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是一年中人体体表气血最旺盛的时候,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正式开始了。一年仅此一次,请大家珍惜!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1)

2017年三伏时间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2)

初伏习俗: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3)

饺子

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 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头伏 吃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 “伏”与“ 福”谐音。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4)

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 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 。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5)

火腿

杭州人“头伏火腿二伏鸡”。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 为最佳。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6)

汤面

入伏第一天,广州地区要吃汤面。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 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能产生较强 的饱腹感。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7)

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民谚 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 须适当补充营养。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8)

羊肉

“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 ,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 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初伏养生:

三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空调,爱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积水为患,身体不适等。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9)

梅雨季节已过,进入三伏天。如果梅雨天里寒湿浊气入身不散,就易引发风湿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病、流行性感冒,妇科病,一旦患上苦不堪言。

你的体内寒湿情况,知多少?

一级寒湿:在表皮,症状:皮肤瘙痒,长湿疹;

二级寒湿:在肌肉,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脾、胃、肺)。

加上夏季,多开空调制冷,体内寒湿情况加剧。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10)

如何去除体内湿寒?

【第一招:吃 姜】

中医认为,姜是助阳之品,于是自古以来中医素有“男子不可百日无姜”之语。姜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11)

从入伏开始到出伏期间,每天上午喝一杯姜茶,可以有效的祛除体内的寒气,姜为辛温性食物,它的祛湿驱寒的效果尤为显着,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喝些姜茶,这样可以预防宫寒和痛经的发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白天服用,晚上喝同意引起上火。

【第二招:热水泡脚】

用热水泡脚是个养生好方式,全年都适用,泡出一身大汗能驱寒。泡脚时间不能太长,大概10-15分钟,后背有热烘烘的感觉即可。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12)

夏季泡脚最好用40℃左右的温热水,具体以不出汗为原则,中医上认为,汗液由部分津液转化而来,津血同源,出汗太多伤气血,正所谓“大汗亡阳”。

【第三招:吃羊肉】

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中医认为,伏天天气虽热,但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全身大汗淋漓,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极有益健康。

伏天实用养生指南(二十四节气养生初伏)(13)

不过,“吃伏羊”并非人人适合。热性体质、容易上火的人,并不适合。

【注意啦】:半亩秋山微信账号现已开通留言功能,您还想了解哪些养生知识?有什么想和小编探讨的话题?欢迎您点击下方“写留言”给小编留言,小编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统统告诉您!感谢您的关注,半亩秋山,与您一起分享养生之道!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