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笔画譬如一裹,它收尾时可以加钩,加钩的意思就是没有踆锋,用一个暗节点就可以了,这是一条弧线。另一种就是加趯,这是必须踆锋的。"永"字八法把趯当作单独一笔,任何笔画如果要加趯,都要先结束第一笔。
通常是顿笔收,然后中间用一个踆锋来过渡,最后趯出,这就是"笔笔断而后起"的思想,是张旭在"九用"、"八法"中的规定动作。整个过程如果用另一种表示法,就是拨镫法四个动作,推拖捻拽,其实就是画十字,据说是韩愈所传授的。
钩趯这两种复合笔势,可能各有一个专称,但也可能合用一个专称,如一裹加钩趯,都称之为玉钩。
3、撇加钩趯
今天要讲撇加钩趯,道理是一样的。什么是撇?行笔走七号方向都称之为撇。一撇的尾部可以出现钩,也可以出现趯,关键就是踆锋不踆锋。
3.1撇向左钩趯:反引势一撇向左钩趯,都叫做反引势。
所谓"引",本义是开弓,引申义是拉长。"反引"就是反向拉长,一撇本来是从上写到下,现在回头向上了。
我们知道,一撇本身没有钩趯,最早是因为草书的连写,在使转中产生了牵连,这使一撇写完后有了牵丝,这就是钩趯的来源。
一撇下来7号位,回头向上就是2号方向,有时也走1号或者3号。这就形成了一条弧线,一个循环。7号面写下来是顺时针内向圈,内旋,往上转向用2号面,就属于外拓了。从内旋到外拓必定有一个绞锋点,所以要特别注意换笔心。
7转2,是用毛笔正反两个侧面去写,这是一个钩。比较安全的转向方法,就是踆锋加节点。跟蟹爪、玉钩一样,7号位一撇下来顿笔收,这是先把撇结束,然后踆锋、趯出。写钩用正反两个侧面,书法中又称为翻,比较难写,右边这种有踆锋的反而容易写好,这是趯。
你看《兰亭序》中的"夫"字,
《兰亭》是草稿,王羲之本来写的是"也"字,后来改为"夫"。"也"字笔画很细,"夫"字罩在上面,笔画当然粗了。但这一用力,一撇下来很粗,侧锋在纸面上很多,转身就很困难。这时只要收笔、踆锋,就容易趯出了。要注意这一趯真正的意义,是笔心方向换过来了。
这种带有趯的撇,都称之为反引势。这个"欣"字左边长撇也有趯出,这就是反引。
右旁第一笔撇也有转圈收锋,但没有趯。
这个"茂"字左下第一笔有没有踆锋呢?看起来没有。
我们也称它为反引势,其实是先内旋、后外拓,在绞锋点上用了换面动作,以3号面向上写出。整个笔画,从起笔到收笔是7-9-8-7-3。
柳公权《玄秘塔》这个"成"字,
一撇尾部加趯,是趯向4号位,写起来跟"永"字八法中间的蟹爪势一样。
《阴符经》这个"鬼"字,
有很长的反引牵丝,这一撇用笔很细,在绞锋点上只要揉搓一下就可以换笔心。踆锋是转圈,揉搓往往在一条直线上来回,它的作用也是把笔心方向纠正过来,比踆锋转圈快,但这不是一个趯。
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说:"反引之势,轻利为美。张怀瓘曰:'王蒙善用此法'。《宣示》'拳'字是也。"这里戈守智引张怀瓘说"王蒙善用此法",漏了一个字,张怀瓘原文是"王蒙草善用此法",是指王蒙写章草常用反引。据说王蒙善学钟繇,草书经常用反引,但宋代《宣和书谱》记录内府只有一件行书,今天我们都看不到了。至于戈守智说钟繇《宣示表》中的"拳"字,这是小楷,不是章草,
现在可见的拓本也没有反引势,不知道戈守智当年看到的是什么版本。
3.2撇向右钩趯:竖笔势一撇通常不会在右边加钩趯,所以没有一个专称。有时候一撇加一策,通常就会当作竖笔势一开,一个折。
你看这个行书"和"字,
左旁一折可当作竖笔势一开。
这个行书"视"字也是这样。
刚才是禾木旁,这个是"示"字旁。
如果这一折缩小为点,那就是一个合点。就像这个"其"字的左下点,
本来是一撇,现在用一个合点来替代。
4、捺加钩趯接下来是捺笔加钩趯。捺笔本身是行走九号位,它也可以加上钩趯。
4.1捺向右钩趯:倚戈势
捺笔向右方钩趯,这就是倚戈势。整个"戈"字有五笔,书法中称为戈法,有关整个戈法后面还会介绍,倚戈势是"戈"字的中间两笔。
《玉堂禁经》有"倚戈异势"一节,把倚戈势细分为四种:折芒、秃出、借势、背,"背"字后面漏了一个字,应该是"背抛"。这小节文字不止一处有错,读起来相当困难,而且所举的字例和我们现在看到的也不同。
我来大致解释一下:如果倚戈势下没有钩趯,称之为"秃出"。不踆锋趯,往外收笔就是钩,称为"借势"。踆锋后趯出,这是"折芒"。如果倚戈写得很弯曲,出现了一大块空白,那可以用趯去补充这个空间,这就是背抛。
后来人们把"九"字、"风"字中的乙脚异势也称为背抛,意思是差不多,但《玉堂禁经》的"背抛"是属于倚戈势的。《玉堂禁经》中"乙脚异势"只有虿毒势。
我们来看一些字例。智永《真草千字文》常有倚戈秃出的写法,如这两个字,
倚戈势下面就没有钩趯。
要注意有些拓本,看起来好像也是倚戈秃出,
但可能是石碑损伤,本来可能是有钩趯的。
钟繇《荐季直表》这个"残"字,右旁有两个"戈"。
两个倚戈势收笔不同,上面是缩锋秃出,下面是向右出锋,这就是近于隶书的写法,类似于雁尾。
智永有时候也会这样收,而且收笔很小。
《玉堂禁经》称之为倚戈"借势"。
褚遂良《倪宽赞》"式"字倚戈势,
收笔也是雁尾,只不过非常含蓄。如果拉长一点,后来就变成了我们习惯的捺,如"艾"字的这一捺,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
至于倚戈折芒,好像折断麦芒那样,这是真正的趯,有踆锋的。
智永有时候踆锋圈很长,上次讲过的。右面的"民"字踆锋就是比较长的那一种。
倚戈背抛,就是反手写一趯,或者说这一趯向左补空白。
你看《阴符经》中这个"机"字,
小图,这一趯没有补空的意图,大的这一个就不同了,倚戈一趯是有意向左,这就是倚戈背抛。
书法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说唐太宗跟虞世南学书法,这个倚戈势老是写不好。有一次写"戬"字,右旁的"戈"他叫虞世南代写,然后拿给魏征看,魏征说:"皇上今天这个戈法写得很像虞世南了。"倚戈势要写得好,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中间有个暗节点,手腕动作是左-右,二是趯出前有个明节点,要顿笔收、踆锋。这两个节点的动作,我怀疑当年虞世南没有告诉唐太宗。
你看唐太宗写的这两个倚戈势,就是太直,没动手腕,趯出前的踆锋也没搞清楚,明暗节点都不对。唐太宗《笔法诀》说:"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他的经验就是说,慢慢地向右写,这话没说到点子上,想象唐太宗写戈的情景,就是迟疑地向右出锋。
虞世南自己写的倚戈势,如《孔子庙堂碑》"夷"字,就这么漂亮,
这里的原因你们自己想象吧,我觉得唐太宗很可怜。
倚戈势比较直,历史上有人叫它直戈,如果放平一点,有人称之为横戈,比较正式的专称是弯笋势。
弯笋势通常用于"心"字中间,其实跟"乙脚异势"中的虿毒势非常相近。它的写法和倚戈势是一样的,也是有明暗两个节点。我就不多说了。
提醒一下,《阴符经》中的"心"字,
有时候会用到一圈反趯,这是比较少见的。当然,《阴符经》中用踆锋后趯出的也很多。
4.2捺向左钩趯捺笔有没有向左或向下钩趯的情况呢?有的。
如王羲之这个"终"字,行书,
一捺就有向左七号位的趯,但这时候一捺写得很平,和横笔没什么不同了,所以这一笔可以归入折钉势。
王羲之《丧乱帖》中的"墓"字,
右旁一捺有钩,这也可视为折钉势。这是换面写的,没有踆锋,所以是钩。
那这一笔怎么办呢?这个可以归入曲抱势。
如果是踆锋以后趯出,那就是一个拉长的合点了。你写得短一点,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来总结一下钩趯的复合笔势,我已经讲了五种笔画上加钩趯,这就是点、横、竖、撇和捺。
点有钩的就是两向点和曲抱势,这是单一笔势。点有趯的复合笔势,就是合点栗子势。横笔往上加钩趯是乙脚异势中讲的,有外略势、虿毒势和鸟雏势,主要是收尾不同。横笔往下加钩趯,有折钉势、冖头势和宀头势。竖笔向左钩趯,有蟹爪势和玉钩势。竖笔向右钩趯,我介绍了斸钩势和打钩势。一撇加钩趯,主要是反引势。一捺加钩趯,这堂课讲了倚戈势和弯笋势。表中的点是较早前讲的,最近讲钩趯主要是横竖撇捺上加钩趯,这是复合笔势。
希望各位多加复习。谢谢。
本节要点:
· 反引势:撇向左钩趯。
· 倚戈势收尾的四种情况。
· 弯笋势:"心"字中间用。
复习思考:
· 反引势无论是钩还是趯,都是实笔,如果一撇结尾有虚笔牵丝,算不算反引势?
· 倚戈势能不能像《阴符经》的弯笋势那样用反趯?91行这个"藏"字的倚戈势怎样收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