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部分的知识和专业名词比较难于理解,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咱们拿注意的种类来说,如下图所示,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例子(生活中的心理学)(1)

1.无意注意

(1)概念: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不仅人类有,动物也有。别称不随意注意,大家一定要掌握,不随意,并不同于生活中不随便的意思,指的是不伴随意志的意思。

无意注意虽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但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那么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都有哪些呢?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刺激物的新异性,比如大家在街上散步或者逛街,忽然过来一个人,顶着一头杀马特的发型,此时你不由自主的看他,他就成功引起了你的无意注意。强度:比如我们在逛超市或者在逛菜市场的时候,往往会被叫卖声更大的商家或者商贩所吸引,这就是由于高强度更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运动变化:比如我们夜晚在小区广场乘凉,忽然天上有流星划过,此时我们不禁抬头观看,此时引起的也是我们的无意注意。再比如,咱们大家上常见的理发店门前转动的光柱,商家也是利用了无意注意的规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从而让大家上随意行走的人关注到这里有个理发店。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我们生活中常常说“万花丛中一点绿”,这一点绿就容易引起我们的无意注意,因为刺激物和背景的差异比较明显,红色和绿色是对比色。

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给大家举了这么多例子,大家会发现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没有预定的目的,二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希望大家多多观察生活,发现更多生活中的心理学,这样才能把心理学学好。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地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比如:快中午的时候,我正在给大家上课,这时候一阵饭菜的香味袭来,大家正饥肠辘辘,对于饭菜具有极高的兴趣,这时飘来的香味就会引起大家的无意注意,但是这时大家是不自觉得被吸引的,既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大学期间,大家为了通过四六级看书,此时有预定的目的(通过四六级考试),也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所以此时大家就是无意注意。再比如:很多考生来报班听课,此时有预定的目的(通过教招考试),也需要付出意志努力,所以此时引起的也是你们的无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比如刚刚那个例子:大家来报班听课,有明确的活动目的,那就是要通过教招考试,获得自己理想的岗位。

第二,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比如:在授课过程中,大家用强大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玩手机的冲动,一直保持注意力听课。

第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或活动的最后结果的兴趣。这里指的是,可能大家对于课程本身枯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是对于学完这些知识能够通过考试感兴趣,此时这种间接兴趣引起的就是大家的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1)概念: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并在有意注意之后产生的。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注意。

(2)培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第一,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这一段时间,《奔跑吧 兄弟》和《爸爸回来了》都很火,很多考生反映她们都很喜欢看,那么大家看自己有直接兴趣的电视节目和影视作品,可能看一天都不觉得累,不会走神,看书一个小时就累了,这是因为由直接兴趣引起的是大家的有意后注意,此时有没有预定的目的?有,大家想要看这个节目疏解心情,但是需不需要意志努力去逼迫自己去看?不需要。

第二,熟练和系统化。比如:很多人刚开始学习打字的时候,都是我们传说中的“一指禅”,此时大家想要打出某一句话来,有预定的目的(打出这句话),也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盯着键盘找字母,所以此时大家是有意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大家达到了可以盲打的程度,此时大家想要打字,虽然仍然有预定的目的,希望打出心中想打的内容,但是已经达到了熟练化的程度,此时就变成了有意后注意,再比如,很多妈妈边织毛衣边看电视,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去专心织毛衣,也是因为这些妈妈们织毛衣达到了熟练化、系统化的程度。以上例子的盲打也好,妈妈们熟练化的织毛衣也好,都是典型的有意后注意的例子。

通过以上的解释,大家就会发现:其实心理学并不难,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勤于理解,大家一定能够掌握好心理学的知识,并且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岗位。预祝大家能够考一个好成绩。

,