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什么时候长大懂事啊,别在动不动就闹脾气!——相信不少家长都感叹过吧!您别着急,不用等太久,孩子到了幼儿园大班,大约5—6岁的时候,“懂事”的种子已悄然种下,正悄悄发芽成长着。

就“情绪”这一点, 5—6岁孩子的情绪逐渐发展平衡,他们不再经常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冲突,遇到困难时,能想办法自己解决。另外,幼小衔接是这个阶段孩子面临的主要问题,父母要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这一阶段孩子情绪的具体特点如下:

✦能够逐步体验嫉妒、罪恶、羞耻等各种复杂的情绪;

✦能进一步理解和关心同伴的需要,听取同伴的意见;

✦情绪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会用语言、图画、音乐、舞蹈等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情感;

✦遇到困难时能通过回避策略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避开正在发脾气的同伴,能够更好地伪装自己的情绪;

✦幼小衔接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工作,对此孩子会有多种情绪反应,如自豪、快乐、不安、害怕等。

案例分享一

从隔壁强强家回来的时候,浩浩手里多了几颗弹珠,妈妈一问才知道是从强强那里拿的。浩浩显得很不好意思,他听从妈妈的话,主动把弹珠还给了强强。

【案例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初步体验出羞耻、嫉妒等各种复杂的情绪,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他们会感到脸红和羞愧,而不再像更小的时候,经常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

案例分享二

牛牛画了一个很小的人,这个小不点通过忍者神龟的帮助打败了一个很高大的人,牛牛边画边说:“看你往哪跑,我是天下无敌!”原来,刚才爸爸批评了牛牛,他感到委屈,就开始画画了。

【案例分析】

5--6岁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他们已经学会使用各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画画、跳舞、玩玩具,情绪的宣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了,不仅仅是哭闹。

案例分享三

点点怎么也拼不好那块拼图,身边的小伙伴提醒他,其中一块拼错了,点点试了试,果然是这样,于是他高兴地说了声“谢谢”。

【案例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了,他不再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冲突,开始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欢接受意见,学习新的事物。

案例分享四

佳佳有点闷闷不乐,她告诉妈妈不想上小学了。原来在幼儿园下午的数学活动中,佳佳总是不会做10以内数的分解。老师说:“上小学就是要学习这些。”佳佳觉得上小学太难了。

【案例分析】

为了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活,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其实成人的这种做法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

案例分享五

明明和浩浩都想当大头爸爸,谁也不让谁。明明生气了,他冲着浩浩发脾气。浩浩虽然也很生气,但是他选择了离开,去找其他小朋友玩去了。

【案例分析】

5--6岁的孩子在面对同伴冲突时,更倾于向采用回避策略来调节情绪。他们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面对同伴冲突,而是选择避开冲突,去寻找其他更有乐趣的事情。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孩子社会性的一个进步。

孩子在大班的变化(孩子到了大班变成小大人)(1)

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一、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

大班的孩子不再满足于追随、服从成人,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这时候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可以在很多地方适当放手让孩子去做,有时为他们创造适当的条件,真正动手做的人应该是孩子。如:可以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简单家务等所能及的事情。

二、活动更加有目的、有计划

同中班、小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一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

我们可以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照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如:让孩子参与指定周末出游计划等等。

三、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5—6岁幼儿的神经系统比5岁前的幼儿成熟许多,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这既表现在他们对动作准确性的控制上,又表现在对他们自己行为的控制上,如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等等。与规则意识提高相通的是,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坚持性普遍提高。

我们可以提一些要求,如:到一些公共场合要安静,服从一定的纪律等等。

孩子在大班的变化(孩子到了大班变成小大人)(2)

四、好学、好问、喜欢挑战性的学习内容

5—6岁的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积极、活跃,愿意学习新东西。在他们的头脑中有数不清的疑问、问不完的问题。在带孩子的时候,活动内容要有适当的难度和一定的挑战性,这不仅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培养他们勤于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时不要敷衍了事,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同伴间互动、合作多了,开始注意向同伴学习

5—6岁的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遇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等等。

我们可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流的机会,如按时送孩子来园,让孩子尽可能多的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在实实在在地与别人一起共事的过程中学习共同做事,发展交往、协作能力、也为小学的班级式学习做准备。

六、思维中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大班幼儿的思维水平较小、中班幼儿也有了提高,表现为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他们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

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比较深入和持久的活动,而不是一会一换。如在陪孩子游戏时,可以安排一些半天或一天能够完成的内容。

大班幼儿的“懂事” 是随着年龄增长变化的。我们不妨放开手,让孩子多一些参与、多一些选择、多一些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