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和族叔赵家峰、赵刚一起去看望了祖辈老师赵汝熹,一起聊起了老村祠堂的往事,老师思路清晰,娓娓道来,说道:“1942年,我12岁才开始随长辈去祠堂祭祖,早先人说是这个年龄孩子开始剃发了,家族规定到了这个年龄才可去祠堂祭祖的。一年五次祭祖,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和过年。过年假时候在家,我是必须去的。其他时间的祭祖,因上学学习就不一定参加了,由有空的家人去完成。”

12岁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按照古代民间习俗,以12属相推算年龄,每逢属相之年称本命年,12岁是人生的第二个本命年,举行成人礼仪式叫开锁儿。开锁又叫“圆锁”,是晋、冀、鲁、豫、陕5省民间流传的一种习俗。

楼房家谱供在什么位置(12岁开锁儿可进祠堂)(1)

开锁儿目的,是给那些年至12岁的男孩子打开智慧的锁链,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幼年的蒙昧中解脱出来,感到自己已经脱离童年,产生加入到大人行列中的信念,自立起来,摆脱依赖心理。

老村的习俗,开锁时,先燃放爆竹,给孩子戴上锁架,把12条红线,拴在锁架上,在娘娘庙神像前摆祭供物品,点燃香炉里的香,燃香磕头。

负责庙里的管事,向神仙老人家禀报:这是谁家的孩子,姓甚名谁,来开锁来啦。

然后让孩子用笤帚象征性在地上左扫三下,右扫三下,表明儿童已经成人自立。管事手拿三根桃木做的鞭子,在儿童肩上轻轻打三下,边打边说“桃木鞭颤悠悠,打你三下别扭头”,或说“天门开地门开,我请娘娘开锁来”,各地的说词不一,但都是美好的愿望。

再由家长用钥匙打开挂在孩子脖子上的锁,边开边祝福“一开,聪明伶俐;二开,学业有成;三开,满堂富贵!”,最后家长领孩子回家,孩子百步以内不得回头。这样,开锁仪式才算结束。

当地人认为,到了12岁就是一丁,大人了,可以婚配、男孩可以上家谱。如果不到12岁,不算一丁大人,上不了家谱,入不了祖坟。

当地称那些办事糊涂,说不清道不明的人,会说他“没开过锁儿”。足见12岁开锁儿习俗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