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过高得肝癌(甲胎蛋白肝癌没这么简单)(1)

作者:汪明明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一早,接到某单位HR的电话,告知单位一女员工查体发现血清甲胎蛋白高达155 ng/mL。对方的语气似乎很紧张,怀疑是不是有肝癌。详细询问对方的情况,该女工25岁,未婚,刚入职半年,本次查体肝功无异常。甲胎蛋白升高的原因不明,为进一步了解情况,遂与该女工直接电话联系。该女工对自己的甲胎蛋白升高也很紧张,申明自己没有得过肝炎,是不是查错了?进一步询问得知,该女工虽未结婚,但有一男朋友,已怀孕两个多月,为了怕影响转正,对外未敢声张。一切明了,分析该女工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为妊娠所致,进一步的B超检查未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证实判断。

那么甲胎蛋白究竟是哪方神圣?有怎样的变化面孔?

甲胎蛋白英文名为Alpha-Fetal Protein,英文缩写AFP,是一种糖蛋白,由59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70kDa,半衰期5-7天,属白蛋白家族。AFP最早于1956年在胎儿血清中被发现,1963年发现其正常来源主要为卵黄囊和胎肝,1964年发现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存在高浓度的AFP。正常成年人血清AFP水平在20ng/mL以下,临床上血清AFP升高主要见于如下情况。

1. 妊娠

正如上面所述,生理情况下AFP主要由卵黄囊和胎肝产生,故胎儿血液中AFP浓度较高,但出生后大幅下降,2~3月龄的婴儿血液中AFP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含量极低。因胎儿发育,母体血液中的AFP可处于高水平状态,在妊娠第3-5月时达到最高峰,但大多数不超过200ng/ml。妊娠期出现AFP升高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2. 畸胎瘤

畸胎瘤是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即产生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早期细胞)的肿瘤,男、女性中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病人群为20~40岁的育龄期妇女,男女之比约 1∶5,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期生殖细胞异常分化等因素有关。畸胎瘤可见于身体各个部位。因生殖细胞的异常发育,也可出现血清AFP升高。当出现血清AFP升高,而又没有妊娠和肝脏疾病时应注意排除畸胎瘤。

3. 肝脏活动性炎症

肝脏活动性炎症过程中,因肝细胞的再生可出现血清AFP升高,此与肝干细胞的分化有关。成年人的肝脏存在多能肝干细胞,肝脏受到损害时,这些干细胞可分化成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其子代细胞(卵圆细胞)有合成AFP的作用。肝炎患者出现血清AFP升高反映了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对重型肝炎患者来说,血清AFP越高说明肝细胞再生能力越强,是预后良好的指标;若血清AFP不高,则提示预后不良。但因肝细胞再生而引起的血清AFP升高,一般不超过400ng/ml,而且会随肝功的恢复而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

4. 肝癌及其他肿瘤

发生原发性肝细胞癌时血清AFP可显著升高,AFP升高的原理仍与肝干细胞的分化并异型增生有关。血清AFP是肝癌的重要标志物,当血清AFP超过400ng/ml必须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未发现占位病变者仍应密切监测,每3-6个月检查一次,直到对肝癌能作出诊断或排除诊断。需要注意的是,有30%的肝癌患者血清AFP不升高,进行血清AFP异质体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率。睾丸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有时也可出现血清AFP升高,但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1]常彬霞,辛绍杰.甲胎蛋白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18(6):576-580.

[2]刘往.甲胎蛋白研究进展,当代医学,2012,18(1):264.

[3]俞禾涛,张桢,张永乐,等.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及其比值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16):1980-1982.

[4]张磐,杨爽,周彧来. 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对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判作用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17,34(7):875-878.

[5]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85389539015384.

甲胎蛋白过高得肝癌(甲胎蛋白肝癌没这么简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