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自夏改禅让制为继承制,后商取而代之,而殷商暴虐,武王以武力推而自立,是为周(史称西周)。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西周为了巩固和发展其统治,开创"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封建)分封制,目的为分"封"土地,在战略要地"建"立以“亲亲”为主的诸侯国,认周为“天下共主”。


话虽如此,但如若统治只靠此"唯亲"为唯一手段,来达到"大一统"的发展,长久看来,是万万难以维持下去的,所以就有了后来的周穆王时期的"王室遂退,戎狄交侵",以及周厉王的"诸侯不享"的尴尬境地。


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平王东迁,周王室彻底被打落尘埃,至此,各诸侯国虽任就打着"尊王"的旗号,实则进入了"春秋争霸"的历史轨迹。


回顾周末期的春秋时期约三百年的历史,或许可以从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三点,浅析一下为什么周会衰落至此,或许会给我们以一点小小的"启示"。



风云春秋三百年

首先,还是先梳理一下约以平王东迁为开始的春秋三百年的历史进程。


话说,当年周幽王为求宠姬褒姒一笑,受馋臣献计,"烽火戏诸侯",而使得周王室的"信誉"跌下神坛,后犬戎进攻,失信于众诸侯的幽王,终于被杀死。


幸存下来的继承王位的平王,也被迫东迁,此时王室权利以失,日后风云三百年的春秋时期就此而来。


西周王朝被灭的原因(大话风云春秋三百年)(1)


春秋三百年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个百年:

1. "苟安局面"

起码的尊重还是要的,表面的"和平"还是该有的,此时唯一不"安定"的因素也只有郑庄公的"小霸"而已,这个百年到齐恒公元年为止;

2. "尊王攘夷":

"大树"底下好乘凉,"争霸"也要争得"名正言顺",春秋最乱的一百年,此时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齐恒公率先打着"尊王"的旗号,成就霸业,接下来就是晋文公称霸,再来楚庄公通过"积极"的改革而问鼎中原,此百年约到吴寿梦元年为止;

3. "三家分晋":

王室算什么,诸侯又算什么,卿大夫崛起才是正"礼",自鲁国卿大夫开始"三分公室"开始,此间一百年唱"主角"的不再是"王权"而是"实力",一百年的起起伏伏,由晋国"六卿掌权"到日后的"田氏代姜齐",再到最后结束春秋的"三家分晋",此时,春秋时期正式到此为止。


西周王朝被灭的原因(大话风云春秋三百年)(2)


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殷商末期,商纣王不施德政,暴虐成性,天下遂群起而攻之,最后武王成就"周天下",一改"家天下"而成亲亲"族天下",大力分封家族血亲为战略要地为诸侯国,以周王权威统治,此时周王室的主要政治依靠,就是(封建宗法)分封制,以及其每年朝觐周王时带来的"贡品",以维系"松散"的周的"大一统"。


西周王朝被灭的原因(大话风云春秋三百年)(3)


诚然,建周初始,尤其是灭殷商时,"全宗族"上下出力最多,所以理当"得到"的也最多,于是分封制就是权衡各方之下"最好"的一种“众乐乐”的办法,或许也是让大家都得利的"唯一"办法,此法也使得周统一天下长达八百余年,可谓"最佳"。


成也分封,败也分封,一法有用,是没错,但时间在变,环境在变,人心当然不会一成不变,所以初期"最佳"的分封制,到了后期,却成为周衰落的"毒瘤"。


风云春秋三百年,也是"称霸"、大战、小战的兼并的三百年,初期周以美好的设想"以藩屏周"分封的诸侯国们,通过混乱的春秋时期,被兼并的不知凡己,既然诸侯国都"消失"了,那周向谁去收"应有"的供赋?


况且,当初诸国分封时,不过"百里之国",此后大鱼吃小鱼,弱肉强食一番下来,要么被兼并消灭,要么合而为一成为"千里之国","大国"此时就有话说了"我打下的江山,凭什么分你!"不要说朝贡,光是碍于"礼"不反过来索"奖赏"就是很懂"礼"的大国了。


此时,周在政治上"最佳"的分封制,已名存实亡,不会因时制宜,随机应变,只会一套"分封"用到底的统治方式,此为周衰落的原因之一。


而西方边陲之地的秦国,就是最好范例,秦国任商鞅进行变法,"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建县。"(《史记·秦本纪》)改分封制为郡县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上下齐心一致,也为后来的"扫六合,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鸡肋"

周的衰落,归结到经济上的,其实还属统治者对"井田制"的美好设想,却不结合实际情况,以及"科技"的发展与后续战乱的"推波助澜",导致"美梦"的破灭,要知道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此一泱泱大国——周,到春秋中后期,居然反而穷得响叮当,经常要"舔着脸"向各诸侯国借钱、借粮、借物才能"活下去",可不就是因为"井田制"的崩溃而失去经济控制权导致的。


西周王朝被灭的原因(大话风云春秋三百年)(4)

井田制示意图


其实"井田制"当初的设想是很"好"的,毕竟诚如孟子所说: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


这种设想是指,"全国"的耕种土地全部一分为九,如"井"字一般,四周"私田"为各家耕种,出产为私有,而中间"公田"出产则为上缴赋税所用,人们应该首先耕好公田,再去耕种各家的私田。


但是,设想归设想,放到实际现实,这种"井田制",以及附带的"大公无私"或者说"先公后私"的道德要求,就太过"理想化"了。毕竟是人就有人性,生存永远在道德之前


再来,由于当时"科技"的发展,冶铁业开始逐渐下放于民,人民获得铁制工具,使得耕种效率大大提升。


那么,当初设想的耕种分配劳力,由于效率的提升,已有富余,那么这"多"出的劳动力就会为寻求更好地生存,而开始因私垦荒,既然是自己"恳"出来的田,当然就是私田了,出产也属于自己,那何必去管从前分配的"井田"?


最重要的还是,春秋时期的"争霸"使得各国大战小战不断,今日在宋国,可能他日宋国破灭,就会流离失所,人民朝不保夕,必然开始寻求其他的出路,比如迁徙。


其中各国相互的交战,也会使得人口锐减,所以此时的人口流失和补充、鼓励人口"落户"就成为各国"强大"的重中之重,那么随之而来的,例如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其实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已逐渐开始取代旧有的"井田制"了。


全都想要,"周"怎么不上天!

周既然安排了诸侯们的出路,安排了广大的"农民"们的出路,那剩余商贾、手工业者们,也"必须"安排,于是有了"工商食官"制度。


西周王朝被灭的原因(大话风云春秋三百年)(5)

“工商食官”的记录


简单来说,就是周作为"天下共主",不允许有逃离自己控制之外的人或者说"行业"自由发展,周想要的是真正的"共主",所以才设想出来针对"余下之人"的第三招——"食官"。


当然,在百废待兴,社会安定的初期,这种把商贾们归于"商府",手工业者们归于"工府"分别统一管理的制度,还是有一定成效的,毕竟抱团全暖好过单打独斗。


但是,作为统治者的周,设"工府、商府"的目的却是为了"限制",方便控制这群人而已,所以理所当然,在根本上的制度设置方面,就显得十分"严格",譬如"商、工不知迁业。"(《国语·晋语四》),以及"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国语·齐语》)


简单来说就是定"死规矩",一代为商贾、手工业者的,那么世世代代都"应该"继续以此为生,不能更改;而"身份"为商贾、手工业者的从事着们,就应该生生世世都"住"在规定的地方,例如手工业者应该"住"(工作)在官府(或称手工坊),而商贾应居住在"市井"之地,不能随意"更改"。


看似为"人们"着想,使各为其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春秋时期的战乱开始,战火纷飞之下,各诸侯国尚朝不保夕,何况各大、小城池?


于是乎,那些"限定"的居住或者是商贾、手工业者们的聚居之地,很可能一夜之间就会"消失","工府、商府"都不在了,那商贾和手工业者们该何去何从?


于是就有了"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史记·货殖列传》)人性本就是厌恶束缚,向往自由,既然"束缚"不再,那么自由地"工作"就是人心所向,于是商贾们开始"商"游天下,手工业者们也开始以自己所长或"改行",或走私营的道路。


尤其是商贾们,“天性使然”一朝解除"束缚",如游鱼入"大海",天高海阔任其遨游。


西周王朝被灭的原因(大话风云春秋三百年)(6)

管仲与鲍叔牙


如"管吹"(相当于现在的崇拜"偶像"的迷弟)鲍叔牙口中"知己"管仲一般,就是"鄙之贾人"(《战国策·秦策》)正因为"工商食官"的自然"消散",管仲得以"名正言顺"地被齐君拜相,"改革"初始,就言:"万乘之国,必有万金之贾;千乘之国,必有千金之贾。"(《管子·国蓄》)这就是以自己亲身经历的感悟而制定的"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的"富国"之策。


当然,还有郑恒公更是"亲自"经过商,所以继承王位之后,与商贾们订立盟约:"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后继者子产更是以此为"国训",阻止了很多当时"上层"对商贾们的"强买强卖"的行为,使得郑国变得富强起来。


事实上,虽然春秋时期最出名的为"百家争鸣",但其实"下层"的工商业更是繁花似锦,商贾中有富甲天下的陶朱公,"赀拟王公,驰名天下"的大盐商猗顿,手工业更是百花齐放,冶铁、开矿、纺织、漆器、玉器等等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以上,这都是"工商食官"的崩溃导致的"自由"工、商业的蓬勃发展,当然,这也成为一个周衰落的重要原因,既然"自由"了,何必还"上供"?既然不上供,周何来"收入",权利"消失",又没有"钱",周的衰落,就成为必然。



结语:

泱泱大周八百年,风云春秋三百年。

当初周的祖先们励精图治,文治武功为周打下江山,与其说周的统治终究抵不过历史的"车轮",不如说不会变通,不懂得变通的后世子孙们,躺在先贤们的"摇篮"太久,以至于思想僵化,安于享乐。


一套"分封制"、"井田制"以及"工商食官"制就风雨不动地用了几百年,既不与时俱进,那留给周的必将是被"时代"所淘汰,所以周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或许通过周从政治和经济上的衰落原因,可以给我们后世以一点启示:

"变则通,不变则汰矣。"



文:长了鹿角的兔子(打破固有概念,站在对面,理性观察)

图:网络,侵删




参考:《史记》、《孟子》、《诗》、《国语》、《管子》、《大国争霸之春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