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除了名字,其他一切都是真的!

昨天是周六,上午将近十点,和老婆一起买完菜回来后,在电梯里看到了丫丫和她的父亲。有将近一年没有见到丫丫了,眼前的丫丫看了让我有点心酸:以前清秀的丫丫,脸上长满了粉刺,脸已经廋成锥子形。丫丫眼圈发红,在不停的吸着鼻子。电梯里人比较多,大家谁也没有说话。

感动无数孩子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

回到家后,老婆长叹了一声,“小女孩都有自尊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在别人面前流泪,看来这丫头受了不少的委屈”。

丫丫是邻居家的孩子,今年读高二,一路走来,我们看着她长大。

小时候的丫丫,聪明伶俐,嘴巴又甜,胖嘟嘟的小脸上经常挂着微笑。看到邻居们,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叫个不停。丫丫是我们这栋楼的开心果,左右邻居都很喜欢她。

感动无数孩子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

不知不觉丫丫上了初中,所上的初中学校在全市区一百零六所初中里面排名前十,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重点初中。这所初中以作业多而闻名,丫丫每天作业都写到十二点多钟。

丫丫还比较听话,学习上也比较努力,但是成绩在班里一直中等。焦虑的妈妈在其他家长的影响下,初中三年的寒暑假、节假日给丫丫报了不少课外辅导班。每次在小区里面看到丫丫,都是背着沉重的书包,准备去辅导班或者刚从辅导班返回。丫丫的脸上除了疲倦,看不到任何其他的表情。

感动无数孩子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3)

2020年中考,丫丫考了672分,发挥正常。这个成绩,市区内的第一档次四所高中肯定上不了,在第二档次四所公办高中里面,可以凭着指标到校走其中的一两所。

丫丫妈妈听朋友说某个民办高中不错,上网一搜,看学校自我介绍,果然很厉害,学校自称是国内某名校的分校,管理很严格,升学率也很高。尽管后来国内某名校出来辟谣说这个学校不是自己的分校。但丫丫妈妈听朋友忽悠,依然相信这个学校跟国内名校关系很大,望女成凤的她掏了几万块钱借读费,另外每个学期还要再付12000元的学费,把丫丫送过去了。

一向乖巧懂事的丫丫,没说二话,父母怎么安排,她就怎么做。2020年8月中旬,妈妈把丫丫送进了这个学校。第一次去学校报到的时候,看出丫丫兴高采烈、满怀憧憬。八月底,丫丫回来了,这是丫丫去这个学校第一次回来。在小区门口,看着黝黑的丫丫,看着她流着眼泪。我们都在劝着丫丫,“娃啊,多吃点苦有好处,三年一挺就过去了。”

刚开始,以为丫丫只是短暂的不适应,哪曾想一年多了,丫丫每次回来都是挂着眼泪回来的。从丫丫妈妈的口中,我们也知道这个学校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每次吃饭时间很短,经常抓后几名吃饭慢的,轻则扣分,重则罚站;为了节约时间,很多同学连续几个周不洗澡;考不完的试,周考、月考多得数不完,排不完的名;老师对学生们的不听话行为基本零容忍,做小动作罚站、发呆走神罚站、做错题罚站,挨罚过多,就让回家反省,初犯一周,再犯两周,然后退学……

丫丫在这个学校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害怕犯错,害怕被罚,长期的高压状态,她日渐消瘦,上高中一年多,有了胃病,月经紊乱,睡眠也不好……每次学校放假,妈妈都要带她去医院。

“这样下去,深怕孩子得了抑郁症。但是孩子回到以前的学校又不太可能”,丫丫妈妈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责和后悔。

这几天心情有点沉重,11月30日,看到拥有1014.2万粉丝的网络大V“经济学家宋清辉”发布微博,深刻分析12岁儿子选择坠楼的原因:“孩子离开我们的这些天,我们一直在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忙没有照顾好他,没有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忽略了孩子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但孩子的作业负担重、频繁考试、学校心理辅导不及时、流于形式等,也是导致孩子离开这个世界的重要原因。

感动无数孩子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4)

想着小时候经常面带微笑活泼可爱的丫丫,到初中三年的沉默寡言,再到高中每一次从学校回来,都带着眼泪。丫丫今年刚上高二,离高考还有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不知道未来一年半丫丫是否能够调整状态,是否平安度过?

很多家长总是习惯性地否定孩子的情绪,认为“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孩子能有什么烦恼?”,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变化,也失去了引导孩子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内心饱受煎熬,却无人倾诉,直至最后彻底将自己压垮,酿成惨剧。

我想起电影《你好李焕英》里面的一句话,贾玲妈妈说,“我的孩子啊,我只要她健康快乐就好!

感动无数孩子的教育故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5)

是啊,孩子们心理快乐、身体健康永远比什么都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