用未煮熟的福寿螺,吃下去后寄生虫就容易进入人体可能会破坏神经组织,严重的可能致人痴呆或者死亡。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7)

因此,福寿螺无论是从生态的角度还是食用的角度分析,该物种都是不折不扣的害虫,对人和其他生物都不友好。那么,为何会有人将其误认为是放生物种进行放生呢?

福寿螺和田螺,有何区别?

实际上,在我国分布有中国圆田螺,主要分布在淡水的湖泊、水库、稻田等,由于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有清热止渴、明目等食疗功效,成为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不少人将福寿螺误认为是中国圆田螺,那么,中国圆田螺和福寿螺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8)

第一、外形区别,福寿螺比中国圆田螺大;福寿螺尾巴扁平壳薄,中国圆田螺尾巴尖壳厚;在肉的颜色上两者有着明显的色差,福寿螺的肉的颜色主要以黄白色,而中国圆田螺颜色为青褐色。

第二、繁殖区别,福寿螺和田螺均是雌雄异体,但是福寿螺在受精后母体开始夜间产卵,将粉色的卵产在池塘边、植物的茎上等;田螺受精卵在母体的宫内进行胚胎发育,据悉完成一次受精卵到仔螺,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

第三、食性差异,福寿螺主要取食蔬菜、浮萍、瓜果等;田螺喜欢夜间活动和摄食,主要吃水生植物嫩茎叶、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两者的食物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有人吃福寿螺死亡(江苏一荷园惊现福寿螺)(9)

因此,在野外如何区分福寿螺和田螺是最快速高效的办法,主要是外形区别,辅助区别方式繁殖区别,观察周围是否存在粉色的卵。

总结

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目前已经遍布全国,为了很好地遏制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议及时发现及时上报,阻碍福寿螺种群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