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单片机数据存储器的用法?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单片机数据存储器的用法(单片机知识存储器RAM和ROM)

单片机数据存储器的用法

定义: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缩写:RAM),也叫主存,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它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

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以非破坏性读出方式工作,只能读出无法写入信息。信息一旦写入后就固定下来,即使切断电源,信息也不会丢失,所以又称为固定存储器。

在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中,很多人分不清楚RAM和ROM的区别在哪里,甚至经常将它们两个搞混,所以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具体的功能特征是什么。

我们知道单片机主要作用就是对信息数据的处理,而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容器”来存放这些数据。这个容器就是存储器。存储器的物理实质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用于充当设备缓存或保存同定的程序及数据。存储器按存储信息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如何区分RAM和ROM呢?举个例子,我们在购物平台买电脑或手机时商家会列出多种版本,有8GB 256GB 、12GB 512GB、16GB 240GB等多种版本可选择,而这里面的8GB 256GB就是我们说的存储器RAM和ROM的储存容量。我们只需记住一点,不论是手机和电脑,容量比较小的那个一定是RAM,而容量大的那个则是ROM。

RAM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运行内存,它根据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如芯海8位单片机CSU8RP3216中就内置128字节的静态数据存储器(SRAM)。因RAM具有随时可读写的功能,所以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又因为它切断电源后不会保存数据,所以又被称易失性存储器。

RAM的功能特点如下:

随机存取:随机存取指的是当存储器中的数据被读取或写入时,所需要的时间与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写入的位置无关。相对的,读取或写入顺序访问(Sequential Access)存储设备中的信息时,其所需要的时间与位置就会有关系。它主要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应用程序、数据等。

易失性:当切断电源后,RAM里面所储存的数据也将随之消失。所以它一般用来暂时储存程序、数据和中间结果,如果要长期保存数据的话需要将数据写入一个长期的储存设备中。

对静电敏感:与其他的集成电路一样,RAM对环境的静电荷也非常敏感。静电会干扰存储器内电容器的电荷,引致数据流失,甚至烧坏电路。故此触碰随机存取存储器前,应先用手触摸金属接地。

访问速度: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几乎是所有访问设备中写入和读取速度最快的,存取延迟和其他涉及机械运作的存储设备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

需要刷新:现代的随机存取存储器依赖电容器存储数据。电容器充满电后代表1(二进制),未充电的代表0。由于电容器或多或少有漏电的情形,若不作特别处理,数据会渐渐随时间流失。刷新是指定期读取电容器的状态,然后按照原来的状态重新为电容器充电,弥补流失了的电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释了随机存取存储器的易失性。

和RAM相比,ROM在断电以后保存在上面的数据不会自动消失,可以长时间断电保存。它的特点表现为只能读出而不能写入信息,通常在电脑主板的ROM里面固化一个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称为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完成对系统的加电自检、系统中各功能模块的初始化、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的驱动程序及引导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